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任性的權力,是毒藥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01

高校學生幹部耍官威


俗話說得好:「沒錢的怕有錢的,有錢的怕有權的。」一句話,道出了權力在中國社會中的分量。但如果你認為,權力還只是成年人的遊戲,那就太天真了。

權力的樂趣,連孩子們都已經懂得。

前一段時間,網上爆出了一張聊天截圖。

某高校學生群里,一名女生問了句:「7號要開會嗎?」還特意@了某楊姓學長。結果管理員立即回復:「楊主席是你能直接@的?」還爆了粗口。

立馬還有另外一名管理員,出來提醒大家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說話的方式。而所謂「楊主席」呢,不過只是社團聯合會的副主席,都是學生,沒想到這麼大的官威。(來源:封面新聞)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無獨有偶,另一所高校的大三學生「@宅之隨波逐流」爆料,今年中秋節的時候,社聯組織部一位部長在群里@全體成員,還要求各位小幹事給部長、主席發祝福信息,不能打錯名字。

該校社團組織部有新成員,給某位「部長」或「主席」發送祝福時,把名字搞錯了,結果收到回復稱:「把我的名字抄50遍,開大會檢查。」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有網友評論說:「真是官大一級壓死人啊。」更有網友表示驚奇:「在學生會裡就已經學會社會拍馬屁那一套了嗎?」(來源:未來網)

本來該陽光青春的當代大學生,竟然也玩起官僚主義那一套,真是又喜感、又悲哀。畢竟學生的所作所為,也只不過是對成人世界的拙劣模仿。


02

不少有權力的人很任性


如果說學生幹部大耍官威,還有點小朋友過家家式的小打小鬧,像三流的喜劇片;那麼握有權力的成年人任意妄為,折騰人折磨人,那就真的是一流的恐怖片。

前一段時間,在陝西洋縣,當地高一學生,在參加軍訓的時候,被教官罰吃泔水。一個個學生身穿迷彩服,在盛滿食物殘渣的泔水桶前走過,手指伸入桶中蘸了泔水,然後放入口中。

更可怕的是,教官濫用手中權力,也有他們自己的「正當理由」:學生吃不完盤中餐、浪費食物。(來源:新華網)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今年7月,哈爾濱一家火鍋店的員工,有男有女,著裝統一,集體圍著廣場花壇爬行。據現場目擊者反映:「他們爬的時候邊爬邊掉眼淚。」

爬了不到兩圈,連廣場上的市民都看不過去了,上前阻止並且和火鍋店的負責人吵了起來。沒料到火鍋店負責人語出驚人:「這是我們自己的企業文化,明白嗎?」(來源:觀察者網)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2015年,瀋陽的某廣場上,上百員工甚至向老闆下跪感恩:「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感謝企業給了我們工作機會……」

不僅口號喊得響,喊完還實施叩拜,場面十分壯觀。

後來有記者去採訪企業負責人,人家回答說:「公司舉辦這樣的活動是為了增強員工凝聚力。」(來源:瀋陽晚報)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不得不說,學校里的學生幹部小哥,還是太年輕了,耍官威耍得太赤裸裸;看人家成年人玩起權力,總能為權力的小小任性,找到合適的借口。

罰你吃泔水,是因為你浪費糧食;讓你跪著爬行,說這是企業文化;折騰你跪拜領導,這叫增強員工凝聚力。

有多少種折騰人的手法,就有多少種折騰人的理由。一個人玩權力的任性,這叫任性;一群人玩權力的任性,這就是權力本位的文化。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03

不越是有點小權力的人,

越是喜歡折騰人


當擁有了權力,就能享受權力帶來的折騰人的樂趣,那麼權力,就成了一種春藥,一種毒品。而越是手上擁有一丁點小權力的人,就越是喜歡用他手中的權力,為自己找上一點存在感。

俗話說:「閻王易見,小鬼難纏。」小鬼的尊嚴,全憑那丁點小權力,於是再卑微的小市民,在他的權力範圍之內,也能有一種當大爺的快感。

很多外賣小哥可能都會認為,他們職業生涯里最大的障礙,不是別人,正是手裡握有一丁點權力的小保安。

無錫送外賣的石師傅,接到某小區業主的單,要趕去該小區送外賣。結果剛到了小區門口,就被保安攔住了。

雙方發生爭執,保安甚至大罵:「送外賣不要臉的東西!」爭執半天,保安毫不讓步,石師傅只能讓點單業主到門口自取,可業主不願意下來,還打電話投訴了石師傅,連累石師傅被平台扣了100塊錢。

石師傅相當委屈。可能有人會說,人家小區保安只是做好本職工作啊,有什麼錯呢?

