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
預防重於治療,對心血管疾病也是如此。因此,加強對心血管極高危人群的管理,開展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評估,對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什麼是心血管極高危人群
臨床確診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穩定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病患者等;影像學檢查如冠脈造影或頸動脈超聲發現明顯斑塊者;糖尿病合併靶器官損傷者,如出現蛋白尿,或伴有吸煙、高血壓病、血脂異常等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者等。
哪些人群需要進行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
建議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個體進行早期評估,這些人群包括:
1.有早發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
2.患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3.有主要心血管危險因素(如吸煙、高血壓病、糖尿病等)者。應進行系統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建議每5年重複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風險接近閾值的個體應更頻繁地進行評估;建議40歲以上男性和50歲以上或絕經後無已知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女性考慮進行系統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不推薦40歲以下男性和無已知心血管疾病風險的50歲以下女性進行系統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
此外,有早發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體質指數偏高或中心性肥胖者、頸動脈掃描確定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者、CT冠狀動脈造影發現的鈣化得分較高者,也應進行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
心血管疾病的群體預防方法
政府應該採取措施,在合理飲食、加強體育鍛煉、減少煙草使用、避免酗酒等方面加強宣傳,提高群防群治水平。建議食品成分的立法,消除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建議在所有公司中建立連貫和全面的健康政策機制和營養教育,以培養員工的健康意識。增加新鮮的飲用水供應,改善工作場所食品的營養質量服務。
如果患者合併或已經確診以下疾病,如高血壓病、糖尿病、房顫、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腦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應該找專科醫生診治。建議40歲以上的所有2型或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降脂藥物(主要是他汀類藥物),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風險顯著升高,基於微血管併發症或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40歲以下的人也可推薦使用降脂藥物(主要是他汀類藥物);不推薦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藥物以預防心血管疾病。
要加強對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管理,建議簡化特殊患者的治療方案至最低的可接受水平,並重複監測和反饋。在持續的非依從性情況下,建議採取多時段或聯合行為干預措施。建議醫生明確患者對藥物依從性差的原因,以便採取進一步的干預措施。可考慮復方製劑聯合治療以提高患者對藥物治療的依從性。
小結
進行綜合健康教育、體育鍛煉和心理治療,逐漸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和健康飲食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基石。每周至少做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每周做75分鐘劇烈強度有氧運動。建議超重和肥胖人群達到健康體重或減至目標重量。
心血管疾病預防是指在群體或個體層面上採取一系列的協調措施,以消除或最小化心血管疾病及相關殘疾對人的影響。預防心血管疾病需考慮成本效益,建議40歲以上成年人進行系統性風險評估,進行總的心血管風險估計。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包括風險分級、重要危險因素和其他危險因素。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干預措施包括個體和群體兩個層面,個體層面包括干預危險因素和臨床疾病,其中血脂、血糖、血壓的管理以及抗血小板治療尤為重要。
(文/高傳玉 主任醫師 河南省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TAG:家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