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邪不壓正》《紅海》角逐「奧斯卡」沒有可能性,在此立文為證

《邪不壓正》《紅海》角逐「奧斯卡」沒有可能性,在此立文為證

原標題:《邪不壓正》《紅海》角逐「奧斯卡」沒有可能性,在此立文為證



迄今為止,獲得美國「奧斯卡」獎的華人導演就是台灣人李安,影片作品包括《卧虎藏龍》《斷臂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此外就是成龍獲得了「終身成就獎」。李安是在美國讀的碩士,長期生活在美國,對西方人的文化口味非常了解,這才拍出了西方人喜歡的電影。張藝謀拍了一部《長城》,旨在得到西方人的喜歡,題材對口了,只是不得其法。


中西方的文化口味差異不可調和。西方人崇尚理性,無論是科研還是審美,都是在理性主導下進行的。就拿美國電影來說,他們需要驚險刺激,故事離奇曲折,而不是感性訴求,即使是文藝片,他們也要對人物故事進行解構,他們常用大量的長鏡頭記敘人物的每一個細節變化,以求情節的跌宕起伏,而這在中國電影中是很少見的。



美國的電影題材多數是殺怪獸、災難、科幻、戰爭。世界每一種生物幾乎都被美國人假設為怪獸裝進了電影,大的如鯊魚、章魚、鱷魚、蟒蛇、巨蜥、猩猩,小的如蜘蛛、臭蟲、蚊子等。而所有的災難也幾乎被美國人假設了,如地震、海嘯、生化危機、核戰災難、沉船、空難等等。李安獲得「奧斯卡」獎的三部電影有兩部都是典型的西方式電影題材,如《斷臂山》寫同性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則是沉船類型的災難片,《卧虎藏龍》能獲獎得益於其華麗的場景,流暢驚險的故事情節,僅獲得「最佳外語片」獎,而不是「最佳導演獎」、「最佳劇本獎」、「最佳男女主角獎」等最具價值的主流獎項。功夫片雖然是中國電影的代名詞,也受西方普羅大眾的喜歡,卻難登西方人的藝術殿堂。這並不是說中國功夫片不好,只是不對西方人的胃口,這跟西方人喜歡麵包,中國人喜歡米飯是一個道理。


再以文學作品來對比。中國人注重文學作品的文學藝術性,西方人注重文學作品的表現技巧,在西方評選出的世界十大名著中,就沒有中國四大名著。而「諾貝爾」文學獎絕大多數被西方人壟斷,百年以來,中國人也就莫言獲得了這項殊榮,這還得力於他的作品《蛙》具有「魔幻現實主義」手法,他的一位朋友是「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評委。



再回到電影話題。像《戰狼2》《紅海》這些影片,雖然在國內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成績,但這主要得益於中國13億人口的市場基數,更不等於得到了西方世界的承認。成龍也說過,《戰狼2》《紅海》都是商業片,沒有可能獲獎(奧斯卡獎)。此外,西方保守主義者也不願看到中國人獲「奧斯卡」獎,李安幾次獲「奧斯卡」獎後,西方人都有微詞。


因此,《邪不壓正》《紅海》角逐「奧斯卡」沒有可能性,百分之一都沒有,編者願意在此立帖為證;如果這兩部影片有一部獲「奧斯卡」獎,編者願練《葵花寶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強哥談歷史文化 的精彩文章:

唐僧從小就立志要當和尚,一門心思到處求學,不逛街,不耍女朋友
霍去病兩戰征服河西走廊後,匈奴人不禁發出亡國的悲鳴!

TAG:強哥談歷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