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廣西最後一位狀元,寫得一手好字,可惜晚景凄涼

廣西最後一位狀元,寫得一手好字,可惜晚景凄涼

劉福姚於光緒八年(1882年)中舉,七年後考入內閣中書(相當於今之國務院辦公廳)工作,又過三年參加殿試得一甲第一名而為狀元。之後任翰林院修撰、侍講,先後任四省鄉試考官,最後的職務是翰林院秘書郎兼學部圖書局總務總校(相當於今國家圖書館館長)。他為人正直,性剛烈,有強烈的愛國情懷,晚年遷居上海,窮困潦倒,凄涼離世。

劉福姚的元配是臨桂東鄉人,婚後不久病故,續弦的是唐景崧的女兒。劉福姚雖二娶,卻沒有後人。 相關資料記述他在宣統二年(1910年)還受宣統帝委派到湖北、安徽、江西、江蘇四省考察籌備憲政情況。很可能宣統帝時劉福姚已被委以與他所擔負的這些工作相對應的職位。這一方面說明他的維新傾向得到宣統帝重視,另一方面說明在同盟會廣州新軍起義發生、一場大革命即將來臨之時,劉福姚還沒有擺脫立憲改良思維。第二年,1911年即辛亥年初,風雲驟變,清廷岌岌可危,此時的劉福姚應該看清大勢,即使沒有俸祿,也毅然離京不再為清廷謀事。這是他從政道路上最後的抉擇。

他離家赴京十七八年,沒有積蓄,本想回桂林,奈何路費不足。這時他的一位在上海的臨桂老鄉況周頤邀他到上海。況周頤在戊戌變法失敗後就離京到南方謀生,最後居於上海。劉福姚原以為在上海有老鄉照應,自己可賣文(賣字)為生。不料此時定居上海的況周頤已經窮困潦倒,經常無米下鍋,無力接濟。而兵荒亂世,劉福姚賣文幾乎無人相識,結果衣食不濟,不久積弱病篤而亡。

劉福姚的後事由況家簡單操辦死了連棺材都沒有,是用席子裹身草草掩埋的。他的遺物僅有竹席一領。這領竹席是唐景崧從台灣帶回給女兒使用的,這種竹席可以摺疊,大陸沒有。唐景崧是聽從了兩廣總督張之洞的意見從台灣而歸,張之洞答應給唐十萬銀兩,條件是放棄台灣立國;有關資料介紹唐景崧是在日軍攻佔台北後從台灣攜款倉皇而歸。總之,唐景崧回桂林是有錢的,才在桂林府城建五美堂做了寓公,而窮困的劉福姚從未向這位老丈人要過一兩銀子。

劉福姚出生那一年,清軍攻破南京,太平天國滅亡。他的求學、應試、當官的一生遭遇接連的國恥,這對他有關民生、社會、國家的認識產生極大的影響,他接受維新改良思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就在這個辛亥年,一場推翻封建專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大革命正在醞釀,可惜他雖聽到武昌起義的槍響,但未能看到歷史翻開的新的一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孔見 的精彩文章:

今日寒露,共聽秋聲!
今天,用書法為祖國慶生!

TAG:書法孔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