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馬振崗:孤立主義與美國的政策取向

馬振崗:孤立主義與美國的政策取向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競選中的一系列言論以及就任總統後的政策,被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具有孤立主義色彩。鑒於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響,特朗普的言行自然引起許多國家的關切和疑慮。

什麼是孤立主義?寬泛而言,無論個人、團體或者國家,所有自我孤立於外界的行為都可算是孤立主義。但從國際政治概念來講,孤立主義專指一個國家的外交行為,即這個國家的外交政策是以孤立主義為指導原則和實踐方針。具體說,就是該國在與其他地區和國家的交往中,一切專註於「本國首先」,而儘力迴避參與或被牽入他們的軍事和政治糾葛,避免承擔國際義務。歷史上,某些煊赫一時的強國在國力嚴重衰落後,也曾採取收縮勢力範圍或減少對外介入的大幅政策調整,如後期的羅馬帝國和二戰後的大英帝國,但那不完全屬於嚴格意義上的孤立主義。有些國家由於種種主客觀原因,與國外不相往來或交往極少,外交上處於閉關鎖國狀態,一般也不能視為孤立主義。

孤立主義是一種特定的概念。英國在19世紀60年代後的半個世紀里,也曾奉行過被稱之為「光輝孤立」的外交政策。那是英國憑藉經濟力量和海上控制優勢建立起「日不落帝國」後,採取的在和平時期不同歐洲大國締結具有長期義務、特別是軍事義務同盟條約的決策,目的是保持英國充分的行動自由。正如英國海軍大臣戈申所宣稱的那樣:「我們的孤立不是軟弱的孤立或給自己帶來蔑視的孤立。它是一種故意選擇的孤立,是在任何情況下可以按自己意願採取行動的自由。」但通常所說的孤立主義,其淵源與實踐多直接與美國相關。可以說,孤立主義是特定國家在特定時期主動實施的外交政策取向,而不是世界普遍選擇的一種外交政策理念。

孤立主義與美國發展歷史

一定意義上,孤立主義是純粹的美國品牌,源於美國,也基本是美國對外政策的經常性選擇。它的出現和存在與美國國家的發展成長有關。

從17世紀起,英國陸續在北美建立了13個殖民地。到18世紀中期,這13個殖民地的居民逐漸形成為一個新的美利堅民族。為了加強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英國採取了一系列高壓政策,激起了這些殖民地人民的強烈反抗,最終爆發了1775年4月北美人民爭取獨立的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伴隨著《獨立宣言》的發表,美利堅合眾國誕生。由於同英國在軍事和經濟實力上存在巨大差距,這個新生的國家為贏得獨立戰爭的勝利,除了自己艱苦奮鬥外,還充分利用了歐洲大陸大國間的矛盾與衝突,獲得法國、西班牙等國家的支持,並與法國締結同盟。1783年9月,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

獨立後,美國面臨的緊迫任務是鞏固和壯大自己新生的國家,這就要求從錯綜複雜的歐洲紛爭中擺脫出來,以便集中精力發展。由於獨立戰爭時美國曾與法國結盟,首先需要解除這一關係。1893年2月,法國與英國等國家發生戰爭,美國抓住機會發表《政府宣言》,表明美不介入戰爭任何一方的原則立場。宣言沒有使用中立字樣,實質上則是中立宣言,表示美法同盟不再起作用。這是美國在剛獨立後經濟和軍事實力尚不強大時做出的政策選擇,既避免捲入歐洲的戰爭,又維護其商業利益,並可藉此時機向西部擴張。這可以算美國向孤立主義政策邁出的第一步。

1796年9月17日,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任期期滿時發表「告別演說」,進一步闡述了美國的對外政策思想。他強調:「我們對待外國的重大的行為準則是在擴張我們的商業關係的時候,盡量避免同他們發生政治上的牽連,我們迄今已經承擔的義務,應當忠實履行。讓我們到此為止。歐洲本身有一系列的重大利益,這些利益對於我們卻完全沒有或者只有很少的關係。因此,歐洲必然陷入經常發生的糾紛中,那些糾紛在實質上是同我們毫不相干的。因此,在他們的變化沉浮的政治中,假如我們人為地和歐洲的國家聯繫在一起,使我們自己牽連到歐洲的日常變化著的政治中,即歐洲國家友好或敵對的日常的聯合或衝突中,那一定是不明智的。我國的地理位置遠離歐洲,這就促使我們也使我們能夠追求另一種途徑。」華盛頓的這一演說被視作美國孤立主義對外原則的綱領,被此後歷屆美國政府所遵循,直到1917年4月美國宣布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這種孤立主義政策原則才算基本告一段落。

