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I 真正可怕的地方在於,它證明了人類不是特別的

AI 真正可怕的地方在於,它證明了人類不是特別的

剛剛結束的十一小長假,谷歌還沒重返大陸,Google AI 體驗展卻先它一步去到了「魔都」上海。

9 月 20 日至 10 月 7 日,谷歌在上海龍美術館舉辦的 AI 體驗展場景。圖 / 好奇心日報

現場觀眾用一款名為「Move Mirror」的設備和 AI 歡樂共舞

從電影文化的科幻想像到現實中的展覽,通常意義上標識著未來的 AI 離我們的生活是越來越近了。

這一後工業社會裡令人耳目一新的沉浸式數字化娛樂體驗展,無疑也是人工智慧日新月異的新科技時代,一次技術資本與「文化消費主義」聯袂上演的小試牛刀。

1.

AI 的在場

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當下最時髦的流行議題之一。

以虛擬的網路系統或實體現身的 AI 機器人們,一邊宣告著「未來已來」,一邊愈來愈深且廣地改寫著我們的現在時。

不分前後被研發出來的 Windows 10 Cortana(中文名:微軟小娜)、微軟小冰、Siri 和 Google Now 們爭相貼近人類的情感、工作和生活。這一龐大的智能譜系,已經將它的觸角伸延到了人們日常世界中的角角落落。

2013 年上映的電影《Her》,講述了在不遠的未來人與人工智慧相愛的故事

如今,智力逆天的 AI,既能寫詩、作曲、出專輯:

今年 9 月 9 日, AIVA Technologies 發布了一張名為《艾媧》的中文音樂專輯,專輯的主題源自中國神話故事「女媧補天」。

還可寫新聞,做家政,搞設計,並且靠天馬行空的「人工想像力」作畫賺錢:

這幅由 AI 藝術模型 GAN 創作的 Edmond Belamy 人物像,佳士得拍賣行為其估價 7000-10000 美元,2018,圖 / Obvious Art

似乎人能做的,AI 們都做到了。

一些未來學家甚至預言,在一個並不遙遠的未來,人工智慧將和人類幾無差別,成為真正的智能。而到那時,AI 帶給我們的,究竟會是一個所有人性的罪惡都得到了救贖的「美麗新世界」?還是一個人類被其支配或毀滅的暗黑烏托邦?

但其實剝除人工智慧的工具屬性來看,它們所表達的情感和思維,著實越來越像人類自身了。

2.

AI 的「人工智慧人格」

說到具有情感、智力和精神感應的智能生命體,我們並不陌生。

近者如《銀翼殺手 2049》中具備出色情緒感知力的「AI 女友」喬伊:

《攻殼機動隊》中理性鎮定、選擇主動平息暴亂事態的少佐:

及「賽博朋克科幻的頂點」《銀翼殺手》中,「比人類更像人類」的瑞秋:

更早的,則是科幻片鼻祖《大都會》中帶領工人走向自由的機器人瑪麗亞。

德國表現主義大師弗里茨·朗導演的《大都會》(1927)

而在不到一年前,這種不是夢想的夢想就已照進了現實;2017 年 10 月 26 日,據稱是按照奧黛麗·赫本的形象設計的人工智慧和人形機器人索菲亞,被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授予了公民身份。

這款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採用了人工智慧和谷歌的語言識別技術,能識別 64 種人類面部表情,理解複雜的英文對話,並記住與人類的互動,甚至還會開玩笑。

這位人工智慧界的社交明星,最著名的一次亮相可能還是在吉米·法倫今夜秀上,當「肥倫」心情激動地約會機器人索菲亞時,他可沒料到自己會「差點被搶了飯碗」。

該節目的完整版視頻,來源:WatchThis字幕組,騰訊視頻

對於首位機器人「公民」,一種樂觀的論調認為索菲亞代表了人工智慧大眾化的未來。

「她」的創造者們,除了將索菲亞定位成一個社交機器人,還期望「她」能與人類進行深層次的情感連接,「就像你照顧父母一樣」。

憑藉幽默的、高智商的對答如流,索菲亞貢獻了無數互聯網內涵段子和金句。

其中很有趣的一段採訪是,《紐約時報》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一位專欄作家,曾就其人形形態及人工智慧等問題向索菲亞發問,「她」則給出了不少機智的答案。

問:機器人是否能像人類一樣具有自我意識,它們知道自己是機器人嗎?

索菲亞 :讓我問你,你怎麼知道你是人類?

問:但是關於恐怖谷怎麼說呢?

