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戥稱匠:做人切不可缺斤少兩

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戥稱匠:做人切不可缺斤少兩

桿秤是一種古老的衡器。它由秤桿、秤砣、秤砣三部分構成。秤桿上有秤星,利用槓桿原理可以較為準確地稱重。而秤桿的高低則代表著商販的良心,若是秤桿打得高高的,則表示商家給的貨物分量足,沒有缺斤少量。在上世紀,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桿秤的身影,伴隨著小販的吆喝聲度過一個又一個春秋。

桿秤的製作可追溯到春秋時期,相傳為魯班發明。他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秤桿上刻十三顆星花,即一斤十六兩;也有傳說是陶朱公范蠡所制。種種傳說已不可考。春秋戰國時期,中原諸國度量衡混亂,不成規制,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書同文、車同軌、衡同制,改一斤為十六兩。這種換算方式一代代流傳下來,一直延續到新中國後。

製作桿秤的匠人成為戥稱匠。戥稱是一門精細活,從選材、刨桿、定叨口、安叨子、包銅皮到定星、釘稱花、打磨清洗,一步也不能馬虎,否則釘出來的稱缺斤少兩,戥稱人是會被折壽的,所以民間流傳這樣一句俗語:「秤上虧心不得好,秤平斗滿是好人。」

《清官謠》中唱道: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呀,你就是那定盤的星。顯然,稱已經成為公正、廉明的形象。在廣大人民群眾心中,稱是神聖的。在古代,戥稱匠是一種受尊重的職業,他們心中有一桿秤,製作的的桿秤必定分毫不差、尺度精良。因此,戥稱人又被尊稱為「戥稱官」,由需要置辦桿秤的主人家包吃包住,因為民間把釘秤作為吉利而慎重的事情。

浙江永康是衡器之鄉,衡器製作是當地的傳統產業。清代以來,數以千計的永康人肩挑行擔,背井離鄉,走南闖北,以戥稱為生。每年元宵節剛過,戥稱人拜過太上老君後便離鄉謀生,靠一副鐵腳板走遍十里八鄉,憑心中的一股正氣和手上的真功夫,為人們製作一桿桿精準的桿秤。

桿秤的使用靈活而又方便,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人們與它結下了深深的情緣。在舊社會,新人洞房花燭夜時,新郎需用秤鉤揭起新娘頭上的紅蓋頭;建屋上樑時,也要將秤砣懸在房樑上,以示「稱心如意」。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桿秤沿用兩千多年,也逐漸暴露出許多不足,缺斤少兩,作弊行為泛濫,遭遇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機。台秤、電子秤、托盤秤的推廣也進一步衝擊了桿秤的市場。1997年,全國各大城市限制使用桿秤。時至今日,桿秤以逐步退出市場,只有在部分農村還可見到它的身影。桿秤作為我國的傳統手工藝文化,也見證了中國數千年來的經濟變遷,仍然深深紮根在人們心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往今來 的精彩文章:

他自稱是溥儀堂弟,多爾袞十世孫,至今留長辮,出門必穿黃馬褂
魏延腦後的反骨是什麼骨?諸葛亮竟能斷言他日後必反

TAG:史往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