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鋼筆刻字的遇上了修拉鏈的(民間故事)

鋼筆刻字的遇上了修拉鏈的(民間故事)

這是幾十年前的往事了。

修拉鏈的人現在有時還能看到,在鋼筆上刻字的現在你是看不到了。

1967年的6月,我吃過早飯到學校去。那時我已經小學畢業了,因為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一些學校搞起了停課鬧革命,舊的招生制度被被判了,新的招生辦法還沒有出台,中學還沒有招生。中學沒有招生,我們自然還算小學的學生。每天還到學校去,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活動。

到學校去,要經過縣百貨公司的商店,那時縣城的百貨公司還都是平房,沒有一座樓房,當時縣城的樓房最高的只有三層,也是能數的出來的三四座樓房,而且是幾座不大的樓房。不像現在整個縣城高樓林立,成片成片的幾十層高樓,要找平房反而找不到了。

百貨公司門市部的門前圍著一群人,我擠了進去,看到了一個戴草帽的中年人。中年人穿著一件紫色背心和一條灰色的長褲。他這一身的裝扮和他的年齡看起來是有些不搭的,有些不符合當地人的穿衣習慣,這也就使人一下子看出了他是一個外地人。

戴草帽的中年人嘴裡「瞿瞿」的吹著奇怪的調子,招徠過路的行人。他手裡捧著一個紙質文件夾,打開夾子,可以看到一些飛馬、雄鷹、喜鵲之類的雕刻圖案,夾子中間是一把刻字的尖刀,他原來是一個在鋼筆上刻字的人。

在鋼筆上刻字,是那個年代特有的一個職業,也是一種可以在那個年代流行的小手藝。手藝很簡單,就是用刻字尖刀在鋼筆的筆帽或者筆桿上刻是一些吉祥、祝福、喜慶的圖案,或者是毛主席語錄、勵志的文字、甚至是自己的姓名。那個年代和十多年前人們都還使用自來水鋼筆,鋼筆象手錶一樣是人們隨身攜帶的物品,有時也是贈送朋友的首選禮品。一支名牌高檔鋼筆其價值也是不菲的。現在很少有人再使用鋼筆了,寫字的人都少了,都用電腦了,即使寫字也是用一次性的芯筆了。

看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了,戴草帽的中年人走到一個靠近他身邊的青年人,一把拔下了那個青年人掛在上衣口袋上的鋼筆,沒等青年人明白,他就在那桿鋼筆上飛快的刻了起來。等青年人和旁邊的人都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時,那支鋼筆已經刻好了,被刻上了「為人民服務」幾個字。刻好後,戴草帽的中年人從褲子口袋裡拿出了一塊黃色的硬膠泥,他用膠泥在刻好的字上擦了幾下,擦後的字立刻呈現出金黃色,「為人民服務」幾個字金光閃閃很是醒目。

看著鋼筆被刻上字的青年人,原想說什麼些的,不好再說什麼了。「為人民服務」是毛主席語錄,他一但說錯了什麼,說了什麼他不需要刻的話,那就是政治問題了。

接著,戴草帽的中年人一邊把鋼筆還給了那個青年人,一邊對周圍圍觀的人大聲喊著:』「刻幾個字不要錢的,誰還刻?」

停頓了一小會,圍觀人群中一個像是農村模樣的小夥子,從口袋裡掏出了一支鋼筆。「給我刻一下。」他對戴草帽的中年人說。

鋼筆立刻被接了過來,也立刻被刻上了文字。文字被刻好後,又被隨手刻了一個簡單的圖案。文字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圖案是一隻航行的船。同樣,刻好的文字和圖案隨後也被用膠泥塗上了金黃色。

當小夥子要拿回鋼筆時,戴草帽的中年人說話了:「刻字是不要錢的,圖案是要錢的,一個圖案五毛錢。」

小夥子愣住了,圍觀的人也愣住了,有人還喊了起來;「騙人的,不要看了,走吧。」

五毛錢,現在可能都不算錢了,喝一瓶純凈水都要一塊錢,當時五毛錢可真算錢的。當時的五毛錢可以買三斤麵粉,可以看五場電影,可以買十個雞蛋,一支普通的鋼筆,象「新農村」的,不到一塊錢,一般人的工資一個月也就三十元左右。

小夥子知道自己上當了,不給錢吧,鋼筆還在別人的手裡,自己的鋼筆還不錯,是自己剛買不久的,買鋼筆時花了兩塊多錢呢!唉,誰叫自己想貪這個刻字不要錢的便宜。沒有辦法,小夥子只好心痛的掏出五毛錢給了那個刻字的中年人。

看到這樣的結局,圍觀的人們一下子散開了,各自去干自己的事去了。

沒想到幾天後,我又遇到了那個刻字的中年人。

我們學校的大門是臨街的,門口是一條南北的長街,大門不遠處的街口是縣城最熱鬧的地方。熱鬧的地方往往也是攤販雲集的地方,我有時會在課餘的時候去到那個攤販雲集的街口看熱鬧。

那天上午,因為是「文革」期間,我們又是已經畢業的學生,我們在學校上課、活動都是不正常的,經常沒有什麼事。因為沒有什麼事,我就來到了那個熱鬧的街口,

剛到那個街口,就看到有個人在和一個修鎖的攤主爭論著什麼。

那個修鎖的攤主我是認識的,姓陳,我曾經找他配過鑰匙,當時配一把鑰匙是兩毛錢。和他爭論的是一個修提包拉鏈的人。

「不是說修拉鏈不收錢的嗎?」那個修提包拉鏈的人說。

「修拉鏈,我沒有收你錢,我還給你的拉鏈是打了蠟。為人民服務。」姓陳的攤主說。

「那你為什麼要我一塊錢?」那個修提包拉鏈的人在問。

「我給你的拉鏈換了個拉鏈頭。」姓陳的攤主回答他。

「我沒讓你換拉鏈頭。」修提包拉鏈的人繼續說。

「那個拉鏈頭有些壞了。」姓陳的攤主回答著。

「那也不能要一塊錢。」修拉鏈的人仍然不服氣。

「刻個小船都能要五毛錢,換個拉鏈頭還不能要一塊錢?」姓陳的攤主一下子冒出了這樣一局話。

我聽著一驚,再仔細看看那個修拉鏈的人,那個修拉鏈的人竟然就是那個百貨公司門口在鋼筆上刻字的人。我再想想,那天姓陳的攤主好象也在旁邊圍觀。

我心裡明白了,這是姓陳的攤主在故意整這個鋼筆上刻字的人。

聽著姓陳攤主的話,那個修拉鏈的人臉一下子紅了,扔下一塊錢,拿起提包走了。

我也離開了爭論的現場,離開時我朝那個姓陳的攤主看了看,他好象也認出了我,朝我笑了笑。

這雖然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有時還經常想起,想起時總還能悟出些什麼,你們說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世紀童話 的精彩文章:

南山湖的「傳說」(民間故事)
玩一回異性合租(民間故事)

TAG:半世紀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