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算盤:給氣候變化算經濟帳

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算盤:給氣候變化算經濟帳

  來源:中國科學報


  10月8日,剛剛出爐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在美國耶魯大學召開記者會時批評特朗普政府,直言其懷疑氣候變化學說是「愚蠢」的。


  縱觀諾德豪斯的學術生涯,他有多次「怒懟」他人的經歷。40餘年前,一次質疑讓已經享譽經濟學界的諾德豪斯首次同氣候變化問題結緣,並開創了氣候變化經濟學這一學科。

  如今,他的研究為全世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標誌性成果,並為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據。


  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廖華認為,在氣候變化經濟學還是一個「冷門」「偏門」,甚至「不太入流」的研究領域時,諾德豪斯能從自己擅長的「主流」宏觀經濟領域轉行,充分反映了他的遠見卓識和勇氣定力。


  應對氣候變化很「划算」


  氣候變化應該如何應對?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很多人認為不需要投入資金和人力去應對。但是諾德豪斯的模型研究結果表明,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大,採取措施很「划算」。

  早在上世紀70年代,諾德豪斯就開創了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IAM)研究,他本人也因此被譽為「氣候變化經濟學之父」。隨後他又創立了動態綜合氣候經濟模型(DICE模型),並和他的中國學生楊自力進一步發展了多區域綜合的氣候經濟模型(RICE模型)。


  廖華表示,他們1996年發表在《美國經濟評論》上的RICE模型論文,在部分程度上構築了2005年《巴黎協定》中關於自主貢獻機制的科學基礎。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諾德豪斯用經濟學方法評價如何應對氣候變化,開發了第一代綜合評估模型,其後被許多學者引用借鑒並不斷拓展其模型。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其研究成果對全球氣候變化談判和應對氣候變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氣候變化經濟學的目的就是支持政策制定。」姜克雋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張瑩表示,用經濟視角考慮氣候變化問題,本質上就是對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成本和收益進行權衡,如果收益大,就應該立刻行動。

  「諾德豪斯的開創性工作對《巴黎協定》中設定的兩攝氏度溫升目標、IPCC報告,乃至全球氣候治理都起到了基礎性支撐作用。」廖華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說。


  「爭議」中前行


  在轉向氣候變化問題之前,諾德豪斯已經憑藉其在宏觀經濟學中的諸多開創性貢獻享譽經濟學界。


  例如,他在1972年最早提出國民生產凈值(NNP)概念,納入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損失,顛覆了人們衡量福利和財富的視角。


  轉折點出現在1972年。當時,羅馬俱樂部發布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增長的極限》研究報告,認為人類不可抑制的增長將給地球和人類帶來毀滅性災難。

  這份報告一經發布立刻引起了爆炸性的反響,但在邏輯思路、數據處理、經驗證據等方面存在諸多不嚴謹之處。


  為此,諾德豪斯寫了一篇措辭嚴厲、有理有據的質疑文章。正是從那時起,諾德豪斯將其研究重心轉移到了能源與氣候變化問題上。


  2006年,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英國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發布了著名的《斯特恩報告》,指出不斷加劇的溫室效應將會嚴重影響全球經濟發展,其程度不亞於世界大戰和經濟大蕭條。


  這份報告中多次引用諾德豪斯的研究。但是,諾德豪斯認為其中存在諸多爭議,因此再次提筆質疑。這在當時被稱為諾斯之爭。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高宇寧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這一爭論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為是氣候變化經濟學從一個正在發展的學科逐漸走向成熟學科的標誌性事件。


  實際上,諾德豪斯本人的許多觀點也有爭議,例如徵收碳稅、對化石能源燃燒的對象數量進行控制等觀點不被很多自由派學者所認可;另一方面,他不主張不惜一切代價減排,這也不被一些激進的環境研究學者認可。


  高宇寧認為,諾德豪斯秉持了科學客觀公正的態度,其專業學者的風骨得到大家的尊敬。


  中國研究獨樹一幟


  對於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同氣候變化有關,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既高興又激動」。秦大河長期參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評估報告的編寫。他表示,雖然氣候變化經濟學興起時間不長,但是在國內有一批中青年科學家做得非常好,且獨樹一幟,形成了一支優秀的隊伍。


  氣候變化經濟學為什麼重要?在秦大河看來,氣候變化不僅僅是自然科學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其影響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模式,乃至政治決策,因此各國政府與聯合國都非常重視。


  「必須把自然科學與經濟社會緊密聯繫到一起,才能夠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的17個目標,實現中國經濟社會的轉型和生態文明建設。欣慰的是,我們的方向及路徑是正確的。」秦大河呼籲,應該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讓科學家全神貫注在交叉學科方面出成績。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庄貴陽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為起點,氣候問題正式進入國際討論的中心,因此國際氣候變化經濟學還是處於萌芽和完善構建階段。


  姜克雋則表示,國內很多學者都在用經濟學的方法對氣候變化進行評估,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國內相關研究已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可以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制定。


  高宇寧則告訴記者,氣候變化經濟學在經濟學領域佔有重要地位,是一門多學科、跨領域的綜合性學科,國際上有大量頂級經濟學家在從事氣候變化的研究工作;在我國也促成了資源、環境、能源、金融、公共政策等不同領域間的專家合作研究。「中國專家在氣候變化談判、碳減排行動等場合越來越積極,可以說是核心力量之一。」高宇寧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則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我們與諾德豪斯的研究『道不同』。」他表示,同西方的研究不同,中國社科院的氣候變化經濟學團隊圍繞尊重和保障每個人的公平權益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更強調公平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中國計劃2030年前著陸探測月球南北極
從單個基因的角度來看 衰老一定是件壞事嗎?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