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首宰相詩詞,誰的才華更勝一籌?

十首宰相詩詞,誰的才華更勝一籌?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古人云: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古時,做官的人都通文墨,

有的人詩詞文賦還十分出眾呢?

今天,隱娘介紹十首宰相詩詞,

看看誰的才華更勝一籌呢?

張九齡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張九齡是開元年間的宰相,有「賢相」之稱。張九齡舉止優雅,氣度不凡,深得唐玄宗的喜愛。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面對宰相推薦人選,總要問一句:有九齡的風度嗎?可見當時之人對張九齡的仰慕與崇敬。

這首《望月懷遠》是張九齡的名作,詩人望月懷人,徹底未眠,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一片深情,語言渾然天成,細膩情深,感人至深。

《同賦山居七夕》

唐·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開粉席,雲岫敞針樓。

石類支機影,池似泛槎流。

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李嶠是唐代詩人,在武后、中宗年間,三次被拜為宰相,備受重視。李嶠生性節儉,曾拒絕了武則天曾賞賜的綉羅帳。唐玄宗十分欣賞李嶠的才華,曾稱讚他說:李嶠真才子也!

這首詩是李嶠在七夕節時應景而作。詩作語言工整明麗,別具一格。

李紳

《憫農二首》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紳是唐武宗時的宰相,後歷任中書侍郎、尚書右僕射、淮南節度使等職,會昌六年(846年)在揚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贈太尉,謚號「文肅」。

李紳的詩作,語言通俗、質樸,這兩首《憫農》詩也因為音節和諧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誦,故而長期在人民中流傳,成為幼兒婦孺皆會背誦的古詩。

元稹

《遣悲懷三首·其三》

唐·元稹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曾在唐穆宗時官至宰相。元稹聰明機智過人,少時即有才名,但是元稹在政治上並不得意,雖然一度官至宰相,卻在覬覦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貶往外地。

元稹其詩辭言淺意哀,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這首《遣悲懷》是元稹寫給其妻的悼亡詩,言辭懇切,纏綿哀痛,千百年來,感動了無數後世的讀者。

寇準

《書河上亭壁》

宋·寇準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

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寇準是北宋政治家,曾在宋真宗朝任宰相一職。寇準為人剛直,曾多次直諫,景德元年(1004年),與參知政事畢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

寇準善詩能文,其七絕詩尤有韻味。這首《書河上亭壁》的詩是寇準在貶謫時所作。

詩中構出一個令人愁怨的氣氛,描寫出令人愁怨的場景,隱括詩人的心情,顯得含蓄深致。自然之景與人的感慨緊緊結合,詩境詩意都得到了全面地發揮。

晏殊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是宋仁宗時的宰相,有「太平宰相」之稱。晏殊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歷任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

宋仁宗非常信任晏殊,晏殊做宰相兼樞密使,女婿富弼做樞密副使。於是晏殊請求辭去所兼的樞密使職務,皇上也不允許。

這首《浣溪沙》是感慨抒懷之作。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歷來為人稱道。

司馬光

《客中初夏》

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司馬光在宋哲宗時,被拜為宰相。他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他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司馬光的詩文平淡閑遠,抒發真性情、真自我的詩歌。這首《客中初夏》通過對於初夏時節的景色,尤其是對於柳絮和葵花的之間的對比,暗含了對於詩人自己政治抱負的描寫即決不在政治上投機取巧,隨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樣對於皇帝忠心不二。

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懷古》

宋·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王安石在宋神宗時被任命為宰相,主持變法事宜。王安石曾兩度拜相,又兩度罷相。變法失敗後,王安石退居江寧。

王安石在文學上有突出的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其詩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

這首《桂枝香》是王安石懷古的名作。此詞通過對金陵(今江蘇南京)景物的讚美和歷史興亡的感喟,寄託了作者對當時朝政的擔憂和對國家政治大事的關心。

蘇轍

《逍遙堂會宿二首》

宋·蘇轍

其一

逍遙堂後千尋木,長送中宵風雨聲。

誤喜對床尋舊約,不知漂泊在彭城。

其二

秋來東閣涼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風吹松竹雨凄凄。

蘇轍曾在宋哲宗時被拜為宰相。曾任右司諫、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職。

這組詩抒寫兄弟之情。第一首以故作輕鬆的筆調,抒發了極其悲涼的感情。第二首是抒別情詩,詩人與兄長蘇軾別離後,為驅散憂愁,喝得大醉,困卧不起。這組詩質樸自然,不事雕琢,清幽冷峻,一唱三嘆,頗能體現蘇轍的詩風。

文天祥

《過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是南宋狀元,愛國詩人。南宋恭帝時,曾任宰相一職。南宋為元所滅,文天祥大義凜然,至死不屈,英勇就義。

這首《過零丁洋》是文天祥的傳世名作。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捨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閱讀與欣賞 詩國樂聲 介紹幾首唐詩的音樂描寫
儒家、道家、墨家的人生價值觀!懂了它,就懂了中國文化!

TAG:古詩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