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巴西政黨力量格局或將深度洗牌

巴西政黨力量格局或將深度洗牌

10月7日,巴西總統選舉首輪投票結束,右翼的社會自由黨候選人賈伊爾?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以46.03%的支持率高居首位,排名第二位的勞工黨候選人費爾南多·阿達(Fernando Haddad)獲得了29.28%的選票。按照巴西選舉法規定,由於排名首位的博爾索納羅未獲得超過半數的選票,他與排名次席的阿達將在10月28日進行的第二輪投票中一決雌雄。從首輪投票結果來看,在經歷了2016年總統彈劾以及過去兩年政局波動之後,巴西政黨力量格局發生了劇變,而這種政治生態是否趨穩尚待進一步觀察。

博爾索納羅贏得巴西大選第一輪投票 (圖源:視覺中國)

應該說,上述兩位候選人在首輪投票中的排位並不出乎意料,完全與此前各種民調的預測結果相符。但是,與此同時,以下三種現象非常耐人尋味:第一,以民主為傲的巴西為何會讓極右傾向的博爾索納羅浮出水面(甚至距首輪勝出差之毫厘)?第二,執政黨民主運動和傳統大黨社會民主黨的表現為何如此差強人意?第三,因腐敗問題大受詬病的勞工黨為何還能避免提前出局的局面?要認識巴西本次總統選舉,要理解當前巴西政治社會生態,有必要分析上述三種不尋常現象產生的邏輯。

自1985年恢復民主政治以來,民主一直是巴西政治文化的重要標籤。也正是因為對於民主原則的維護,工會運動出身的盧拉能夠在經歷連續三次大選失敗後最終贏得2002年總統選舉,而巴西政局在經歷了1992年和2016年兩次總統彈劾仍能正常運轉。

自博爾索納羅宣布參選以來,巴西不同媒體給他貼出過「法西斯分子」、「獨裁狂熱者」、「種族主義者」等標籤,這也是其他競爭對手對他最主要的火力攻擊點。但是,考察其從政履歷及競選主張,博爾索納羅的「清白檔案」和「強硬反腐立場」是其能夠以「局外人」的身份浮出水面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過去4年聲勢浩大的反腐行動中,政治腐敗成為巴西民眾關注的核心議題,與此同時,巴西民眾也認為常規治理對反腐的失效,而博爾索納羅少有的「清白檔案」以及對腐敗的強硬立場迎合了選民的訴求。另外,在巴西民眾關心的公共安全議題上,儘管博爾索納羅對槍支管制的表態引起爭議,但體現出強化公共安全治理的決心。

從博爾索納羅長達20多年的議員經歷來看,他一直是勞工黨政府堅定的反對者,這也使其在本次大選中成為攻擊勞工黨的扛旗人,爭取到了不少中間黨派的支持。客觀分析,選民對博爾索納羅的支持並不能解讀成巴西社會對民主原則的否定,而更多體現出巴西民眾對於傳統國家治理模式的失望。

目前執政聯盟中的民主運動和社會民主黨一直是巴西的傳統大黨,尤其是社會民主黨在1994-2002年經歷了連續兩屆執政,並且在2002年、2006年、2010年、2014年四屆大選中都進入了第二輪,最後都是輸給了勞工黨,2016年勞工黨的下台被認為是社會民主黨東山再起的絕佳機會。但是,受腐敗和政黨分裂的影響,總統候選人阿爾克明(Geraldo Alckmin)創下了該黨自1989年以來的最糟糕表現(4.8%)。同樣,由於特梅爾政府不被絕大多數民眾認可的執政業績,執政黨民主運動總統候選人梅萊雷斯僅獲得1.2%的選票。

傳統大黨的失勢造就了中小黨派的崛起,從首輪的州長和參議員選舉結果來看,巴西社會黨、民主社會黨、社會自由黨等中小政黨力量上升迅猛。加之博爾索納羅的崛起,過去20年延續的社會民主黨和勞工黨之間兩黨競爭的局面結束,新的政治力量格局處在重構之中。

勞工黨在首輪的表現其實出乎意料,尤其是考慮到羅塞夫(Dilma Rousseff)被彈劾未完成任期,該黨精神領袖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涉腐入獄等因素,倉促上位參選的阿達獲得近30%的選票著實不易。應該說,過去2年間,腐敗問題讓勞工黨面臨非常大的「道德赤字」。然後,入獄後的盧拉卻能在民調中一直領先,並且較好地將票倉轉移給政壇新人阿達,這與盧拉的8年(2002-2010)執政遺產息息相關。畢竟,巴西經濟、社會在那個階段獲得顯著的發展,而國際影響力達到了該國歷史上少有的高點。自那至今,巴西經濟陷入了衰退,進而引發了一系列危機,中下階層的生活水平出現了每況愈下的局面。因此,支持阿達的選民更多源自中下階層民眾對過往美好的回憶,這一點從阿達支持者的地區、收入分布能夠得到非常直接的體現。但是,盧拉的票倉並未全部轉移給阿達,則說明了後者在領袖魅力方面的欠缺,或者可以說,只有盧拉才是中下階層利益的真正代言人。

自2016年以來,巴西政治生態就進入了重構階段,10月7日首輪投票結果部分反映出了這種調整態勢。針對10月28日的第二輪選舉,博爾索納羅只需要再爭取4%的支持率就能贏得大選,如果這樣,巴西政黨力量格局將出現深度洗牌,這也將給巴西政局的穩定性帶來巨大挑戰。

(周志偉,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巴西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海外網特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遊客遭瑞典警察粗暴對待 瑞典駐華使館回應
金正恩提前抵達白頭山附近 為文在寅舉行歡送會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