但美國的孤立主義對外政策從一開始就具有明顯的兩面性。其一,它所強調的只是迴避與歐洲「發生政治上的牽連」,避免陷於歐洲國家間的糾紛中,而不限制美國向美洲其他地區或海外擴張。其二,它所限定的是「政治」牽連以及與歐洲國家的聯合或衝突,而不包括商業上的交往。美國在建國初期經濟力量較薄弱,正是在這一政策的指導和掩護下,它利用歐洲列強相互爭鬥的矛盾和時機,動用一切手段大肆擴展疆土,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從美國獨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100多年間,歐洲列強長期沉湎於競爭歐洲和世界霸權、搶奪全球殖民地的鬥爭之中,相互勾心鬥角,拉幫結夥,你爭我奪,矛盾重重,糾紛不斷,戰爭連綿。僅為反對和防止法國稱霸,歐洲搞了七次反法聯盟行動,前後互鬥了12年之久。美國則依靠孤立主義政策,有效地擺脫歐洲國家間的糾葛,抓住歐洲無暇顧及美洲的有利時機,迅速地實現了疆域的擴張和經濟的崛起。美國獨立時只有東部13州,總面積9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50萬。但通過搶奪、強佔、購買等各種手段,到1867年已擴張為擁有937萬平方公里的大國。美國還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之機,充分發揮「後來者」的優勢,迅速實現高水平的工業化。到1892年,美國已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工業產量約為歐洲各國總和的一半。美國迅速發展起來的原因很多,但孤立主義的對外原則無疑為其提供了機會和條件。

美國在發展自己的同時,並沒有放棄與歐洲國家的利益爭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823年12月2日門羅總統提出的國情咨文。咨文中有關外交方面的主要內容為「反對歐洲國家再到美洲奪取殖民地」「不干涉」和「美洲體系」三大原則,稱作「門羅宣言」。就這樣,在拉美蓬勃興起反對歐洲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鬥爭的時刻,美國以支持拉美國家獨立為旗幟,乘機排擠出歐洲列強,從而把美洲變為美國獨自的勢力範圍,使拉美成為其可靠「後院」。門羅主義成為美國孤立主義的另一基本原則。而隨著羽毛的豐滿,美國也越來越著力參與同歐洲列強爭奪世界利益的活動中。有時是打著冠冕堂皇的旗號,例如,美國在列強瓜分中國時是遲到者,便於1898年提出「門戶開放」政策,要求「利益均沾」。有時則是訴諸武力威脅,如與英、法爭奪巴拿馬運河開鑿權。而為了攫取西班牙手裡的古巴和菲律賓等地,則赤裸裸地發動了美西戰爭。

1914年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8月4日宣布中立,並以中立國地位同交戰雙方作生意,但交易對象主要是英法等協約國。實際上,美國成為供給協約國軍火、軍用物資和糧食的巨大基地。直到1917年,當戰爭局面出現不利於協約國態勢時,美國擔心協約國失敗將會收不回巨額貸款,才對德宣戰,同時繼續向協約國提供軍火和軍用物資等。到第一次大戰結束時,美國對協約國的貸款總額由27億美元猛增到94億多美元,一躍成為歐洲的主要債權國。美國參戰,不僅發了大筆戰爭財,更重要的是大幅提高了美國的政治影響和地位,獲得了對歐洲乃至世界事務的決策話語權。1918年,美國時任總統威爾遜拋出戰後安排的十四點綱領,目的是要「按照我們的心愿完成對世界地圖的重新繪製」。1921年11月華盛頓會議的召開和產生的結果,標誌著美國主導的華盛頓體系的建立。

