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真的需要進口那麼多大豆、石油和鐵礦石嗎?

中國真的需要進口那麼多大豆、石油和鐵礦石嗎?

全文共2718字 | 閱讀需7分鐘

文 | 陳科 三亞學院國家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面對中美經貿摩擦,中國除了見招拆招,更重要的是藉此全面深化改革、補齊短板。

一方面,引導轉變消費行為,向極簡、節能型生活方式轉變;另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節能高效產業的新發展。由此,中國經濟將更加健康、更加強大。

目前,在中國對外貿易中,進口的主要商品除晶元外,原材料和天然礦物資源佔據了相當部分,包括糧食食品(大豆,玉米和凍肉)、石油、鐵礦石等,我們不妨來做個分析。

01

中國需要進口這麼多大豆嗎?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中國糧食累計進口13062萬噸,其中大豆累計進口9553萬噸,占糧食進口總量的89%。

大豆進口自美國的就有3684萬噸,佔38.6%,其餘的則主要來自南美的巴西、智利和阿根廷等國家。

2017年,我國大豆總需求量高達1億多噸,而播種面積僅790萬公頃,產量只有1440萬噸,缺口明顯。

今年以來,中國減少了對美國大豆的採購,轉向更多地進口南美國家的大豆,但這並不能有效降低中國大豆的對外依存度。

如此高的對外依存度,自然容易被人卡脖子。

中國為什麼要進口這麼多大豆呢?

主要是人們收入水平提高了,膳食結構也逐漸向以高能量、高鹽高脂和高動物性食物轉變,需要大量肉、油的供應,而大豆是很重要的中間產品。

由大豆製成的飼料餵養牲畜有更高的長肉率,可以滿足中國人民飲食中日益增長的對肉類的需求。

但由此帶來的問題是,據衛生部調查,我國有22%的人超重,高血壓2億多人,糖尿病5000多萬人,高血脂1.6億人,因「富貴病」治療的費用占疾病負擔的60%以上。

目前,中國每年自己生產的大豆不到2000萬噸,很大程度上是因國外低價大豆所致,如果放任此現象發展,中國的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將進一步萎縮,對於我國的糧食安全不利。

另一方面,據新華社報道,中國每年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中國農業大學專家課題組曾對大、中、小三類城市,共2700桌不同規模的餐桌中剩餘飯菜的蛋白質、脂肪等進行系統分析,保守估計,我國僅餐飲浪費食物中的蛋白質一年就高達800萬噸,相當於2.6億人一年所需;浪費脂肪300萬噸,相當於1.3億人一年所需。

中國人好面子,講排場,孩子出生有滿月酒、一歲時有周歲宴、畢業有謝師宴,升學要擺升學宴、結婚過生日更是少不了宴請親朋好友,有的一擺就是幾十上百桌。

宴會必須有大魚大肉,要吃不完,桌上有剩,這樣好像才顯得主人禮數「周到」,但是這剩下的東西多數是倒掉了。

說到宴會,又不得不提中國的酒文化,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1-12月,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7077.41萬千升,同比增長3.31%。

其中白酒總產量為1198.06萬千升,同比增長6.86%。

老話說得好,「三斤糧食一斤酒」,對糧食的消耗可見一斑。

相關這種消費風氣如真正能夠得以改變,中國每年進口的糧食自然會減少很多,對外依存度也可以降下來。

綜上所述,轉變消費方式,倡導極簡的生活方式不僅利於自身身體健康,更能為中國的糧食安全作出貢獻,這一點應當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02

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度

石油被譽為「工業血液」,這個關係國家工業命脈的戰略物資,中國自1993年開始進口超過出口,1996年成為凈進口國。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石油消費量逐年遞增。

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中國原油進口量約為4.2億噸,同1995年的1059.9萬噸相比,增長了近40倍。

中國年耗石油量排名僅次於美國,暫列世界第二位。

而中國每年自產石油只有2億噸左右,對外依賴度超過50%。

我國生產和進口的石油很大一部分是被私家車消耗了。

中國2016年私家車保有量為1.46億輛,佔全部汽車保有量的75%,千人汽車保有量為140輛,低於158輛的全球平均水平。

相對龐大的人口基數來說,這個數字還將繼續增長。

但是對於有限的石油資源,恐怕是難以跟上這個發展了。

私家車增長不僅對我國石油供應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直接後果已經顯現在當前的大城市中。

從2007年北京為了保障奧運的順利開展實施的私家車限行,到現在的全國各大城市爭相效仿,甚至有的地方開始實行限制外地車輛進入市區行駛的舉措。

為此,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投入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目前,世界交通發達國家的大城市中,公共交通承擔的城市居民出行比例約為50%-60%,日本東京等城市甚至達到80%,而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僅為30%左右。

由此可見,中國城市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準點性、可達性,使公共交通更加便捷化、利民化,引導大眾自願選擇公共交通,這樣既能夠減少對石油資源的消耗,更能緩解交通壓力,減少尾氣的排放,保護綠水青山。

03

堅定不移淘汰落後產能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依靠出口加工型工業,賺取了大量外匯,經濟獲得了飛速的發展,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現在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了,再走出口加工型的經濟道路,過度依賴外部市場似乎有些不妥。

以鐵礦石為例,中國是全球鐵礦石需求量最大的國家,但是中國鐵礦資源特點是貧礦多,富礦少,貧礦資源儲量佔總量的80%,並且伴生礦產多,不易開發,所以每年需要向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國進口大量鐵礦石,再製成鋼鐵等產品銷售。

2017年,我國鐵礦石產量12.3億噸左右,而全國鐵礦石進口量達107474萬噸,再創新高,較2016年增長5%。

其中,從澳巴兩國進口量佔比達到83.5%,其中僅從澳大利亞進口礦佔比就高達62.2%。

由此,中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高達88.7%。

前幾年中國幾次要收購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公司,每次都快談妥了,但澳政府卻以種種理由拒絕中國的收購。

但反過來想,中國真的需要那麼多鐵礦石嗎?

中國鋼鐵產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一的寶座好多年,據國際鋼協統計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的粗鋼產量為8.317億噸,佔到了全球粗鋼產量的份額49.2%,是排名第二的日本的8倍多。

物極必反,高到過剩就變成壞事,中國目前面臨著低端產能過剩以及高端產能不足的雙重問題。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江平介紹,「2016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共化解過剩產能超過1.2億噸。

特別是2017年國家還集中取締1.4億噸『地條鋼』產能,行業毒瘤『地條鋼』徹底退出歷史舞台,鋼鐵行業形勢得以明顯改觀。」

鋼鐵生產企業作為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美國此時對中國鋼鐵加征關稅,對中國鋼鐵企業來說,是危機更是一個去產能、調結構的好時機。

因此,要堅定不移淘汰落後產能,著力推動鋼鐵行業布局優化、轉型升級、規範經營,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面對外部壓力,除做好政策措施積極應對,更要的是加快補齊短板,變被動為主動,化危機為機遇。

要引導民眾轉變消費行為,向極簡、節能型生活方式轉變,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不損害生存環境。

要引導企業轉變生產方式,走更加註重生態環境、更加綠色高效的道路,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

要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節能高效產業的新發展。

只要能做到上述幾點,中國將以一個更健康和強大的姿態面對外部壓力,真正實現「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城市印象系列:東北行記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石介《中國論》中的國家觀念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