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立下規矩不準太監干政,結果卻沒效果,問題出在這四點

朱元璋立下規矩不準太監干政,結果卻沒效果,問題出在這四點

眾所周知,明朝是太監專權現象最嚴重的朝代,史學家黃宗羲甚至說:「閹宦之禍,歷漢唐宋相尋無已,然未有若明之為烈也」。然而,早在明朝初期,朱元璋就對太監設下了重重限制。

朱元璋平定天下後,有感於漢唐二朝太監專權的禍事,就在皇宮門口樹立了一塊三尺高的鐵牌,上面刻著十一個大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意思很明顯,就是立下規矩,用來警示子孫後代。朱棣遷都北京後,也把這塊鐵牌搬了過來。

除了定下大規矩外,朱元璋還對太監設下許多小規矩,比如在《欽定皇明祖訓》里規定「不許宦官讀書識字」。但是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時期,這個規矩不僅被破壞,還專門設立了內書房,幫助小太監讀書識字,不僅沒有大臣提出異議,還有大學士親自跑過去當老師。

既然朱元璋對太監設下了重重限制,為什麼太監依然猖獗了兩百年,主要在於這四點。

1.太監在司法上掌握了廠衛之權。明朝是特務機構最健全的朝代,錦衣衛、東廠、西廠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其權力凌駕於三法司之上,可以直接逮捕、關押、審判朝廷官員,而這些機構都掌握在太監手中。

2.太監在政治上掌握了批紅之權。朝廷大事一般先由內閣用藍筆「票擬」進呈,然後再由皇帝用硃筆「批紅」批准。可是到了中後期,明朝皇帝大多怠於政事,「批紅」之權就落在了太監之手,導致內閣也不得不看太監的臉色。

3.太監在軍事上掌握了監軍之權。朱棣時期,太監的監軍之權只是臨時的,到了明英宗朱祁鎮時期,全國軍事重鎮都設置了「鎮守太監」。更讓人吃驚的是,李自成圍攻北京之時,崇禎還組織了四萬太監,時稱「凈軍」,可惜一觸即潰,紛紛投降。

4.太監在經濟上掌握了監稅監礦之權。萬曆之後,太監被派往全國,監管稅收、食鹽、採礦、採辦等重要經濟事項,幾乎掌握了明朝的經濟命脈。除此之外,太監還大肆侵佔良田,而且不需納稅,比如谷大用一人在京畿就有良田萬頃。

既然如此,明朝皇帝為什麼還要用太監?因為文官集團過於強大,動不動就集體跪在宮門外,崇禎臨死前說,「朕非亡國之君,然諸臣皆亡國之臣也」,由此可見一斑。因此,明朝皇帝不得不用太監來限制和平衡文官集團,畢竟沒有幾個人能像朱元璋那樣,不服就砍腦袋。

參考文獻:《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也有文字獄,山東知州寫「錯」一字,被朱元璋下令「斬」
朱元璋想恢復人口,劉伯溫提出一個方法,古代男女苦不堪言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