1929年至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影響深遠,不僅對經濟造成空前的破壞,而且也引發了嚴重的政治危機,國際關係進而惡化,並醞釀著一場新的大規模戰爭。這種形勢推動美國孤立主義思潮迅猛泛濫,加上群眾早已存在的和平主義情緒,避免捲入未來的一切戰爭成為普遍共識。羅斯福總統出於政策考慮,很大程度上也支持孤立主義,一是國內經濟復興需要暫時避免捲入國際紛爭,二是在國際局勢變化紛紜、戰爭氣氛日盛之際,需要靜觀其變和思慮對策的時間。這樣,孤立主義再度完全主導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的美國對外政策,而且逐漸衍變成縱容侵略的綏靖主義。從1935年8月起,在歐洲戰爭氣氛日益濃重的時候,美國連續通過了四個中立法。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遲遲不肯捲入其中。直到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並對美宣戰,美國才直接參戰。實力雄厚的美國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行列,標誌著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應該說,美國為戰勝世界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貢獻。

從這段歷史可以看出,孤立主義是在美國獨立後國力處於相對弱勢情況下的一種明智的政策選擇,為美國的發展贏得了時間和空間,而遠離歐洲大陸以及國家兩側是大洋的地理環境優勢,則為這一政策的成功實施提供了重要地緣條件。在美國強大起來後,孤立主義又是其維護自身利益和保持對世界事務自由抉擇行動的一張王牌。概括來看,在獨立後130多年的時間裡,孤立主義一直是美國外交中佔主導地位的思想。但在二戰前期的綏靖主義政策,也使美國嘗到了最大苦果,得到了慘痛教訓。

美國和新孤立主義

二戰結束後,美國取代英國登上西方乃至世界霸主位置,世界地位的變化和利益範圍的擴展,必然對美國的國際作用與義務提出新要求,最終使美國由孤立主義走上全球主義及干涉主義的道路。美國憑藉超強的軍事和經濟力量,擔當起二戰後的「世界法官」和「世界警察」角色,在全球範圍內締結軍事同盟,建立軍事集團,設立軍事基地,並多次發動戰爭,對別國肆無忌憚地進行干涉和侵略。與之同時,還以「民主」「自由」為旗幟,對其他國家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竭力推行所謂普世價值的美國「模式」。美國奉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行為,遭到普遍反對和抵制。而每當國際局勢發生重大變化時,或者對外遭受失敗和嚴重挫折後,美國國內都會掀起一陣關於對外政策的辯論。挑起辯論的主要是主張回歸孤立主義的一部分人,他們的觀點往往夾雜著自由主義等思想,實際是傳統孤立主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變種,被稱作新孤立主義。

二戰以來,美國已有過幾次新孤立主義思潮,試圖改變或影響美國的對外政策。影響較大的大約有三次。

第一次是圍繞二戰後美國應如何對待和處理與蘇聯的關係問題展開。1947年3月12日,美國時任總統杜魯門向國會宣讀總統咨文,強調美國的「偉大責任」是遏制蘇聯的「擴張」,這一咨文很快被稱為「杜魯門主義」。他後來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它現在宣布,不論什麼地方,不論直接侵略或間接侵略威脅了和平,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也就是世界任何地方的安全問題美國都有權進行干涉。實際上,這涉及到如何處理戰後美蘇、美歐兩大關係的問題,當時主要存在兩種與杜魯門政府嚴重分歧的意見。一種是華萊士為代表的「自由主義者」,反對與蘇聯公開決裂。另一種是參議員塔夫脫為代表的「保守主義者」,他們也贊成對蘇強硬,但反對過多捲入外國事務,主張回到戰前的孤立主義做法上去。塔夫脫本人是堅定的孤立主義者,認為沒有必要建立北約,應收縮在歐駐軍,並反對撥付巨額援外經費。但在當時的情勢下,這種孤立主義的主張未能形成氣候。

