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茶七酒八,七碟八碗,襄陽走親待客有這些習俗

茶七酒八,七碟八碗,襄陽走親待客有這些習俗

襄陽人自古就有「親幫親,鄰幫鄰」的說法,注重親朋好友,以及鄰里的關係,熱衷於相互走動,將親戚之間的交際叫做「走親戚」,而朋友鄰居之間則稱為「串門」,簡單樸素的說法,暗喻彼此熟絡的人情。

親戚有遠近之說,所謂「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常說的「六親」指的是叔伯、舅甥、岳婿、姑姨、姐妹、兄弟。常見的親戚關係包括兒女親、母舅親、姨表親、姑表親。

走親戚以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生日壽慶為主要時間點。相互之間或以實物、或以禮金致以慰問。雖說講究禮尚往來,但一般都是晚輩看望長輩,年幼看望年長。主人以豐盛宴席接待親戚。

走親戚中有種特殊情況,叫做「乾親」。所謂乾親是沒有血緣關係或者婚姻關係而結成的親戚。一般有兩種情況,一個是為子女趨吉避凶,拜他人為乾爹乾媽;一是父輩關係親密,為了延續友情,雙方互認乾親。

乾親有相關的儀式,邀請親友參加慶賀,被認的乾親做上席,不光要給孩子改口紅包,還要給孩子「換季」(從頭到腳的新衣,新鞋),而後視為親戚走動。作為乾親雖然多了一份花銷,但雙方的感情卻遠普通朋友牢固。所以這種習俗在襄陽地區風行至今,樂此不疲。

俗話說,「好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鄰里之間相互幫助,叫「搭把手」。平日里,鄰里之間相互幫襯,都是理所當然之事。事成之後,主人也會辦「水酒」酬謝。鄰里之間平日走動叫「串門」。鄰里之間互借互濟,一家過事,四鄰幫忙。

不管是親戚,還是鄰居。但凡紅白喜事、蓋房上樑、金榜題名,都是要給主人家送禮,這叫「趕人情」,襄陽人重禮行,所以「趕人情」從古至今都是一件讓襄陽人頭痛的事情,嘴裡叫著「吃不消」,該趕的人情卻從未漏過。且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禮金也從八十年代的二三十元的「湊份子」一路水漲船高,如今動輒上千的禮金。

收了禮金,主人家就要記下來,待對方過事時「還人情」。禮尚往來,也被稱為「一禮一答」。「還人情」一般會大於前者「趕人情」,最起碼對等,不然就叫做「欠人情」。

襄陽招待自有一套禮儀講究。但凡客人進門,必先輕輕敲門為禮,而不是邁腿就入,即便主家大門敞開,也須先呼喊,待屋裡應聲後再進,否則被視為失禮。

主人熱情地請客人進屋,首先要說一聲「稀客」,不管客人是否抽煙,上煙倒茶也必不可少的。客人告辭,主人先起身,殷勤挽留客人吃飯。連番三次挽留不住,才謙讓送客到門外,送的越遠越表明待客誠心,臨告別時說聲「慢走」,主客拱手或握手,這才算送客禮畢。

待客有「茶七酒八」的說法,即茶酒都不能斟滿,茶水只斟至七成,酒水斟至八成,便於客人飲用,而不至於因為杯具過滿而導致儀態有失。添飯也只添「大半碗」,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農村,新女婿或貴客上門,嫂子們有時會故意揶揄一下。把飯添「堆尖」、並且「扣飯」、「扣菜」。一是怕客人「夾生」(靦腆客氣)吃不飽,二是增添嬉鬧氣氛。

襄陽一帶把大米飯叫「乾飯」,但為客人添米飯時卻不能叫「乾飯」,更不能對客人說「吃乾飯」,因為襄陽士話中「吃乾飯的」是貶義詞,形容沒本事,沒能力的「廢物」。同時也忌諱說「要飯」,要說「添飯」,「要飯的」在方言中也是貶義詞,代指乞丐。

桌上的菜講究「七個碟子八個碗」,絕對不能用三個菜待客,這是忌諱,因為祭祀用三個菜。所以襄陽有上三個菜以後才開席的講究。另外,菜品也有講究,如「火頭魚(黑魚)不上正席」。

襄陽人在重要宴席上,有「知客」先生一職,專門負責接待,賓客服從知客的安排下入席定位。知客會安排最尊貴客人坐上席,一般面朝南,若房

屋不朝南,則以面對房門為上席,上席左右為陪坐,對面為下坐(一般背對大門)。陪客的身份與主客對等,以表示對客人的尊重。

襄陽臨漢江,所以但凡宴席必上魚鮮。多以整魚烹燴,盛在魚盤之中,魚頭對著貴客,貴客動筷子之後,陪客才能下筷,客人沒吃飽放筷之前,主人不能先放筷子,同樣也是對客人表示尊重。

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國學知識。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博大精深的國學,只需每天看上一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歌說文 的精彩文章:

民間傳說:神農嘗百草,出生在歷山
要學分金點穴之術,必先從這些知識開始

TAG:酒歌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