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工作中的牛人,都會越兩級看問題

工作中的牛人,都會越兩級看問題

文 | 梁爽

來源 | 哪梁爽哪喜慶(ID:zheliangshuang)

有天和一個做HR的女伴吃飯。

我想起以前有位讀者曾問過我「職場上的格局體現在什麼地方」。

經常聽說格局大格局小,但我感覺格局是個很虛的概念,那天我就把這個問題拋給HR女伴。

她給我舉了個例子。

前段時間入職了幾個應屆畢業生,在新人交入職材料時,她邊審查邊指出遺漏。

她跟A說,你的身份證只複印了一面,需要把正反面都印在同一張紙上;跟B說,你的學位證複印了兩份,畢業證沒有複印件,可能是印串了。

她讓兩個新同事明天上班時把資料補齊,第二天A、B分別到她的辦公室補材料,兩個人的態度都很禮貌友好。

A對女伴說:我給你添麻煩了;而B對女伴多說了一句:我得讓你好交差。

女伴說,一般人都會像A那樣說,顯得很有禮貌,但當B說「我得讓你好交差」時,越咂摸這話,越覺得B有格局。

看我滿頭黑人問號一臉不解的樣子,女伴進一步分析給我聽:

A說的「我給你添麻煩了」,是站在我的立場上說的;而B說的「我得讓你好交差」是站在我上級的立場上說的。

女伴告訴我,在她看來,職場上真正有格局的人,不僅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還會站在對方上級的角度考慮問題

我邊點頭邊覺得是這麼回事。

《豐田工作法》一書中曾經寫過,在豐田,經常要求員工要站在比自己現在的位置更高的立場上看問題。

在公司內部,要站在上司的上司的立場看問題

他們的職位排序為,班長<組長<工長<科長。班長要站在工長的立場看問題,組長要站在科長的立場看問題。

如果只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那麼做出的改善只能停留在現狀的延長線上,最好的結果是,再也沒有可以進步的空間了。

如果你能夠時刻意識到上級的上級「有什麼煩惱」,「會怎樣判斷」,「會如何決定」之類的問題,那麼你的工作一定會做得讓人刮目相看。

接待客戶時,也要站在比顧客更遠的延伸看問題。

比如顧客是來為公司採購辦公品,你把自己戲精成顧客的同事或領導;顧客是來為媳婦挑選禮物,你就把自己戲精成顧客的媳婦或媳婦閨蜜。

只站在顧客立場上思考,並不能完全滿足顧客需求,應該站在比顧客更高的立場上思考。

你不必越級彙報,不必越級做事,但一定要學會越級思考,還要越兩級看問題

通過這種思維訓練,久而久之,整個人的職場格局會有顯著提升。

所謂職場格局,就是越兩級看問題。這麼看問題,好處在哪裡?

1、少做無用功,少走冤枉路

有個房產中介被他領導指派去查「美國海外銷售代表的薪資待遇」,然後他搜索半天也沒確切答案。

他再去問領導,隨著深入溝通,領導透露出大領導的意圖。

大領導想在美國招聘一個當地人,給公司跑下業務,想知道這種工作職責範疇的人應給的薪酬。

中介知道領導的領導想什麼後,做事更有針對性,把搜索牌換成人脈牌更有效。

我的上份工作,試用期過得很苦,覺得自己明明按照主管要求去做,但隔段時間又被打回修改。

好在辦公室是開放式的,主管坐在我那排的最後一個卡位,有天部門經理走到主管卡位交代任務,我豎起耳朵聽,後來主管跟我交代任務時,我發現主管說的和經理說的不一樣。

經理向主管提需求,主管按他自己的理解給我布置,主管的意見其實已經把經理的要求加工、窄化過一遍。

那次任務,我以經理的需求為核心,主管的指示為切入,順利一遍過。

當然,聽到領導的領導的意見只是巧合,現實中更現實的做法是,總結每次被打回重做的原因,試著去越級再越級地揣摩總結。

2、提升更迅速,方向更清晰

如果你是一家新媒體公司的編輯,你的職責是寫稿,可能更在乎按時交稿,稿子通過,閱讀量和反饋好的話,你可能加雞腿,老闆發紅包。

你先越級思考,站在主編的位置上,主編的職責是審稿,他可能更在乎消息是否真實,數據是否可靠,引經據典的出處,會否涉及侵權。

你再越兩級思考,站在平台創始人的位置上,創始人的職責是掌舵好平台,對於文章方面,他可能更看重傳達的價值觀,調整平台定位,以及了解競爭對手和市場情況。

當你重新回到你編輯的立場,你會從原先的「錯一個字50塊」,「閱讀率高收紅包」這類的瑣事圈裡跳脫出來。

格局更大地審視自己日常的工作,除了按時交稿外,引用的數據是否真實,推論是否經得住推敲,價值觀有無偏差,更加關心行業現狀和趨勢。

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能讓你更可能在公司升職加薪、順風順水,而且升職後也能更快上手,畢竟你的思維早已是預科領導級別的了;

另一方面讓你預覽了自己的職場生涯,你領導、你領導的領導,可能是你三五年後的未來,給你他們的薪資待遇和工作日常,你願不願意在這家公司或在這個行業發展。

3、抱怨少得多,心態更積極

有次看一個美食真人秀,甜點師被主廚罵得狗血淋頭,我想如果我是甜點師,在節目上被罵成這樣,回去就扎小人。

一個甜點師的關切點在於他負責的甜點,太快完成,被主廚罵,因為主廚的關切面是整個用餐過程,等食客吃完前面的前菜和主食,甜點的最佳溫度都過了。

理性上覺得主廚有理,感性上難以接受,但是越兩級思考就不一樣了。

主廚面對的上一級是評審員或食客,萍水相逢給人家吃冷甜點,他們招誰惹誰了,做廚師就要對食客的就餐體驗負責。

這樣一想,抱怨少了,心態好了,甚至體諒起罵自己的主廚。

工作中經常聽到有人私底下聚眾罵領導,發泄是發泄了,但很可能會把討厭領導的情緒和討厭工作的情緒混淆。

如果你越兩級看問題,會讓自己少鑽牛角尖,心胸和視野更開闊,把抱怨的時間拿來做有建設性的事。

以我一直的觀點,工作這回事,歸根結底,是為自己做的,不管跟誰打工,都是為自己打工,你必須打好這份工。

有人心裡也許會嘀咕,拿賣白菜的錢才不想操那麼大的心,首先看問題和瞎操心不是一回事,再說誰會想一輩子拿賣白菜的錢。

越兩級思考問題,更可能把自己鍛鍊出一個人就是一家公司,一個人就是一個部門的大局觀,是職場人很好的格局訓練。

從今以後,不妨試試越兩級思考:

分別梳理下自己、領導、領導的領導現階段的工作內容,以後在做一件具體的任務前,問問自己領導以及領導的領導面臨的局勢、關切和困境,然後重回自己的實際身份去真正落實。

這種做法我已經打開試用裝嘗試了一段時間了,有幾個小心得給你:

1,埋頭苦幹前,先越兩級看問題,不單單是向上越兩級,還可以向下或轉折地越兩級;

2,是思考越級,不是行為越級,別以大領導的身份命令領導,別讓聰明反被低情商誤。

以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子熟了 的精彩文章:

人生的最大謊言:找一份好工作
男女之間沒有純友誼,除非結婚

TAG:麥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