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蕭何為西漢奠定的基礎, 不得不承認漢初三傑的名號不是蓋的
原標題:看了蕭何為西漢奠定的基礎, 不得不承認漢初三傑的名號不是蓋的
漢初有三傑:蕭何,韓信,張良。韓信自不必說,堪稱戰神,為劉邦攻城略地功不可沒。張良更是以足智多謀而聞名於世,為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而蕭何作為一個文臣,更多的是做的幕後的、不容易出彩的事情,不像韓信、張良那樣充滿傳奇性和故事性。但蕭何作為大漢開國首相,功勞也是非常之大。
蕭何的功勞,是長遠的,可以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下面我們來看看蕭何究竟為西漢做了哪些事情,讓後世如此推崇他,將他列為初漢三傑之一。
一、不貪金銀,眼光長遠。
當年劉邦在各路諸侯中率先攻入秦國國都咸陽,面對秦國留下的豐厚財務,無論是劉邦還是眾將士幾乎都是控制不住自己而沉迷於享受玩樂之中。唯有蕭何不為所動,勸諫劉邦放眼天下為長久計,主動搜集秦朝律令、戶籍、田地、圖書等各種資料。這些非金非銀的圖冊,為西漢法律和各項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礎。
二、為劉邦追回韓信。
蕭何向劉邦舉薦韓信,劉邦不以為意,韓信心生不滿而出走,蕭何得知韓信走了來不及和劉邦打招呼就快馬加鞭去追他,上演了一出「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佳話。三天後蕭何帶著韓信風塵僕僕回營,向劉邦備陳緣由,劉邦才開始真正重用韓信。如果不是蕭何對韓信的極力推薦和挽留,劉邦陣營就得不到韓信的幫助而多了一個勁敵,劉邦也就很難有後來的勝利。
三、心繫天下,一心為漢。
劉邦取得天下後對跟隨自己的兄弟進行封賞。在劉邦眼裡,蕭何的功勞在諸位大臣之首,獲得的封地也是最多的。很多人就對此有意見了,尤其是那些武將們。他們覺得自己在戰場上拿命廝殺,功勞怎麼還敵不過一個拿筆的。他們找到劉邦討說法。
劉邦打了一個比方,在打獵的時候,獵狗是衝鋒陷陣跑在最前面的,獵物都是獵狗追逐回來的。但是,發布命令做出決斷的卻是獵人。劉邦告訴眾將領,你們的功勞猶如獵狗,而蕭何的功勞則如同獵人。而且,蕭何帶著一家十幾口人一直追隨我四處征伐多年,對我忠心耿耿從無二心和埋怨。眾將聽後,不得不服。
四、不因私信而埋沒人才。
在蕭何病重卧床奄奄一息之時,漢惠帝親自來到丞相蕭何的病榻前,問計蕭何,你之後,何人可擔丞相之職?蕭何說,作為皇帝,陛下應該最了解自己的臣子。漢惠帝說,我看曹參這人能力不錯,可以做丞相,你覺得呢?雖然蕭何和曹參平日里的關係並不怎麼融洽,不過仍然回答漢惠帝說,你用曹參做丞相,那我死也沒有什麼遺憾了,豪不掩飾自己對曹參繼任丞相的認可。


※二戰後處理戰俘最狠的國家, 虐待被政府讚揚, 死前還得自己挖墳
※歷史上最能打仗的皇帝, 朱元璋只能排倒數!
TAG:軼聞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