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父母這些行為,會讓自卑根深蒂固的扎進孩子心裡,別怪長大會疏遠

父母這些行為,會讓自卑根深蒂固的扎進孩子心裡,別怪長大會疏遠

我們都知道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為這不僅關係到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還關係到孩子日後踏入社會中的為人處事,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首先沒有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反而對孩子的要求極高,每天對孩子指手畫腳,要不然就是一味的按照對比的原則,抨擊自家的孩子,想著借刺激自己的孩子而讓孩子有所改變,殊不知這樣的行為不僅起不到任何效果,反而才是真正的雪上加霜,讓孩子陷入一種極度自卑的狀態。菲菲在教育自家孩子的時候就是這樣,每每等孩子的成績出來之後,如果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盡如人意,那麼菲菲就開始一味的抨擊孩子:「明明花著一樣的錢,該報的補習班也給你報了,你看看人家XX,再看看你,真的榆木腦袋」,孩子聽菲菲這種語言上的傷害可不是一次兩次了,而菲菲自然覺得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方面沒有任何問題,可隨著孩子的年齡逐漸增長,以至於孩子現在踏上社會之後,明明在工作中表現的很優秀,可還是覺得自己很自卑,時常在他人面前抬不起頭。其實看到這裡,我們想說孩子之所以會產生自卑的心裡,都是來源於他所在的原生家庭所造成的,而且有很多的案例表明,孩子成年之後的行為舉止以及性格的養成,與孩子自身的原生家庭是分不開的,比如,如果父母在孩子幼年時期有以下幾種行為,那麼可能年幼的時候無所謂,但時間長了,這些傷害一次次的積累之後,那麼成年後,孩子的骨子中依然會殘留著無法磨滅的自卑感,所以如果真的是為了孩子好,那麼下面這幾種行為還是少做的好。

1、一味的抨擊批評自家的孩子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有這樣的習慣,尤其是在看到一些有些的孩子的時候,這些父母更是會用語言來攻擊自家的孩子:「你看人家xx多優秀,你要像他多多學習」再不然就是,「我們辛辛苦苦的供你上學,你這成績對得起我們嗎?」其實諸如此類的語言抨擊還有很多,有些父母甚至不惜犧牲自家的孩子,而讓孩子去模仿其他孩子的生活習慣,對於幼年的孩子來說,父母自然不以為然,以為這些語言對於孩子來說只會起到一個激勵的作用,然而並不是,父母如果一味的抨擊用語言暴力傷害自家的孩子,那麼別怪孩子長大之後性格會很孤僻,內心會很自卑。所以如果真的是為了孩子好,這種話盡量還是不要講了,當然身為父母的要知道,孩子隨著對事物的認知的過程中,這段時間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並不是說用語言就可以直接讓孩子變得更好,不妨父母為孩子起到一個好的帶頭作用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可以看看,經常鼓勵孩子的家庭跟經常責備孩子的家庭相比,前者所教育出來的孩子在日後的為人處世方面更為樂觀更為自信,所以父母們在這方面可要注意了。

2、經常在孩子的面前哭窮

有句俗話說的好,男孩要窮養,女孩兒要富養,但是這句話對於現如今的社會,在很多家庭中可是不成立的,有些家庭經濟比較好的,對於在教育女兒的方面,一直給孩子灌輸的思想是家裡比較窮,就連上學的錢也都是親戚之間湊出來的,更別提到了過年能有新衣穿,其實家長可能只是為了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樣才能讓孩子知道父母不容易,能在學校好好上學,但是殊不知,等到孩子大了之後,對於父母的經濟情況有了了解之後,這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種打擊,雖然這種行為在某種目的上,會讓孩子擁有想要成功的迫切心愿,但是也會讓孩子打心底里變得很自卑,畢竟這個孩子可能在上學的過程中,因為窮而受到了不少同學的嘲笑與刺激,那麼即使長大之後在自己工作賺錢之後,也只會買一些便宜的衣服,對於奢侈品更是望而止步,這種自卑感已經深深的烙印在孩子的心中。

所以有些孩子即使在成年之後,也一度想要擺脫自己的原生家庭,因為這種在幼年時期造成的傷害是難以彌補的,所以如果家長們真的是為了孩子好,還是不要用以上兩種方式去束縛孩子了,否則到頭來,自卑吃苦的可是孩子自己。畢竟每一位父母畢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能過得幸福,那麼你呢?你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子說車 的精彩文章:

TAG:元子說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