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閱讀與欣賞 成語常識:「有眼不識泰山」來源於哪裡?

閱讀與欣賞 成語常識:「有眼不識泰山」來源於哪裡?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撰稿 |鄧家琪播講 | 傅華

本專欄音頻資源來源於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曾經非常知名的欄目《閱讀與欣賞》。暫時沒有與音頻對應的文字資源,以下文字,僅為大家欣賞和理解提供參考。

成語釋義

比喻自己的見識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認不出來。是一種比較恭敬的說法,這樣說可以讓別人對你的印象更好。

成語故事

俗話「有眼不識泰山」中的泰山可不是山東的那個泰山,這裡還有一段小故事。

木匠的祖師爺是魯班,手藝巧奪天工,非常高明。傳說他曾用木頭做成飛鳥,在天上飛三天三夜都不下來。可就是這樣一位高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魯班招了很多徒弟,為了維護班門的聲譽,他定期會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個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來了一段時間,手藝也沒有什麼長進,於是魯班將他掃地出門。幾年以後,魯班在街上閑逛,忽然發現許多做工精良的傢具,做得惟妙惟肖,很受人們歡迎。魯班想這人是誰啊,這麼厲害,有人在一旁告訴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魯班不由感慨地說:「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成語「有眼不識泰山」,與它相近的成語有有眼無珠,但兩者的用法有差別。打個比方來說,形容人不聰明,可以這麼說:你真是笨啊,意思是你腦筋不是很靈活;可是如果說:你笨得像頭豬,那麼笨的程度就很厲害了,還有非常生氣的感情含在裡面。

另一則傳說則沒有顧及魯班的聲譽,其梗概是這樣的:魯班婚後十年,一直在外做工,和他名叫泰山的兒子從沒有見過面。泰山長大之後便去尋找父親。一日,魯班給一大廟堂上樑,圍觀者對其超人技藝讚歎不絕。突然一手拿雨傘,背著包袱的過路少年說道:「好是好,只是上得有點兒高。」魯班循聲看去,少年眉清目秀,氣度不凡,心中暗暗吃驚,覺得這少年定會超過自己,不由一陣嫉妒,隨手抄起一個木棍子擲去,正中少年頭部,少年當即死去。

不久,魯班回家探親,夫妻團聚,妻子問他有沒有見到兒子泰山?不說不要緊,一提到這事,魯班便想起了那個被自己砸死的孩子。於是他便把那少年的事說了一遍。兩人核對相貌特徵之後,魯班才知那少年便是自己的兒子泰山,只能嘆道:「唉!我有眼不識泰山!這眼瞎留著還有什麼用呢!」說完,當即挖去左眼。從此魯班用一隻眼乾活,再也不嫉妒保守。後來的木匠為紀念他,在檢查木料曲直時總是閉起一隻眼看,併流傳至今。

直到今天,「有眼不識泰山」還是一句流行語。這句話中的「泰山」也不是指名山泰山。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閱讀與欣賞 其事何長,其言何簡 介紹杜甫《石壕吏》
要說古人不懂幽默,這些對聯怎麼解釋?

TAG:古詩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