但有記者後來去採訪小區物業經理,發現小區對於外來車輛和人員,有嚴格的管理規範,但外賣小哥並非不能入內。(來源:無錫21視點)

也就是說,不準外賣小哥入內,純粹是小區保安自作主張的決定。掌握了看門的小小權力,就能理直氣壯,將外賣小哥拒之門外,還對其進行辱罵。

看來,有一丁點小權力,都能如此嘚瑟不已,權力本位的文化,在中國社會中根深蒂固。很多看似人畜無害的人,一旦掌握點小權力,也會變得特別混蛋。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04

害怕被權力傷害,

只好被權力馴服

著名學者吳思在《潛規則》一書里,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合法傷害權」。大意就是:一招權在手,能用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對下屬造成傷害。

例如,老闆可以扣員工工資、開除員工;導師可以讓學生延期畢業……有權力的人,擁有這種合法傷害權,這是沒權力的人,對權力者敬畏臣服的根本原因。

而在權力本位文化之下,中國人對有權力的人的畏懼,只會更加誇張。

北京大學心理系教授韓世輝,曾經招募了20名研究生,來參加一項測試。測試內容也很簡單,電腦屏幕上會隨機出現一系列面孔,參與者來判斷這張面孔朝向哪一側。

但測試有玄機:因為這當中會出現他本人和他導師的臉。

正常情況下,參與者識別自己的臉的速度,會比識別其他臉孔要快。但有了自家導師臉混進來,參與者並沒有表現出這樣的優勢,反而識別導師的臉會更快。

而同樣的實驗,拿到美國大學生那裡去做,就沒有出現同樣的結果。(來源:果殼網)

研究結果很令人深思:我們中國人,在老闆和領導面前無自我。我們對權力者的恐懼程度之大,可見一斑。

這當然處是權力本位的文化下,千百年來中國人自我馴化的結果。

當權力者確實會任性使用權力,沒權力的人,他們的一己利害,全取決於權力者自身的喜怒,這種利益隨時可能被剝奪、隨時可能受傷害的不安全感,會讓人們褪去最後一絲廉恥,開始對有權力的人搖尾乞憐、溜須拍馬。

而對權力者的恭維獻媚,又反過來,加重了有權有勢的人的任性。社會風氣,當然會一通亂麻。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05

權力任性起來,

是所有人的災難


但問題是,任性玩權力的人,總是忽略了權力是怎麼來的。賦予你權力,是希望你利用權力,把事做好,而不是拿權力來瞎搞胡搞。

讓你當學生幹部,是讓你服務好同學;讓你當小區保安,是讓你把小區安全管好;做上了公司領導,是要把公司發展好;當上了父母,就得給孩子提供好的生活和教育。

《人民的名義》里有句台詞:「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是擔當。」這其實才是權力的本質。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權力任性起來,事肯定做不好,到頭來,會是所有人的災難。

網路紅人「殺魚弟」,早早就輟學,雖然成了網紅後,一度重回課堂,但學業跟不上,又被父親叫回去殺魚。

父親把店名改成「殺魚弟水產」,最大程度消費了孩子的網紅身份,生意倒是紅火。

但可憐殺魚弟,雖然是網紅,卻依然經常被父親打罵。有一次,父親用鐵絲把他手腳捆起來打,鄰居看在眼裡,怕惹禍上身也不敢勸阻。

最嚴重的一次,他因為丟了錢,被父親打得嘴唇開裂頭腫大,眼球都差點被摘除。

而在這樣的家庭中,或許看不到希望,最終在又一次被父親訓斥後,「殺魚弟」選擇喝下家中百草枯自殺。

父親有管束孩子的權力,但殺魚弟的父親,過度打罵,無疑在任性使用這種權力,折騰的就是孩子和整個家庭。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朋友阿光,在一家小公司做技術。公司是家族企業,老闆曾經是跑銷售的,對技術一竅不通,但偏偏喜歡對技術上面的事指手畫腳。

後來老闆還招了個從事業單位跳槽出來的總經理,更是啥屁事不幹,喜歡組織大家開會學老闆的重要講話精神,每天要求大家寫一大堆工作報告和體會,還經常下班後組織大家開談心會,一開就是好幾個小時,要聽每一位領導叨叨半天。

再後來用上了釘釘,還經常三更半夜釘人起來傳達指示;不聽就要說你態度不好不端正。

領導的權力欲倒是滿足了,結果是公司業績越來越不好,沒人受得了,該跳槽的跳槽。阿光也只好從公司及早脫身,畢竟這實在是太折騰人了。

殺魚弟的老爹也好,阿光的老闆也好,雖然權力有大小之分,地位也有區別,但都屬於有權力就任性折騰的人。

他們忘了,很多時候,人們尊敬你敬畏你,不是因為你自己多麼有能力有才華,而僅僅是因為你有權力;當權力不能成為建設的積極力量,你的任性,會坑害所有人,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掘墓人。

有權力的時候,被尊敬被恭維,從來沒什麼了不起;當褪去權力的光環,人們依然記得你,記得你善用自己的權力,履行好了自己的職責,也許這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學生被逼喝泔水:為什麼權力越小的人,脾氣越大



本期編輯 | 思有邪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國館原創,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館 的精彩文章:

馬雲接班人第一課:好好睡覺,比什麼都重要
法國經濟學家:你以為的理性消費,只不過是被洗腦罷了

TAG:國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