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縱隊4個團同時獲得光榮稱號,這次戰役國民黨徹底沒機會翻身

一個縱隊4個團同時獲得光榮稱號,這次戰役國民黨徹底沒機會翻身

文 | 周明

遼瀋戰役,是解放軍和國民黨軍在東北大地上展開的決戰。在戰役開始的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在戰略態勢和兵力對比上都佔有絕對優勢,這也是解放軍方面首先在東北發起戰略大決戰的原因。

所以,遼瀋戰役的勝負幾乎沒有懸念。但是,塔山之戰,卻被很多人認為是國民黨軍在遼瀋戰役中唯一有可能翻盤的機會,一旦塔山防線被突破,那麼整個錦州戰局就極為被動了。

1948年10月11日,國民黨軍第92軍21師和獨立第95師相繼到達葫蘆島,決定12日休息一天,13日全力進攻。

13日,凌晨4時30分國民黨軍就開始向塔山進行炮火準備。7時許,空軍、海軍艦炮都加入到火力準備中,整個塔山地區完全被硝煙籠罩,塔山村、鐵路橋等處更是成為集中轟擊的重點,遍地彈坑,4縱通往前沿的電話線路全部被炸斷,工事大半被毀。

當天最為激烈的戰鬥當屬塔山村以東至鐵路橋地段,攻擊部隊為獨立95師和8師1個團,獨立95師原是粵軍底子,素以強橫剽悍的戰鬥作風見長,在抗戰中也是一支鐵軍雄師,戰績不俗,據說從未曾丟過1挺機槍。在1941年大校閱時成績名列全軍榜首,被稱為「當陽部隊」(即有趙子龍勇武戰當陽的意思),所以該師後來也就以「趙子龍」師而聞名。而解放軍守備鐵路橋的10師28團是4縱頭等主力團,其前身是膠東軍區6師16團,也是久歷戰陣的虎賁雄師。28團在鐵路橋600米寬的陣地上,僅重武器就配置了8挺重機槍、11挺輕機槍、9門60炮、4具火箭筒、2門戰防炮和1門機關炮,如此密度的火力配系自然將對敵營團規模的集團衝鋒造成大量殺傷。

獨立95師一上來就是以營為單位實施波浪式攻擊,1個營為一波,1個團為三波,波波相連持續不斷。輕重機槍集中火力壓制,步兵帶足手榴彈進行集團衝鋒,而且營團軍官全部帶頭衝鋒,氣焰相當兇悍。28團一線守備部隊頑強抵抗,多處發生慘烈的近戰肉搏。28團及時投入預備隊進行強力反擊,擊退敵多次營單位的集團衝擊。獨立95師隨即改變戰術,先以小分隊攻擊,組織多梯隊跟進,以後續梯隊迎擊解放軍預備隊反擊。攻擊中甚至用死屍壘成活動工事,向解放軍陣地步步推進。用我第10師師長蔡正國的話說,其兇猛程度是解放戰爭以來從未見到過的。28團在敵連續猛烈攻擊下,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團預備隊已全部投入戰鬥。親臨前線指揮的4縱副司令胡奇才一面命令10師投入師預備隊,一面要求炮火集中轟擊鐵路橋正面,這才將敵擊退。

17時30分,獨立95師組織敢死隊,人手一挺輕機槍或衝鋒槍,向鐵路橋衝擊。此時28團團、營、連之間的電話線路已全部被炮火打斷,各陣地完全是發揮獨立作戰精神各自為戰,而且由於經過了一天的激戰,傷亡很大彈藥也消耗殆盡,所以局勢一度相當危急。面對95師最後的攻勢,4縱組織10師預備隊29團、12師預備隊31團以及一梯隊所有預備隊,在全部支援火炮的全力掩護下發起反衝擊,終在各陣地守備部隊配合下粉碎了95師的最後進攻。

