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善本和孤本在文人心目中的分量舉足輕重

善本和孤本在文人心目中的分量舉足輕重

善本和孤本在文人心目中的分量舉足輕重

善本和孤本在文人心目中的分量舉足輕重

北大館藏紅樓善本 連國家主席都不能借

眾所周知,好讀書的人視書本為生命,善本與孤本都不會外借給別人的,有文人形象地說:「老婆可以借,唯獨書不能借!」1954年,毛主席派田家英到北京大學借閱北大圖書館館藏善本書《紅樓夢》。田家英持介紹信來到北大校長辦公室要求借書。主席要的書,誰敢不給?副校長湯用彤親自打電話給館長向達,說毛澤東借書之事,沒想到竟被向達拒絕。向達的理由是:善本書不能借出,這是圖書館的規定。要用可以複印可以抄,就是不能借。堂堂國家主席,竟然遭到圖書館館長的拒絕,足見善本在文人心目中的分量。

善本都不能借給國家主席,那麼孤本就更不可能外借給一般人了!不過,紅學大師周汝昌先生卻有這樣的幸運,而借書的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新文化運動先驅——胡適!周汝昌生於1918年,比胡適小27歲,周汝昌穿開襠褲的時候,胡適早已名滿天下。但二人卻因《紅樓夢》而結緣。

周汝昌借《甲戌本》 胡適毫不遲疑答應

1947年秋,青年學生周汝昌受胡適的影響,也在研究《紅樓夢》。周汝昌在敦敏的《懋齋詩鈔》中發現了六首與曹雪芹有關的詩作,便根據這份資料寫出了《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懋齋詩鈔中之曹雪芹》一文,這篇文章發表在《天津民國日報》上,立刻引起了紅學界的廣泛關注,其中就有酷愛研究《紅樓夢》的胡適。胡適看到此文之後,對周汝昌的研究大加讚賞,胡適主動寫信給青年學生周汝昌,對其研究成果給予肯定,並對他進行了鼓勵。周汝昌接到胡適的信,興奮了好幾天,同時也堅定了他研究紅學的決心,在後來的研究過程中,他有什麼疑問,都會寫信給胡適,胡適也樂得指導後輩青年才俊,因此兩人書信往來比較多,也算是彼此認識了。

周汝昌與胡適交往不久,他也知道胡適珍藏了《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孤本,此書1980年在美國的紅學大會上公開露面時,與會者驚為奇珍異寶,1949年,胡適離開北平時,只攜帶了兩本書,其中一本就是《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孤本,足見胡適對此書的愛惜和重視。

為了研究《紅樓夢》,周汝昌提出想借閱《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周汝昌本來就是一句玩笑話,並不指望胡適能夠借給他!然而,讓周汝昌沒有想到的,胡適竟然毫不遲疑地就答應了,用三層報紙包好,在報紙上用硃筆鄭重地寫上周汝昌的學校、宿舍及姓名,並委託孫楷第教授親自送給了周汝昌。

周汝昌接到書後十分感動,那三張包書的報紙,就讓他留了幾十年!

胡適借書從未遭拒絕 因他樂善好施的品行

文人借珍貴的書比較難,就連魯迅先生曾經也遭遇借不到書的尷尬,唯獨胡適晚年頗為得意地說,我一生向人借書從來沒遭過拒絕。胡適為何能借到珍貴的書?從他借《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孤本給周汝昌來看,還是與他樂善好施的品行相關。

胡適借孤本,讓我想起了紀曉嵐筆下的一個故事:有個叫馮樹柟的人,粗通文墨,還算有點本事。但是,他流落在京城十幾年,一直不得志。每次遇到機緣,最後總是落空了。他去懇請人幫忙,人家口頭上答應得蠻好,實際上卻置之不理。生活上的窮困潦倒、心理上的壓抑苦悶,逼得他到呂洞賓的廟裡去求夢,祈求仙人能在夢中對他的命運給予啟示與引導。那一天夜裡,他夢見有個人對他說:「你不要怨恨世道的艱難、人情的冷漠。其實,你這一生的命運全是你自己造成的,怨恨又有什麼用?你上輩子喜歡以虛偽的言辭博得忠厚長者的好名聲。遇有善舉好事,你明知道該事不可能辦成,卻極力慫恿他人去做,以使人感謝你的贊成與倡導。遇有惡人犯法,你明明知道他的罪行不可饒恕,卻再三為他申辯,以使人感謝你的拯救之恩。你的這些做法,雖然談不上對別人有什麼好處或壞處,但是,充好人讓人感恩的都落在你身上,而把怨仇憤恨全歸結到別人身上。你的機巧奸詐也太過分了!」那馮樹聃,最終落得個饑寒交迫貧病而死。

法國十九世紀作家大仲馬在他的小說《Les Trois Mousquetaires》里寫了這麼一段話:「One for all,all for one」。中國的翻譯家把翻譯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胡適借書的經歷就是「One for all,all for one」的最好註解。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了解市場價格!網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回憶曹禺:舊書庫淘到《日出》初版本
抄寫三百萬字的風水「古籍」竟然出自一個老農民的手中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