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誰來拯救沒有垮棚的國產喜劇口碑?

誰來拯救沒有垮棚的國產喜劇口碑?

作為國慶檔唯二的喜劇電影 ,《李茶的姑媽》和《胖子行動隊》口碑上的相繼垮棚,票房上的後勁不足,或許暗示國產喜劇電影已經到了一個新拐點。

這個國慶檔之前,喜劇電影從未受到過如此大的質疑。一邊是開心麻花系列第四部,打著「笑敬」旗號卻讓觀眾感到節操碎一地,從未上映前的最期待淪為最差影片;一邊是包貝爾的導演處女作,一個胖胖衰仔也有特工夢的勵誌喜劇,卻也在網友揶揄抄襲和段子拼湊等無法洗白的評價中,淪為國慶檔一大炮灰。

國產喜劇的尷尬,從未如此全面地暴露在台前,讓人難以直視。

俗段子和尬笑,均讓人難熬

就筆者個人而言,《胖子行動隊》比起《李茶的姑媽》還是強了個一星半點的。

當然,這種認知前提是,你帶著怎樣的期待進影院。帶著低預期看《胖子行動隊》,故事算完整,講述算清晰。帶著對開心麻花這個招牌的期待去看《李茶的姑媽》,大概會厭惡至極。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儘管兩部影片的主創不一樣,具體的故事情節不一樣,處理的喜劇節奏也不一樣,但在筆者看來,兩部影片有著兩處明顯的通病,一個是有著無法引人共鳴的主人公,一個是對俗或者是低俗內容不加節制的透支展現。

《李茶的姑媽》里,主人公黃滄海是被迫捲入一眾有錢人追逐「女上帝」姑媽莫妮卡鬧劇中的普通職員。他的角色動機是為了升職加薪,在一場場男扮女裝的貓鼠遊戲過後,帶領觀眾深入了解為金錢而瘋狂的扭曲人性。

只是這趟應由黃滄海帶領下的對金錢、對人性的嘲諷之旅,卻因為對這個人物的扁平處理和癲狂式的演繹,難以讓人與這個缺點滿滿且鮮有可愛之處的人物共情。飾演黃滄海的,是開心麻花劇場的功勛演員黃才倫,此前「零」電影作品的他,第一次亮相大銀幕便是這部《李茶的姑媽》。

不知是出於何種考量,黃才倫的表演保留了戲劇舞台的誇張感,癲狂過火。每每聽到他夾著嗓子學女性的高頻嗓音時,違和感十足。顯然從人物到整個故事的表演風格設置上,《李茶的姑媽》未真正實現舞台化至電影化的轉變。

《胖子行動隊》十分討巧地將主人公做到了簡單化處理,甚至用胖子萌萌的身材和易讓人捧腹的動作,以及整個偏二次元的故事來掩蓋人物塑造上的俗套和不用心。包貝爾以為放低姿態便能贏得好感,把主角包裝成一個從小被欺辱,但仍單純善良的小保安郝英俊,想煽一波勵志情和小人物的辛酸成長。

只是賣萌自嘲與賣傻賣蠢只有一線之隔,對胖子的身材玩笑開得過多過密,已不是單純的自嘲而已了。除了三番五次地搬弄胖子的身材梗外,《胖子行動隊》對女性的意淫也易招致反感。

在女性角色的塑造上毫無想像力。克拉拉飾演的郝英俊日本老婆,短短出現的幾場戲裡,一半以上的時間是作為文章飾演的特工J的性幻想對象而存在。特別是克拉拉澆花時的色調用光、衣著體態以及搭配韓寶儀的小調金曲《你瀟洒,我漂亮》,對女性的身體消費著實張狂。

類似對性的著力展現,《李茶的姑媽》更甚。性別笑料層出不窮且不高明,既有宴會上假姑媽被壓扁的椰子殼假胸這般邊角笑料,有反覆出現的老男人圍追阻截與假姑媽共度春宵的鬧劇場面,最沒眼看的或許還是風雨交加夜,以春藥之名達成的那幾場事實婚姻。

以低俗為笑料,拿擦邊的性內容做文章,即便《李茶的姑媽》有著嘲諷的內核,也被這些無節制的外在表達方式給毀掉了。

國產喜劇,為何失去了想像力

大概是因2012年出現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國產喜劇找到了一個大賣的爆笑模板。當年影片狂掃12億人民幣票房,一衰一損的角色搭配,點綴些性別玩笑,加入些低俗笑料,結尾處做些煽情的鋪陳,這部徐崢導演的處女作喜劇雖尚算合格品,但它的出現極大填補了市場對純喜劇的需求。

