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一個「老」字,包含多少佛法道理!

一個「老」字,包含多少佛法道理!

雖說衰老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年輕人說他們也在衰老並沒有錯,但真的過了一定年齡之後,才會知道原來衰老是如此具體的東西。很多事轉身就忘,很多話說著說著就不知在說什麼。

年輕時誰會那麼在意身體,餓飯、熬夜又算什麼,生一場大病也不過休息幾天就好了。上年紀後你再試試,五臟六腑一定會不失時機地教訓你。

衰老帶給人的最大影響,也許還不在於生理、智力方面的細節,當然這些都構成干擾,最大的影響也許在於整個生命力的衰退。

關於衰老,除了它的不可阻擋、無法避免外,佛法里還有什麼教導是可以讓我們從一個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的嗎?當然有,就是「業因果」。

簡單說,業指的是行為,包括身、語、意三方面的行為。我們任何的行動、語言 和想法都會產生作用(不論多麼微小),作為因或緣,促成某種結果。

可以說,前前後後連續不斷的身語意行為,作用與反作用,無數因、緣、果的相互聯繫,共同構成了我們的經驗。

沒有任何事是偶然發生的,一切都受到之前及當下各種條件的制約,因此業也被稱為業力,因因果果前後相續而形成的強大勢能。

在這股力量面前,我們當然不是完全被動,每一個當下的言行和念頭也都是作用力,削弱或增強著業力,從而改變著業的圖景(這是「業」的概念與宿命論的不同之處);但是不要忘了,業力是一股巨大的慣性,表現在身語意上,就是我們說話、辦事、思考問題等都有其慣性模式,而突破這些模式是需要極大的清醒和努力的。

所以業不是不可以改變,只是非常難。

說了這麼多,究竟業與衰老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業與我們生命中所有的東西都有關係。具體到衰老,雖然幸運地活過夭折和英年早逝階段的所有人都難免,但老跟老不一樣,一輩子活下來,每個人所造的業不同,果報不同,越往後差距越明顯。

不是「硬體」方面的差距,比如經濟條件的好壞、家庭生活是否美滿、健康狀況等。你不覺得嗎?這些東西越往後越不能體現差距。

年輕時長得美或丑,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都會比較在意,可到了一定年紀,都不必等到太老,長得漂不漂亮就不那麼重要了,除了自己,別人是不會在意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享受物質的能力和慾望也會降低,經濟條件的好壞,有錢沒錢,最終在衰老面前是一樣的。

白頭偕老,是很多人心目中婚姻幸福的代名詞,可實際上不幸福的兩個人白頭偕老的也比比皆是,一起變老的結果,或許曾經的恩怨、幸福不幸福慢慢就變得不重要了;如果有一個人先離世,更是如此。

你會發現,衰老當前,自己深深執著的很多東西,沾沾自喜的種種比較優勢,都在時光流逝中稀釋,消失。

當我們說時光流逝的時候,彷彿真有一個叫時間的東西在運動,這是我們通常對時間的理解,我們也用鐘錶、用太陽月亮的移動來標示時間。

可什麼是時間呢?簡單地說,並不存在一個具體的東西可以讓我們用手指點在上面說「這是時間」,時間只是對現象生滅的描述,也可以反過來說,現象的生滅就是時間。

在佛法中我們說到「剎那」的時候,它指的是一個現象的生起及斷滅,而「剎那剎那」,即所謂時間的流逝,則是無數現象的持續生滅。

每一個現象都以前面的現象作為基礎而生起,環環相扣,像是一摞壘起的骰子,下面的每一顆都是上面一顆的基礎,缺一不可,所以對我們來說雖然始終只有當下,但每一個當下的剎那都映照著之前所有的剎那,同時也是之後所有剎那的緣起。

明白了這一點,就好理解為什麼一切都會過去,而我們仍然無時無刻不在承受著後果。大家都一樣地衰老,老跟老卻不同。

我們的身體也是一種果報,這一世得人身是往昔持戒積福感得的善報,而身體樣貌在一生中的變化也反映著業,自己做過什麼事,慢慢就體現在身相上了。

佛經里說: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想」指禪定、梵行,「情」泛指五欲。輪迴六道,越往上越簡靜,身形越輕盈清好。

同樣在人道,五欲串習淡薄的人自有一種清明的氣質,到老年,亦是安詳清吉;而言行心念總在慾望上打轉的話,外在也會越來越混濁沉重,衰老對自己對他人都成為一種負累。

文:希阿榮博堪布

選自:《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又有人輕生!生命真正的價值幾人能懂?
蓮池大師:七條戒殺文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