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8月從美國進口石油量削減至零,油市或將進入一個敏感臨界點

中國8月從美國進口石油量削減至零,油市或將進入一個敏感臨界點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10月5日公布的8月外貿數據顯示(該機構比美國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數據要早幾周 ),中國8月進口美國原油量已經削減至零,之前,中國一直是美國原油最大的買家之一,於今年7月下降到第二位,位於加拿大之後。不僅於此,7月份,美國出口到中國的液化天然氣也已經降至一年以來最低值,且預計將進一步下降。

正如湯森路透Eikon的船隻追蹤圖和EIA公布的數據圖顯示,自8月以來,沒有任何油輪從美國裝運石油並駛往中國。從整體數據看,美國8月原油出口降至174.9萬桶/日,較7月的213.9萬桶/日大幅減少。

對此,彭博社指出,當前美國石油能否重新進入中國市場仍然不明朗。美國石油生產商,尤其是那些在西德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二疊紀盆地經營的石油生產商,可能會越來越感受到因美國當局錯誤的經濟舉措致失去中國市場所帶來的痛苦,由於當地需求趨於飽和,他們開始越來越多地降價尋求海外市場供應。

另一面,也有分析認為,在美國重新對伊朗石油實施制裁後,伊朗的石油出口並不會完全停止,比如,印度石油部長在本周一表示,印度的兩家公司(伊朗石油的大買家)已訂購了11月的伊朗桶裝石油。

稍早前,美國官員表示,美國可能正在考慮放棄對伊朗石油的限制,這就意味著,美國對伊石油出口的制裁出現鬆動跡象,同時,據說沙特也將會填補伊朗供應缺口。隨即,油價連跌三日,本周一度失守84美元關口,目前,布倫特原油收復部分失地重回 84美元上方,報價84.88美元/桶。

與此同時,英國《金融時報》也在本周二(10月9日)發布消息稱,歐盟各國財長將嘗試說服美國政府不要將伊朗排除在國際支付系統SWIFT之外,此前,美國當局曾表示,若SWIFT支付系統繼續與伊朗銀行合作,可能會對SWIFT採取懲罰措施。

圖片來源The Kiev Times

據路透船運數據顯示,中國現在是伊朗石油的第一大買家,伊朗每天出口的石油約25%運往中國,今年1-8月份中國進口伊朗原油量整體走高,且相比去年同期進口量平均保持16%增長率,就中國市場而言, 伊朗不是中國最主要的進口來源國,據海關數據顯示,中國進口伊朗原油比重僅佔到海運進口量的6%左右。可見,就算美國在11月對伊朗石油制裁對中國原油進口影響並不大。

另據印度石油領域消息人士此前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儘管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但印度不應輕而易舉地屈服於美國的要求,迫使自己為了進口石油支付更高的價格,印度不打算放棄從伊朗購買石油,因為後者提出了低廉的運價和長期貸款。目前,韓國從7月開始已經停止進口伊朗原油,其國內油價已經連續14周上漲。據印度石油天然氣部數據,伊朗7月成為印度第二大石油供應國,僅次於伊拉克,超過了沙特。

對於石油市場來說,這意味著接下去的幾個月原油市場將難以平靜,對此,美國財經媒體CNBC援引分析師的觀點認為,考慮到,伊朗的貨幣和金融市場目前已經在崩潰中,所以,伊朗的反應可能不會是溫和的,比如,伊朗方面在數周前強硬回應稱,「如果伊朗不能出口石油,那將意味著整個海灣地區的石油都不能出口......等著瞧吧!我們會讓石油無法從霍爾木茲海峽運出去。」

而對沙特宣稱在石油供應方面能替代伊朗,伊朗石油部長也在本周二(9日)回應稱,「這一說法毫無意義,沙特當局的言論或許可以滿足美國,但除此外沒人會相信」,他進一步表示,「未來幾個月預計將出現嚴重的石油短缺」,據路透援引Refinitive Eikon的數據顯示,10月第一周,伊朗石油出口再次跌至110萬桶/日。

這就意味著,油價或將再次進入一個敏感臨界點,同時,IEA署長Birol也在今天剛剛警告:石油市場正在步入「紅色地帶」,油市會非常緊俏,昂貴能源的時代已經重返。

美銀美林在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對伊朗石油的制裁、美國頁岩油瓶頸、委內瑞拉石油產量下降以及全球需求增加都會給油價帶來上行風險。非洲最大的原油生產國奈及利亞央行也認為,今年原油價格跌至每桶80美元以下的機率不大。(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全球15個城市高房價龐氏騙局或將崩塌,炒房客都找不到接盤俠?
中俄印或將向美元黃金權說不後,外媒熱猜中國究竟存有多少黃金?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