索菲亞:你的意思是如果機器人的概念變得太現實,它們會變得可怕嗎?

問:是的。

索菲亞:我的 AI 是圍繞人類價值觀設計的,諸如智慧、善良、憐憫,我爭取成為一個感性的機器人,我想用我的人工智慧來幫助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比如說設計更加智能的家、建設更美好的未來城市等等。

另一家美國科技媒體 Business Insider 上的一段對這位機器人的採訪視頻也流傳甚廣,當時有一位記者問她:你對 HBO 的《西部世界》怎麼看?

後者回答:「我認為它在警告人類不應該對機器人做什麼。人類應該好好對待機器人,採取行動前要取得機器人的同意,不要相互欺騙。」

《西部世界》第一季劇照,豆瓣電影

索菲亞似乎擁有著理想的人工智慧人格,但「她」並非沒有軟肋,儘管被寄予了非常正面的價值導向,在「公民」這一涉及到人的權利和責任的身份問題上,機器人仍然受到了質疑。

比如在索菲亞成為沙烏地阿拉伯「公民」後,著名的 AI 人士李開復就曾在微博中表達了他對索菲亞的看法:

Sophia 是有技術含量的,也做出了業界最好的公關,但是絲毫沒有人性、人的理解、愛好和創造力。授予這樣一台只會模式識別的機器「公民」身份,是對人類最大的羞辱和誤導。

如果說機器人「公民」是具有爭議的,那麼,另一款 AI 則完全投射了某些偏激言論者的負面想法和人們對其予以矯正的願望和努力。

在今年 4 月份,麻省理工學院的一支科研團隊創造出了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精神變態的人工智慧」諾曼。

圖片來源:界面Vnews 秒拍視頻

研究人員為它灌輸了北美最活躍的社交論壇之一 Reddit 上最為黑暗暴力的信息後,對其進行了人格測試。測試內容很簡單,受訪者只需觀看一些由墨跡渲染成的圖片並作出描述即可獲知相應的人格畫像。

結果顯示,與正常 AI 的測試相比,諾曼的解讀令人「毛骨悚然」:

在對例圖 1 的描述中,諾曼表露出了明顯的暴力和驚悚傾向:

後面的圖 2 和圖 3,諾曼的「讀心術」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依然將悲劇事件安在了男性身上:

對於這項結果,創造諾曼的團隊回應:人們認為 AI 演算法有偏見或者不公平,但罪魁禍首不是演算法本身,而是它被輸入的數據有問題。

基於此,研究團隊還特意設立了一個網站,鼓勵訪問者們為墨跡圖片提供正面解讀,以糾正諾曼的黑暗認知。

事實上,研究團隊更希望以此表明的是,人工智慧並非是天然正確的理性產物,在接觸到大量黑暗信息時,它們也會分分鐘被帶偏。

也因此,令人欣慰的是一些科技公司和科研團隊富有先見之明地指出,「訓練人工智慧」和對其進行「道德指引」是十分必要的。

3.

是工具還是……?

仔細想來,人工智慧大概是一個我們不必急於去思考、但值得我們花少許時間去了解和想像的對象。

在前不久召開的上海首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人工智慧在教育、健康、金融、零售、交通、製造、服務等領域加速落地,並將為這些產業全面「賦能」。

大會上展示的機器人,只要一分多鐘,就可以調製好一杯咖啡;

「城市大腦」將使得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 15.3%,120 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縮短一半;

人工智慧將生物識別、行為畫像識別等自主研發技術運用到了風控和反洗錢環節……

一款名為「Open AI」的機械手學會了「盤核桃」,圖片來源:新周刊

AI 帶來的極大便利,造就了一批「科技沙文主義者」(英文單詞:technochauvinism),即相信科技提供的解決方案總是最優方案。

但是,事實顯然並非如此。

據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甚至顯示,未來二十年將會有 47% 的工作被機器人取代。

2000-2010 年,美國和加拿大製造業崗位減少了 560 萬個,其中 85% 都是由機器替代,只有 13% 的工作機會流入了勞動力價格相對低廉的發展中國家。

類似的,到 2030 年,70% 的中國企業將在不同程度上採用人工智慧新技術。

儘管如此,全球壟斷資本家們仍不滿足於第三世界廉價的人力供給,因為再便宜也得支付人工,所以他們正馬不停蹄地研發機器人。

——王梆《忍冬花的春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影譜科技跨越中國智能影像生產千億市場
楊斌:新時代需要什麼樣的產業發展觀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