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墓發現一件「照妖鏡」,陽光一照就能投影,科學家至今無法破解

古墓發現一件「照妖鏡」,陽光一照就能投影,科學家至今無法破解

原標題:古墓發現一件「照妖鏡」,陽光一照就能投影,科學家至今無法破解


在中國古代,「透光鏡」成為了人們眼中的一種「神物」,因為人們發現通過這個鏡子可以進行投影。但是遺憾的是,到了宋代的時候,透光鏡基本已經失傳了。如今上海博物館中有著上萬枚的銅鏡,但是能夠有透光現象的卻只有四枚,並且全部出現在漢代。那麼人們便開始好奇,為何西漢的鏡子有如此的魔力呢?


「見日之光」便是能夠透光的一個神奇的西漢銅鏡,由於銅鏡背面的花紋外側有銘文:「見日之光,天下大明」,因此得名,也有人戲稱為「照妖鏡」。這面銅鏡直徑7.4厘米,凈重50克,主要用於古人照面容。在外表上,這面銅鏡和普通的銅鏡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倘若剛好有一束陽光照射到了鏡面之上,你便會發現其中的玄妙之處。此時光會被反射到牆壁之上,並且在牆壁山形成鏡子背面的圖案和銘文。也就是說,此時的光線彷彿有穿透作用一般,因此又被稱為透光鏡。



因為這個緣故,透光鏡一直被人們視為一種神奇的存在,甚至被外國人稱為「魔鏡」。一千多年以來,這種神奇的現象吸引了無數古今中外的學者們的注意,他們都希望能夠憑藉自己的智慧來破解其中的奧秘,其中就包括了宋代的沈括以及清朝的鄧復光,當然還包括了一些當今的學者們。


但是最終卻沒有一個人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來驗證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說他們所想的理由都不成立。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千百年來,人們一直都無法複製出同西漢透光鏡一樣的鏡子來。


不過,到了最近這二十年,我國的科技工作者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破解了這個謎題。原來,這個銅鏡在構造上十分奇特,在銘文和圖案處比較厚,而在沒有銘文的地方相對要薄,這樣一來,由於厚薄不均勻,便會使得銅鏡在鑄造的過程中產生應力,因此在磨鏡的時候鏡子就會發生變形,使得厚的地方曲率很小,而薄的地方曲率很大。由於這裡面的區別相當的小,只有幾微米而已,因此肉眼並不能發現它們的差異。



曲率的差異和花紋之間有了一定的聯繫,那麼當光線照射到了鏡面上的時候,曲率比較大的地方光就會比較分散,而曲率小的地方,反射光就會比較集中,這樣一來便有了明暗的對比,並最終形成了圖案。因此,當人們看到光線照射到鏡子上的時候,牆上便會顯示出花紋,彷彿銅鏡真的可以「透光」似的。


參考文獻:《揭秘西漢銅鏡的透光之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風起念 的精彩文章:

敵將寧死不降,主帥:讓我愛妾去勸,一夜過後,敵將馬上投降
唐朝著名宰相生前讓皇帝日漸消瘦,推薦一人為相,差點讓唐朝滅亡

TAG:無風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