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機器皮膚」魔法來襲,你隨便捏個紙團都能化身行走機器人

「機器皮膚」魔法來襲,你隨便捏個紙團都能化身行走機器人

最近,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就開發了一項新型「機器皮膚」技術,日常的用品一旦穿上這件「機器人皮膚」,瞬間就能變為機器人。看看這小馬哥一改普通機器人僵硬、笨重的印象:

這款機器皮膚由耶魯大學的機械工程與材料科學助理教授瑞貝卡·卡萊莫-波提基洛(Rebecca Kramer-Bottiglio)的實驗室開發。教授說:「通過使用這一技術,用戶能夠設計出自己的機器人系統,同時這項技術將來可以應用於搜救機器人到可穿戴技術的各個領域。」這項工作成果近期發表在了《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雜誌上。

機器皮膚由彈性板製成,在彈性板上嵌入了由實驗室開發的感測器和執行器。

該項技術主要是通過將機器皮膚固定在可變形物體表面上,比如毛絨動物玩具或泡沫軸,藉由機器皮膚的結構使得物體運動起來。同時,根據所固定的柔軟物體的屬性和應用機器皮膚方式的不同,這種臨時組成的機器人就還可以執行不同的任務。

「我們可以用這些機器皮膚包裹住某個物體,執行某種任務——例如讓這個物體移動一段距離,然後把機器皮膚拿下來,再放在另一個物體上,執行另一個任務,比如抓取和移動別的物體,」教授提到。

「傳統意義上的機器人通常只具有設計者設定的某些功能。然而,機器皮膚則允許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快速創造出具有多種功能的機器人。」卡萊莫-波提基洛說,「這意味著它們可以被應用於設計者都沒想到的情形。」

此外,通過使用多個機器皮膚的組合使用,物體還能實現更為複雜的運動。他說,「將皮膚分層,然後就可以用每層皮膚的組合實現不同類型的運動。現在我們可以實現聯合運動——例如,在壓縮某個物體的同時彎曲它。」

為了演示機器皮膚能的功能實現,研究人員製作了一些機器人原型:一款像蠕蟲一樣蠕動的泡沫軸,一款用於糾正不良姿勢的襯衫式可穿戴設備,以及一款可以抓住並移動物體的夾持器。

他透露,「這個項目的靈感來源於幾年前,當時NASA正呼籲人們開發軟機器人系統。這項技術就是與NASA合作設計的,其多功能和可復用的特性將令宇航員能夠使用相同的可復用材料完成一系列不同的任務。比如,一塊包裹在泡沫塑料上用來製作機械手臂的皮膚,可以摘下來再用來製作能在粗糙表面上翻滾的「火星漫遊者」機器人。」

這位耶魯大學的科學家還說,「有了機器皮膚,從氣球到皺巴巴的紙團,任何東西都有潛力被製成有用途的機器人。

「在設計機器皮膚時,我非常看重多功能性,特別是對於深空探索來說,環境是不可預知的,」她說。「如何為未知的情況做好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為了支持她繼續開展此類研究,卡萊莫-波提基洛最近獲得了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提供的高達200萬美元的資助,這項技術將作為該基金會「研究和創新的新前沿」項目的一部分。

實驗室的下一步計劃將致力於簡化設備,並嘗試藉助使用3D列印組件製作機器人皮膚。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機器人大講堂

(ID:RoboSpeak)

果殼

ID:Guokr42

果殼整天都在科普些啥啊!

嚇得我二維碼都屈光不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打嗝打出屁,燃燒牙結石?龍原來是這樣噴火的!
準備好了嗎?還有兩個小時,《物種日曆2019》正式發售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