第二次發生在上世紀60至70年代。當時美國陷于越戰泥潭,國內反戰情緒很濃,以參議院民主黨多數派領袖邁克爾·曼斯菲爾德等人為代表的新孤立主義派應運泛起。其基本主張就是美國調整海外捲入規模,撤出駐歐美軍,實施戰略收縮。美國經歷了五次經濟危機的打擊,經濟實力和對外競爭能力均遭嚴重削弱,美國與歐日特別是與蘇聯綜合國力對比發生了升降變化,國際影響力下滑。在此國際背景下,美國統治階層從自身戰略和經濟利益出發,普遍贊同收縮海外力量,調整對外政策。尼克松出任美國總統之後,承認時代格局朝多極發展的現實,在基辛格的協助下制定出一套新的軍事戰略和外交戰略,這就是「尼克松主義」。其中雖有某些新孤立主義的影子,但總體上仍是全球主義的思想。

第三次新孤立主義的高潮出現在冷戰結束後,代表人物是1992年與老布希角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帕特里克·布坎南等人。他們認為,冷戰結束了,美國承擔眾多國際義務的時代也該結束,要回到「應有的位置」上來。他們反對「全球干涉主義」,強調美國的命運不取決於其對外部世界的干預,而取決於保護自身利益的能力。具體政策主張主要包括兩大方面:其一是集中精力搞好國內問題,「重建」美國。《外交》雜誌主編威廉·海蘭撰文提出:「美國今天受到的外國勢力威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小……但國內繁榮受到的威脅卻是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因此「必須有選擇地解除一些國外負擔,以節省資源來解決國內問題」。其二是減少在海外的政治和軍事義務。他們主張美國從全球撤回駐軍;把北約移交給歐洲人,廢除日美安全條約和使美國承擔整個西半球防務的泛美聯防條約;停止一切對外援助,停止增加對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撥款等。布坎南更提出「美國優先」的競選口號,贏得不少人的響應和支持,被輿論稱作「布坎南現象」。

美國雖在兩超爭霸中獲得勝利,蘇聯解體了,但美國本身也是遍體鱗傷,國內問題積累成堆。布坎南等人的新孤立主義在美國內受到廣泛熱捧,但遭到新干涉主義、理想主義等派別的堅決抵制與反對,也沒被此後的布希和柯林頓兩位總統採納。在這些總統執政期間,也著重對改善美國國內狀況下了功夫,並利用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取得良好的發展效果。這些為小布希推行新干涉主義創造了條件。

小布希上台伊始,憑藉美國積累的超強實力,大搞新保守主義的單邊主義,極力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到處進行干涉,企圖進一步強化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但不久發生了「9·11」事件,美國被迫調整全球戰略,把反對恐怖主義和反對大規模殺傷武器擴散作為新戰略目標,在中東連續發動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兩場戰爭。「9·11」事件不僅造成美國巨大經濟損失,而且動搖了美國人對本土安全的信心,留下深深的心理後遺症。兩次中東戰爭,更把美國推入困難深淵。僅對伊拉克戰爭就耗資4500億美元,死亡4300多人,並給伊拉克留下一大堆難題。十年折騰,結果把中東搞成一個爛攤子,恐怖主義依然猖獗,美國軟硬實力均遭嚴重挫折。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嚴峻經濟金融危機,更使美國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也牽累了世界各國,使整個世界經濟陷入低迷狀態,至今未能完全恢復。如果說小布希的對外政策也有孤立主義成分的話,那就是狂妄的單打獨干思想。

處於困境的美國人民懷著滿腔熱望把民主黨人奧巴馬推進白宮,奧巴馬高喊著「改革」的口號,躊躇滿志,要干一番事業。他重點抓了兩個方面:一是大力促進美國經濟的復甦和振興;二是全面調整美國全球戰略。目標是維護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也就是世界霸主地位,保持美國永遠「全球第一」。自2009年上台以來,奧巴馬根據新的國際形勢特點,大幅調整全球戰略,其中有三個基本點:一是戰略目標由小布希政府的打贏反恐怖戰爭轉嚮應對新興大國的崛起;二是戰略重心由傳統的歐洲和中東轉向亞太地區;三是由過分依賴軍事手段轉向運用所謂「巧實力」。2010年奧巴馬政府推出「亞太再平衡戰略」,把遏制和防範中國視為戰略重點。同時,奧巴馬政府在貿易投資上也進行了維護美國領導權的設計,就是以北美自貿區為軸心,主導打造「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TP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TTIP)兩個機制,藉此牢牢把握國際貿易投資的制度制定權。奧巴馬的算盤打得很精,但這對美國來講是一個難能如意的算盤。第一,美國國內積澱的問題太多,各種矛盾亟待解決,他不是集中注意力處置好國內的麻煩,而仍然把大量精力用於對外。第二,他沒有正確判斷變化中的世界形勢,仍用陳舊的思維處理國際問題。第三,最主要的,他沒能全面估計美國存在問題的嚴重性及其實際能量,沒看到存在已久的霸權目標與力不從心的矛盾。結果是歐洲離不開,中東撤不了,亞太難進展,造成戰略上的混亂。而國內政治分裂,兩黨嚴重對立,社會衝突加劇,不滿情緒上升。最終讓特朗普抓住機會,一舉贏得大選的勝利。

