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正變得「又老又窮」嗎?我們拿什麼對抗衰老?

世界正變得「又老又窮」嗎?我們拿什麼對抗衰老?

  來源:中國科學報


  傳說中的女伯爵伊麗莎白有一個殘酷又神秘的「駐顏秘方」:用少女的鮮血沐浴,或者喝掉。


  這個瘋狂的舉動讓她感覺自己可以永遠年輕貌美,也被冠上了德拉庫拉伯爵夫人(女吸血鬼)的惡名。


  雖然,少女的鮮血不能阻止德拉庫拉伯爵夫人的毀滅,但其背後折射出了人類對衰老的恐懼和憂慮。


  老齡化,正衝擊著全世界。

  聯合國日前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訂版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60歲及以上人口為9.62億人,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21億,2100年則將達到31億人。


  此外,數據顯示,預計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佔總人口的34.9%。


  而且,人類壽命延長加重了全球老年疾病的負擔。


  隨著世界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最不發達國家的老齡人口也會逐漸增加,這加劇了對自然資源和政府公共服務的需求,而這些國家難以承擔這樣的壓力。


  世界真的在走向「又老又窮」嗎?如何保持更年輕的身體和更高質量的老年生活?


  近日,德國、英國和荷蘭聯合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上撰文稱,干預生活方式,包括增加鍛煉、減少食物攝入和抑制肥胖,可以幫助老人保持健康。


  而且,研究顯示改變腸道微生物群、去除衰老細胞,甚至利用年輕人的血液因子以及藥物,都能改善動物模型的晚年健康。


  「動物研究結果顯示,少吃、多運動、保持好心情(情緒對於免疫系統功能至關重要)應該會對健康有益。」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田燁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無法阻止坦然面對


  「人們對人類預期壽命是否有限進行了激烈討論,但都認同老年人生存率和平均預期壽命將繼續增長。」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遺傳、進化和環境學系及德國馬普學會衰老生物學研究所的Linda Partridge在論文中寫道。

  「改善所有年齡的人包括老年人的健康,以及由此而來的預期壽命增加,被視為文明的成就。然而,健康、無疾病的壽命並沒有同樣增速。從2000年到2015年,全球人均預期壽命增加了5年,而健康預期壽命卻只有4.6年。」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分子流行病學家Joris Deelen說。


  但人類壽命的增長並不是由自然選擇形成的。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困擾著老年人口。衰老還會損害人們的感覺、運動和認知功能,從而降低生活質量。


  因此,減少老年病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壓縮發病率)應該是未來文明社會的主要目標。


  發病率的壓縮是可以實現的。動物實驗揭示了衰老的顯著可塑性。田燁提到,衰老是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遺傳因素比較複雜,但環境的可變因素更多。


  研究人員懷疑,環境和生活方式,包括社交網路,可能在健康老齡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最近幾年抗衰老研究領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一些抗衰老手段,比如藥物、年輕血液、去除衰老細胞等令人興奮,甚至有些已經開展臨床試驗,例如二甲雙胍抗衰老、年輕血液治療老年痴獃等。」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蔡時青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但無論如何,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亞利桑那大學研究人員2017年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報告說,從數學上看,像人類這樣的多細胞生物,衰老無法阻止。


  也就是說,人們能追求的只是減緩衰老。「尋找廣譜型的抗衰老療法,或者通過精準醫療針對不同遺傳背景的人或者實驗動物選擇更適合的療法,也許會找到抗衰老的有效途徑。」田燁說。


  血液、基因和運動


  再回到開頭那個恐怖的故事,年輕的血液真的能對抗衰老嗎?

  2014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神經科學家TonyWyss-Coray發布了一份令人震驚的研究報告:向年邁小鼠體內注射來自年輕小鼠的血漿似乎可改善這種老年嚙齒類動物的記憶及學習能力。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醫學》。


  同時,哈佛大學團隊也在《自然—醫學》上發表論文稱,給老年小鼠持續注射血液中的一種蛋白——生長分化因子11,其大腦中的新生血管數和幹細胞數都出現了增長,顯示出年輕化。


  2017年,Wyss-Coray團隊在《自然》上發表論文指出,研究發現人類臍帶血中的蛋白質TIMP2可以改善老年小鼠的大腦功能。


  但Wyss-Coray也表示,這一方法還不成熟。


  蔡時青團隊2017年在《自然》上報告說,基於對秀麗隱桿線蟲的基因研究,他們發現了一條會影響衰老速度的信號傳導通路。


  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野生雄性秀麗隱桿線蟲在行為退化速度上存在顯著差異,並且名為rgba-1和npr-28的兩個基因發生了變異,這些遺傳變異可調節線蟲的衰老過程。


  但是,「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試驗,再到真正造福人類要經歷相當長的時間。抗衰老研究特殊的地方在於衰老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驗證抗衰老效果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蔡時青說。


  田燁也表示,動物實驗證據僅僅預示著這類治療應用於人類的可能性,但藥物劑量、使用頻率、使用方式以及是否整體延長壽命,還是只針對一種或幾種疾病,都需要有明確的指標,都需要經歷臨床試驗的數據驗證後才能用於人類。


  並且,兩位研究人員均強調,任何抗衰手段都不應有明顯的副作用,否則將會降低生活質量。


  而與複雜的血液和基因方法相比,運動方法可能更簡單。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伯明翰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衰老細胞》雜誌上報告說,終身有規律的運動不僅有益身體健康,還能減緩衰老速度。

  以數建知


  即便衰老放緩,但終究有一天會到來。全球應如何更好地迎接老齡化浪潮?


  或許,正如100多年前物理學家Lord Kelvin所說的,知識若不能表達成數,則是貧乏之屬,難以滿足人心。量化老齡化將有助於幫助老年人安度晚年。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教授Asghar Zaidi表示,要實現積極老齡化、健康老齡化,首先需要對其進行量化,才能制定相應策略,也就是要以數建知。


  「其中,歐盟的積極老齡化指數(AAI)研究或許能給中國一些啟示。」Zaidi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AAI評估老年人對社會的貢獻,以此描述基線狀況,並探討挑戰,其長處在於通過多國比較研究,更深入地了解調查國國情,並能提供比較性、實質性證據,在實現積極老齡化的同時,增強社會經濟和人力韌性。」


  根據中歐社會保障改革項目AAI研究數據,中國在健康預期壽命、身體鍛煉、精神健康方面表現較好,但在老年人互聯網使用、社會參與、終身學習、晚年收入不均等方面,相較於歐盟而言得分並不高。


  「由此看來,中國應加強教育項目建設,在幫助老年人享受健康、高質量生活的同時,幫助健康和有能力的老年人再次投入社會建設中。」比利時聯邦社會事務部國際合作與研究司司長Koen Vleminckx說,「老齡化對歐亞發達經濟體都產生了巨大影響。隨著全球預期壽命的提升,各國在考慮養老金制度可持續性變革的同時,還應調節醫療體系,做好醫養結合的銜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美國猶他州發現有史以來最古老的飛行爬行動物化石
探空火箭和運載火箭 民營商業航天雙賽道上演卡位戰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