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楞嚴經 第五卷 第十三講

楞嚴經 第五卷 第十三講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阿難言:此結無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假使說你嫌六結不成,喜歡成一個。復云何得,怎麼樣才能辦得到?阿難言:此結無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這是自己悟得解結的含義了。這一條巾已經成了六個結,六個結各個不同,六結各異。願一巾,還願恢復原來的一巾,云何得?怎麼樣能恢復原來的一巾。佛問阿難,阿難答覆說這六個結若是存在的話,他們各有各的定位,從頭開始,一結、二結、三結、四結、五結、六結,各有各的定位;把六結叫成一結,一結叫成六結,這是不可以的,這是混亂了。假使把六個作一,那就互相爭了,就不可以。本來就是一條巾,把它結成六個結,那六個結各個有各個的名字。若把這個都解開了,都沒有了,一也不成立了,一結也不存在了。

【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

所以佛說六解一亡,六解一亡也如是。這個形容什麼的?形容我們的六根。今是比喻,如我們眼根跟耳根能混淆嗎?眼睛不能聽,耳朵不能看,形容這個六結不能夠混亂,各是各。說:六結不要了,只存一個。一亦不成。這是一個比方的意思。

【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

你無始的心,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前頭那一段文,就從後頭有法的。不像以前一句法一句譬喻,譬喻完了就說法。這個前頭一段經文全是喻,現在開始合法。佛跟阿難說由汝(你)無始以來把本心失掉了,心性狂亂,所以才成前頭六結。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這就合前頭那個法。我們從真而起妄的時候,我剛才跟大家說「一念不覺生三細」,這個時候還在一心之中,沒有相,光是心裡頭的境界相。心裡頭的境界相是三相一相,業相、轉相、現相,這三相是內心的。但是一發到執取、起業、計名字就不同了,成了六結不息了,那就不能停息下來了,心性就狂亂了。所以從無始劫來的時候,生三細相,心性狂亂。這個時候你知見妄發愈來愈複雜,發妄又不能停息,勞見發塵,就是從無始已來心性狂亂了。心,本來的清凈心,就是性體的妙明真如性;狂亂就是無明,「一念不覺生三細」,妄念妄動,一念妄動就狂了。前頭不是講演若達多在舍衛國到處喊「我腦殼哪去了」,到處找腦殼,就是這個樣子。一念妄動,像演若達多一樣的,狂了。

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由妄所發的知見,這一下子就愈發愈複雜了。三細相是內心,一心不動,這一發就叫智相。智相什麼意思?要找境界相,對境生心,這就不在心內了。智相,就是九相當中的智相。智相就見境界相,見外邊境界相,向外邊攀緣了。不了解心所現的,把這個妄執心認為外頭是實有,一切境界相是實有的。因此知見妄發,這個發了並不能止息,愈發愈深、愈發愈深,要取境界相。這個心就是妄執心,執心外的境界相。心外的境界相就有能有所,能觀的心就是智(智相),要取所外的境,這一取境妄就加深了,妄上加妄。因為它不斷,它念念相續、念念不斷,所以就說發妄不息;不停,停不下來了,愈發愈深了。勞見發塵,這攀緣境界相了。因為這個勞相轉深了就執著取相,取相就是執著相,就給相有安名字,執取相、計名字相,就是我執了。有我就有他,有他就有法,這就是妄見我、我所,我相、我所相。發現塵勞,發塵的時候就成了一切世間相,這個時候身、心、世界,有身心、有世界分開了。業轉現三相在前沒分,沒世界,就是一相而已。

相關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楞嚴經 第五卷 第三講
南懷瑾老師:眾生都被十種業障纏縛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