《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成功給了後續喜劇電影創作者兩點啟示,喜劇演員轉行做導演拍喜劇是個易成功的事兒;耍賤、低俗與性別玩笑是爆笑喜劇的核心組成部分。

因循著這兩點,有了鄧超導演的《分手大師》,王寶強導演的《大鬧天竺》,大鵬執導的《煎餅俠》,小瀋陽執導的《猛蟲過江》,包貝爾執導的《胖子行動隊》等,也有了開心麻花系列電影,《情聖》等將爆笑元素極致拼貼,迎合觀眾的喜劇。

國內觀眾對喜劇的如饑似渴和呼喚,某一程度上寵壞了此類喜劇電影的創作者們。縱觀近幾年的喜劇電影市場,但凡有些牌面的喜劇片在票房上不會落得慘敗,過億的票房成績是基本。所以即便口碑上遭滑鐵盧,但《李茶的姑媽》和《胖子行動隊》在票房表現上仍不會太難看。

(開心麻花系列電影動輒十幾億、二十多億的票房,或許真的寵壞了創作者們)

這便是國產喜劇非常弔詭的一個地方,拿著高票房,評價卻相當低。或許會有聲音認為,喜劇就是為了逗大家一個樂,又不是辯論,何必為其上價值。開心看個純喜劇豈不是很好。

欣賞喜劇自然不分所謂高低,但就喜劇創作而言,不論純靠棍棒、開身體玩笑或抖機靈為主的喜劇作品,還是背後有更深層表達的喜劇樣式,歸根結底它是一門技術活。

喜劇,特別是爆笑喜劇的元素雖看似明確,但是如何將這些元素組合配比適當,卻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與人性對悲劇的共通感知相比,喜劇更重口難調。買喜劇電影的帳,更多是買身處其中的喜劇明星的帳,比如周星馳、黃子華、沈騰、徐崢、黃渤等。一個好的喜劇明星實屬難得。

(黃子華領銜的《棟篤特工》是今年上半年香港本土的港片票房冠軍)

當演員的喜劇功能一般時,便易凸顯目前眾多國產喜劇的缺陷,那就是想像力的匱乏。一桿蜂擁而上的喜劇電影中,葷煽腥滿屏,尬笑段子不止。國產喜劇頻頻在R級喜劇的邊緣走鋼索,對尚未分級的中國電影市場來說,並不適宜。對性的過分強調,對女性身體的情色凝視基本上還是以生理快感為導向在創作,鮮有突破之作。

加之,段子式的分割呈現、對喜劇節奏的忽視,甚至是抄襲疑雲,例如《胖子行動隊》對《王牌特工》諸多橋段的借鑒。把低俗當有趣,將段子合集當電影,反覆從老梗中硬凹笑料,喜劇電影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到哪兒去了?

從電影誕生時,喜劇便已產生。默片時代,盧米埃爾兄弟的《水澆園丁》再到卓別林,後來有聲電影時代喜劇漸漸有了更多元的亞類型。再到當代,各種喜劇亞類型之間的互相融合,無不是為了喜劇創作的突破。電影人為了逗笑觀眾,已經努力了百年。

國內觀眾對喜劇的渴望,錄像廳時代是從周星馳等港式喜劇中獲得慰藉,馮小剛早年的馮氏喜劇、馮氏幽默也曾風靡一時。而到了互聯網流媒體時代,浸淫各國各風格喜劇片多年的互聯網一代,要不然就是對眾多喜劇的呈現方式已免疫,笑點變高,難以取悅;要不然便是自身成為喜劇電影或網大的創作者,段子多於真正的電影化表達。

所謂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喜劇電影創作的原創力越來越低,一直頗受追捧的開心麻花團隊因《李茶的姑媽》遇冷,所有的反饋與批評,最終均指向創作上的弊端。電影的喜劇呈現不是靠照搬戲劇即可,喜劇電影的打磨也是要花時間進行研究和創新的。

結語

今年國慶檔開心麻花的失利,整體票房的遇冷並不是負面的,這或許說明市場正趨於成熟、合理,大眾對喜劇的需求和判斷也在慢慢發生著轉變,喜劇電影人的創作惰性和重複性的笑料堆砌恐怕將會難以為繼。

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有劉偉強導演的《武林怪獸》、肖央導的《天氣預爆》,以及春節檔韓寒執導的《飛馳人生》、寧浩執導的《瘋狂的外星人》等等眾多喜劇電影上場,我們期待在電影院笑臉開花的時刻,也更渴望看到一個好的故事,有趣的人物以及些許的驚喜和不一樣。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導演饒子君探秘藏北秘嶺,她都經歷了什麼?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