遼瀋戰役塔山阻擊戰中,東野醫護人員正冒著國民黨軍激烈的炮火,將傷員從火線上搶運下來


「我只要塔山」

13日是整個塔山阻擊戰中國民黨軍投入兵力最多、火力最猛烈、進攻最兇悍、戰鬥最激烈的一天,也是基本打掉敵之銳氣的一天。因此4縱政委莫文驊後來在回憶錄里將13日的戰鬥稱之為「是對塔山存亡具有決定意義的驚天動地的一天」。4縱共斃傷和俘敵1245人,自己傷亡1048人,是整個塔山之戰傷亡最慘重的一天。尤其是首當獨立95師衝擊的28團,傷亡超過800人,很多連隊傷亡減員都在百人以上。

林彪對塔山始終是牽腸掛肚,除了要求4縱每天早、中、晚三次報告戰況外,還不時主動打電話詢問最新情況,並叮囑4縱如有困難和要求必須及時提出,保證予以解決。在戰鬥最激烈的13日就先後打了12個電話!當晚程子華報告全天塔山戰況,提到部隊傷亡數字時,林彪立即打斷話頭,乾脆地說道:「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塔山!」話是這麼說,一向用兵謹慎的林彪還是做了最壞的準備,將總預備隊第1縱隊——也就是東北野戰軍頭號王牌,日後赫赫有名的「萬歲軍」——調到高橋,進可直接支援塔山4縱作戰,退可在塔山失守後以野戰手段阻敵。

14日錦州攻防戰進入白熱化,根據蔣介石「拂曉拿下塔山,中午進佔高橋,黃昏到達錦州」的嚴令,東進兵團投入第151師、157師、8師和獨立95師全線發起攻擊。國民黨軍還是採取火力掩護,「敢死隊」為前導的集團輪番衝擊戰術。常常是一個營的衝擊還未結束第二個營又緊跟著沖了上來,戰鬥異常激烈,塔山村、鐵路橋和白台山3處,國民黨軍先後9次突入解放軍陣地,但隨即都被解放軍各團預備隊在守備部隊配合下的反衝擊所逐退。

15日凌晨,國民黨軍5個師藉助夜色掩護髮動偷襲,但被解放軍發現,隨即國民黨軍就轉為強攻。隨著天色漸明,國民黨軍攻勢也越來越猛烈,我30團陣地已岌岌可危,這時4縱果斷投入師預備隊,同時集中全部炮火轟擊國民黨軍後續部隊,戰至中午前後,國民黨軍傷亡枕藉銳氣喪盡,不得不撤回出發陣地。國民黨軍因連日受挫,傷亡慘重士氣低落,強攻不成,如今偷襲仍未得逞,加上下午錦州方向炮聲逐漸稀疏下來,而錦西方面再也聯繫不上錦州,估計錦州已經是凶多吉少,只得於黃昏時分全線後撤。

「塔山英雄團」的錦旗,現藏於遼瀋戰役紀念館

15日18時許,解放軍攻佔錦州。至此塔山阻擊順利達成預期任務。從10月10日至15日這6天激戰中,國民黨軍僅在塔山陣地前遺棄屍體和重傷員就達6000以上,另有副團長以下620人被俘,解放軍傷亡3774人,其中4縱傷亡3571人。

塔山阻擊戰的輝煌勝利,林彪在11月8日致中央軍委的電報中稱「對當時攻擊錦州取得調整部署、與攻擊準備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並高度評價為「震動全國的光榮的防禦戰」。

戰後4縱12師34團被授予「塔山英雄團」的光榮稱號;12師36團被授予「白台山英雄團」稱號;10師28團被授予「塔山英雄守備團」稱號;4縱炮兵團被授予「威震敵膽炮團」稱號。在一次戰役中一個縱隊就有4個團級單位獲得光榮稱號,不要說在東北野戰軍,就是在整個解放軍都是前所未有的殊榮。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唐招提寺:日本佛教建築藝術的典範,鑒真墓千年香火不斷
容易受驚且視力很弱的馬是憑藉什麼進行比賽的?運動曾一度遭廢止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