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贊助 FE 車隊,收購日產動力電池業務……一家能源公司的「出格」挑戰

贊助 FE 車隊,收購日產動力電池業務……一家能源公司的「出格」挑戰

「現階段電動汽車的問題終究是一個能源問題。」

十月初,英國銀石賽道旁,電動方程式錦標賽(Formula E)創始車隊之一的維珍車隊發布了第五賽季全新電動方程式賽車,只是這一次一切都是全新的——全新的賽季、全新的車手、全新標準的賽車以及新的名字——遠景維珍車隊(Envision Virgin Racing)。

遠景,正是這家來自中國的數字能源與物聯網公司。今年 4 月,中國遠景集團宣布入主維珍車隊,而本次在能效日(Energy Efficiency Day)的發布會也是全新命名的車隊首次進行整體亮相。

遠景集團創始人兼 CEO 張雷與兩位車手 Sam Bird 和 Robin Frijns ,為遠景維珍車隊全新賽車揭幕

作為一家非汽車製造商加入日漸激烈的 Formula E 的競爭之中來,遠景正是想讓更多人看到他們蘊藏著的更大的野心。遠景集團創始人兼 CEO 張雷說:「藉助這個日益興盛並得到全球矚目的賽事,全方位展示我們的清潔能源科技,並分享遠景在創新科技、設計美學和智能出行領域的創新熱情。」

在遠景看來,入主 FE 車隊只是一小步,遠景更大的野心則源自於張雷的另一句話——「現階段電動汽車的問題終究是一個能源問題。」


捏雪球與滾雪球

「未來的能源將逐漸進入一個『碎片化』的時代」張雷說,「從過去的集中式能源形態轉變為更加分散的能源布點,未來將是一個由數十億計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儲能、用能設備構成起來的碎片化系統。一旦把這些問題解決了,電動汽車的問題也許就同樣迎刃而解。」

能源行業也似乎開始往另一個新的版本進化。這一邊,特斯拉不僅製造純電動汽車,還生產能夠光伏發電及儲能產品,由 Powerwall、Powerpack 和 Solar Roof 等組成了一個獨特的完整能源解決方案讓讓特斯拉向一家垂直一體化的能源公司邁進。另一邊,遠景也希望從「能源的源頭」開始下沉,切入到能源系統中來,兩者彷彿是殊途同歸。

起步於智能風機製造的遠景集團,實現了國內風機裝機增量的第二位之後,開始陸續在物聯網平台、光伏、儲能及充電領域布局。在 2016 年推出了能源物聯?平台「EnOS 系統」,希望通過連接和管理數以億計的太陽能板、 風機、儲能、用電終端,讓每個家庭、社區、甚?至每個城市的各類能源設備協同運?,實現對負荷的精準監測和管理,利用系統柔性來實現供需匹配。       

於是在這之後,遠景的種種舉動似乎顯得越來越「出格」。從遠景涉足光伏領域開始接連收購與投資布局:

收購歐洲第二大可再生能源管理軟體公司 BazeField

戰略投資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充電網路公司 ChargePoint

投資智能電網大數據技術企業 Autogrid

投資的歐洲最?儲能公司 Sonnen

Sonnen 曾是歐洲地區 Tesla 儲能產品 Powerwall 的最大勁敵,遠景提供給他們 EnOS 物聯網平台,讓他們將自身的 SonnenCharger(可以通用的家用充電樁)和儲能系統與清潔能源進?了連接,供用戶使用。這樣說來其實遠景也間接的與特斯拉有了競爭關係。

只是最勁爆的收購在今年 8 月,遠景集團宣布將控股日產汽車旗下電動電池業務和生產基地(AESC)。遠景將同時收購日本電氣旗下的電池電極生產業務公司 NEC Energy Devices, Ltd. 的全部股權,收購完成後,日產將擁有新公司 20% 的股權。

除了為儲能做準備,在張雷構想的「碎片世界」中,電動汽車是最為重要的主角之一。張雷首先找來了威馬深度合作,遠景利用能源物聯網平台 EnOS 在中國部署的智能樓宇與儲能解決方案,實現與智能的充電網路布局、管理與規劃,正在搭建一個面向全行業的充電服務網路。這也將成為威馬汽車的智能充電服務合作網路,而張雷也透露未來會和更多的新能源汽車廠商共同合作。

「上千萬輛的電動汽車,就是一個移動的能源站,關鍵看你未來如何利用。」張雷說。未來遠景還有更多想像空間,甚至是改變電動汽車能源響應模式,讓電動汽車參與到能源的調配之中。

從發電端的風能、光能到用電端充電網路,再到儲能設備,遠景似乎是通過投資和布局完成了這樣一系列的新能源與物聯網體系搭建。「框架逐漸搭好了」張雷說,「這個雪球已經滾的越來越好,未來 3-5 年你會看到它會滾的越來越快。」


滾動的突破點——「智慧城市」

與美國歐洲獨棟式的能源解決方案不同的是,中國的電網分布與家庭住宅構成形式有著極大的不同。這也造就了遠景的一個獨特落地路徑:從城市到樓宇再到更加細分的個人家庭領域。

遠景手中這個雪球滾動的突破點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做的人很多,但是需要有強大的洞察力。」張雷說。而能源和物聯網的結合也許正是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口。

電動汽車在 2017 年創下新的全球銷售記錄:突破 100 萬輛。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將會對電力系統造成非常大的衝擊。而智慧城市的「微電網」、碎片化能源調度、構建綠色的充電網路等等將成為未來解決這一問題的全新方式,而從這個角度看,蔚來汽車、上汽推出的「充電服務」也正是另一種獨特的「能源調度」。

據張雷透露,目前遠景除了有的 EnOS智能物聯操作系統、智能風機和風場、阿波羅光伏,「樓宇智能大腦」等領域的產品和技術服務,遠景即將在新加坡和挪威等地先落地有關能源的「智慧城市」新項目,與此同時在上海臨港落地智慧園區的能源解決方案,「更詳細的信息將很快公布,相信會改變大家的看法。」張雷說。

電動汽車爆發之後的連鎖反應即將導致的能源結構的新一輪變革,但這究竟是電動汽車的將要面臨「崩塌」的危險,還是潛伏在地表之下將要崛起的另一個「山頭」?我們看到的是提前押注和搶佔這座「山頭」的,是電動汽車公司和能源公司的殊途同歸。

只是現在,能源物聯網、智慧城市將推動這些變化更快速地到來,而商業世界的機會也正蘊含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資料庫市場迎來拐點了么?這家公司想用開源方式重塑一套底層建築
聊聊 OPPO Find X:用屏佔比最高和充電最快的手機玩遊戲是什麼體驗?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