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券商資管規模連續7個月下滑 降至14萬億元

券商資管規模連續7個月下滑 降至14萬億元

來源:證券日報

今年以來,資管新規的落地進一步引導資產管理行業回歸本源,券商資管業務也不例外。

截至目前,券商資管業務去通道效果顯成效,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證券公司資管產品規模已連續七個月下滑。截至8月末,證券公司資管業務管理資產規模已由年初的16.57萬億元降至14.22萬億元,年內券商資管產品規模已下降2.35萬億。

對此,專家認為,未來券商資管業務將進入一個回歸主動管理並由資金、資產和產品等綜合驅動的「長周期」發展階段。「大資管」將成為券商轉型串聯各業務板塊的重心。另外,從券商資管業務的發展來看,券商資管行業集中度降低為更多市場參與者帶來了空間。

8月份資管新產品規模

券商佔比下滑至56%

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了2018年8月份《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管產品備案月報》。數據顯示8月份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共備案667隻產品,設立規模1120.96億元,較7月份增加516.9億元,增長85.57%,單月增速較快。

證券公司及子公司備案338隻,設立規模627.42億元,佔比55.97%;基金公司及子公司、期貨公司及子公司共佔比44.03%,資管產品新設規模中券商規模雖有所下滑,但仍以券商為主。

另外,從資產存續規模來看,截至2018年8月底,證券公司資管業務、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專戶業務、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管理資產規模合計24.83萬億元(不含社保基金、企業年金),較7月底減少5020億元,減幅1.98%。

其中,證券公司資管業務管理資產規模降至14.22萬億元。《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券商資管業務管理資產規模已連續七個月下滑。

回歸主動管理將成為券商

「長周期」發展階段

自資管新規發布至今,券商資管業務的轉型持續不斷。東興證券非銀團隊認為,目前券商資管業務存量資金以機構為主導,但未來券商資管業務增量資金將來自個人與企業客戶。在摒棄通道業務的歷史背景下,回歸主動管理將成為券商資管行業下一個「長周期」的發展階段:由個人和企業客戶驅動的資金端增量、由ABS業務驅動的資產端投行化、由FOF驅動的產品端發展潛力將會成為券商資管的長期看點。

另外,對於券商資管業務發展趨勢,東興證券非銀團隊認為,券商資管行業集中度上升有限,這為中小券商的精品資管戰略提供可能性。

事實上,券商資管、公募基金和銀行理財之間一直有著同業競爭的關係。9月28日,銀保監會公布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理財新規」),這標誌著市場期盼已久的銀行理財新規的正式落地。理財新規規定,公募和私募理財均可以投資非標,但需滿足期限匹配和限額管理兩大原則,理財投資資管產品僅可以一層嵌套。

對於此次理財新規相關的市場變化,海通證券(港股06837)固收團隊認為,理財未來發展的一大問題就是面臨公募基金、券商資管等同業的競爭壓力,目前理財的監管要求相對嚴格。無論是資管新規還是理財新規,均要求投資非標不能期限錯配,非標資產期限一般較長,但負債端長期限理財產品發行難度較大,因此期限匹配要求是對非標配置的較大約束,非標需求仍趨萎縮,而非標資產期限或趨短期化。

另外,證監會對券商資管投資非標的比例和集中度進行約束,此次理財新規堅持對非標進行限額和集中度管理,信託投資非標也有比例限制,銀信通道監管仍嚴,非標也難有較大增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LOL10.10前瞻:大跌之下主線在哪裡?
寬凳科技劉駿:2020年實現自動駕駛車型商業化量產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