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科大在治療肝纖維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大在治療肝纖維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10月4日,國際學術期刊ACS Nano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梁高林課題組和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廉哲雄課題組的合作研究成果,文章標題為Tandem Enzymatic Self-Assembly and Slow Release of Dexamethasone Enhances Its Antihepatic Fibrosis Effect。該文報道了一種串聯酶控自組裝和緩慢釋放地塞米松增強抗肝纖維化效果的新型策略,並在動物模型上顯示了比目前臨床策略更優異的治療肝纖維化的效果(ACS Nano, 2018, DOI: 10.1021/ acsnano.8b04143)。

多種慢性肝臟疾病會進一步發展成肝纖維化,若對其進行及時干預,則會進一步惡化為肝硬化甚至肝癌。抗炎療法是目前治療肝纖維化的標準方法之一,但是目前依然缺少能夠有效控制抗炎藥物(如地塞米松,Dex)自組裝或者緩慢釋放的智能療法。梁高林課題組合理設計了一種化學結構式為1-Dex-P的成膠因子前體,同時提出了一種新的串聯酶控自組裝和緩慢釋放地塞米松的策略(見下圖)。採用這種策略,他們與廉哲雄課題組緊密合作,發現前體藥物1-Dex-P較遊離地塞米松在體內外實驗中均展現出了更強的抗肝臟纖維化效應。體外酶切和細胞實驗證明,1-Dex-P首先被鹼性磷酸酶(ALP)去磷酸化而轉變成成膠因子1-Dex,並自組裝形成納米纖維1-Dex(Nanofiber 1-Dex)。該纖維隨後能被酯酶水解,在緩慢釋放出地塞米松的同時,轉變成一種新的納米纖維1(Nanofiber 1)。動物實驗證明,生物兼容的1-Dex-P較地塞米松藥物本身顯示出更強的抗肝臟纖維化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該智能串聯酶控策略可被廣泛用於設計更多更加精緻的藥物輸送系統,從而在未來的臨床上有效增強藥物的治療效果。

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中國科大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博士生唐維和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趙志斌。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以及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的資助。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癌症免疫療法「新星」冉冉升起
科學家成功「馴化」出番茄新品種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