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物流無人機發展呈現新格局 標準之爭將成未來焦點

物流無人機發展呈現新格局 標準之爭將成未來焦點

如今,物流無人機發展進入「加速期」,我國正奮起直追,有望同美國、歐洲形成「三足鼎立」新格局。從行業現狀分析,標準建設或將成為各國爭奪物流無人機市場話語權的關鍵。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推進,各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電子商務市場的擴張,物流產業規模急劇增長,物流自動化需求不斷提升。為了應對物流領域的新變革,促進行業新發展,機器人、無人機等逐漸應用到物流配送和倉儲等環節當中。

目前,全球物流無人機產業已然形成初步規模,發展方向日益明晰,產業鏈日趨完善。不過,物流無人機產業企業仍聚集於上中游,下游市場開發空間有待進一步拓展。同時,物流無人機技術也還不夠成熟,法規、標準亟需加速完善。

物流無人機發展格局初定

近年來,民用無人機產業走向成熟,無人機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受物流運輸壓力增強及智能化趨勢影響,亞馬遜、UPS、谷歌、順豐、京東等電商和物流企業陸續投入到物流無人機的研發與部署當中,並取得了一定成果。

作為全球科技、金融巨頭,美國在物流無人機的發展上居於領先地位。早在2013年,亞馬遜就公開了無人機計劃,開發了一系列專利技術,並推出了相關產品;此後,谷歌在澳大利亞進行了多次無人機配送試驗;UPS等企業也隨之推出了物流無人機產品。

與此同時,歐洲也十分重視物流無人機的發展。從2013年至今,德國、法國、西班牙、芬蘭等國郵政部門先後測試了物流無人機,並開展無人機投遞試驗。其中,德國於2016年將物流無人機與智能快遞櫃相結合,開發了一套全新的物流配送系統。

面對美國、歐洲各國的強勢進步,我國奮起直追,正逐步實現從追跑到並跑、從並跑到領跑的跨越。由於市場前景巨大、應用優勢突出,順豐、京東、蘇寧、中國郵政等物流和電商企業及無人機製造商紛紛入局,推動了我國物流無人機行業的快速發展。

業內專家表示,和傳統的配送工具及方式相比,物流無人機有著多重優勢。首先,物流無人機基本不受地理條件限制,能夠很好地滿足偏遠地區及交通不便地區的物流配送;其次,物流無人機飛行速度較快,運輸方式靈活,能夠大幅提升配送效率;最後,物流無人機的應用,有利於促進物流、電商企業完善業務布局,降低各項成本投入,從而加快實現轉型升級,並為民眾提供更為便利的物流服務。

標準建設將成競爭焦點

隨著物流無人機技術持續升級,市場應用選擇愈發明確,其普及商用前景也被廣為看好。不過,物流無人機的生產、應用與諸多領域密切相關,對於各項標準規範的要求十分嚴格,當前的標準缺失局面還有待加速突破。

業內專家指出,為了掌握競爭主動權和行業話語權,世界各國圍繞無人機標準體系建設的展開的角力已經開始,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都在積極推動本國物流無人機標準的制定,並對國際標準制定「虎視眈眈」。眼下,我國物流無人機行業也在加速完善研發、生產、質檢、銷售、服務等各環節標準。

2017年6月,工信部聯合公安部、民航局等多個部門出台了《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7—2018年版)》,提出了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標準體系框架;同年7月,民航局發布了《無人機圍欄》和《無人機雲系統介面數據規範》,為我國無人機行業標準建設再添厚重一筆。

在人工智慧新時代下,無人機作為重要的技術應用載體及新興重點產業,其發展必然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在完善標準規範的過程中,政府將扮演重要角色,企業也應當更加主動作為,在政策引導、支持下,大力推動物流無人機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的制定與完善,從而掌握未來行業市場主導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中秋佳節怎麼過?3D列印美食陪你樂!
法律機器人開啟應用潮,未來人機協作將是趨勢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