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孫殿英進入裕陵後,竟不顧一切敲掉乾隆的門牙,專家道破其中秘密

孫殿英進入裕陵後,竟不顧一切敲掉乾隆的門牙,專家道破其中秘密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寢,地宮內葬有乾隆本人、兩位皇后和三位皇貴妃。 裕陵明堂開闊,建築崇宏,工精料美,氣勢非凡,自南向北依次為聖德神功碑亭、五孔橋、石像生、牌樓門、一孔橋、下馬牌、井亭、神廚庫、東西朝房、三路三孔橋及東西平橋、東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橋、琉璃花門、二柱門、祭台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其規制既承襲了前朝,又有展拓和創新。

裕陵以順治的孝陵為軸心,孝陵以西的勝水峪就是乾隆的裕陵。乾隆皇帝弘曆繼承父祖之業,勵精圖治,奮發有為,武功十全,拓疆兩萬里,使清王朝達到了極盛時期。裕陵始建於乾隆八年(1743),至乾隆十七年(1752 )方才竣工,整個修建過程歷時9年,耗銀高達203萬兩。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乾隆和此前的順治、康熙、雍正等朝的幾代帝王陵寢,其中所用的相當一部分木料和石料,是拆毀明代建築物和明十三陵而得來的。清朝在入關後,就曾下令搗毀、劫掠過明十三陵,並焚燒過明定陵、德陵等陵寢。

有實證可考的是,順治孝陵的木材多用舊料,而舊料來源就是大肆拆毀明代建築。其隆恩殿及神道碑亭天花板,就被後人證實是來自北京西苑明世宗嘉靖年間所建的清馥殿、錦芳亭和翠芳亭。這一殿二亭所在位置,正是明世宗做道場的地方,大殿前原建有丹馨門和錦芳、翠芳二亭。

清初在興建順治孝陵時,將清馥殿及二亭拆除,不但將其楠木材料用來興建孝陵,就連天花板也拿到孝陵使用了。此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陵寢,都相繼拆毀了大量明代建築,乾隆還以修復明十三陵的名義,將定陵等大殿改大為小,偷梁換柱,把上等的木料和石料拿來建造了裕陵。

乾隆一生最愛收藏文玩字畫,而他本人也是一位文學大師級人物,死後他將這些珍貴的字畫文物都帶到了裕陵,同時他的這一行為也為以後埋下了禍根。乾隆的裕陵引起了很多盜墓賊的關注,直到上世紀二十年代,那時正值軍閥混戰之時,軍閥孫殿英為了軍費及珍寶,就把心思打到了前朝帝陵上。

於是孫殿英帶軍進入了清東陵,炸開了慈禧墓和乾隆墓,地宮隨葬品被洗劫一空,連乾隆的遺骨也遭到了破壞。根據《於役東陵日記》記載,孫殿英率軍進入乾隆墓後,發現地宮內已經出現了滲水積水,他們瘋狂的尋找金銀珠寶,損壞了無數的字畫和瓷器。孫殿英自己也交代,他曾親自查看點驗的珠寶、字畫、古玩等就有五十多箱。

據史料記載,孫殿英進入裕陵後,竟不顧一切的敲掉了乾隆的門牙,這是令人十分不解的,難道他們之間存在什麼恩怨嗎?專家經過研究史料發現,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麼恩怨,孫殿英此舉是為了得到一件寶物。

據說乾隆死後嘴裡含著一顆「西藏寶珠」,這是一件稀世珍寶。孫殿英在打開乾隆棺槨後由於取不出這件寶物,他就命令手下譚溫江敲掉乾隆門牙摳出寶珠,事後乾隆脖子上的朝珠也被他們搶走了,自此之後奢華的裕陵只剩下了殘破的棺槨和冰冷的泥水,每次提到這個事考古界都十分痛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來歷史很好看 的精彩文章:

為防呂氏篡位,劉邦曾精心設計一個重大陰謀,呂后至死都無法破解
東漢王朝的興亡一直被一股神秘勢力暗中掌控,劉秀對其都無可奈何

TAG:原來歷史很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