粗略而論,奧巴馬政府的政策思想似是自由主義與孤立主義的混合物,一方面從歐洲和中東大規模戰略收縮,另一方面又在亞太地區特別是東亞推行戰略擴張。在重點經營亞太戰略再平衡的同時,又不斷插手中東事務,並挑動起烏克蘭事件,與俄羅斯的關係僵化。既要維持全球霸權地位,又面臨綜合國力相對下降的現實,操控和主導世界事務缺乏實力支撐。在這樣情勢下,是後撤還是繼續推進,將是特朗普面對的選擇。

特朗普與孤立主義

特朗普主要是藉助美國社會高漲的民粹主義情緒上台的。這既給他的當選提供了一定的社會基礎,也在某種程度上約束了政策選擇。他從未進入過建制,是一個與主流建制派精英格格不入的人物。與建制派精英和主流媒體的關係,也是他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一般人感到特朗普執政隨意,具有很大的不可預測性和不可確定性。但從特朗普一系列政策主張和取向來看,他有自己一套思維基礎和理念框架,並不是任意和盲目的。他一再強調「美國優先」,目標是「使美國再度偉大」,這些都帶有傳統的孤立主義特色。他競選時的言論和當政後的一些政策,具體歸納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他否定了奧巴馬幾乎所有的國內決策,特別是醫療改革,也嚴厲批評了民主黨的對外政策。他就職演講的重點就在這方面。他認為,「長久以來,華盛頓的一小群人攫取了利益果實,代價卻要由人民來承受」「建制派保護的是他們自己,而不是我們國家的公民」「我們曾經致力於保衛其他國家的領地,卻忽略了我們自己的領土。我們曾經將成千上萬億美元轉移到海外,我們自己的基礎設施卻年久失修、常年荒廢。我們幫助其他國家走上了富裕之路,我們自己的財富、力量和資源卻逐漸消失在地平線上」。他強調,「從今天開始,只有美國第一——美國第一」。從這些話中不難看到他的執政思想和政策基礎。

第二,他主張將美國對歐洲及日韓等地的維護安全,由「免費義務」改為「有償服務」,要歐洲和日韓等國承擔費用。他讓來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繳納防務費用,毫不留情面。

第三,他認為TPP和北美自貿區等國際和區域機制損害了美國利益,已正式宣布退出TPP,並提出重談北美自貿區。他主張以雙邊方式商談貿易問題,要求對美國「貿易公正」,並通過稅收等手段實施保護主義。

第四,他堅決要求美國企業「留在美國」或「返回美國」,重新振興美國實體經濟,增加就業。

第五,他以維護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對移民採取一系列強硬措施。堅持在美墨邊境高建防護牆,並要墨西哥承擔費用;簽署「禁穆令」等行政命令,還要對在美移民進行清理。

第六,他強調建立強大的軍事力量,特別注重美國海空軍建設,在這個財年裡縮減環保、教育、農業和國務院(外交)的撥款而大增國防開支。

執政數月以來,他確實調整了某些競選時的政策許諾,但從已經採取的行動中,可以看出他在基本政策思想和實踐上沒有根本性改變。所有這些思想和政策都反映出濃重的孤立主義意味與色彩。

由於特朗普當政為時尚短,對其未來的前景和效果還難以判斷。但可以預料,特朗普面前的道路將是崎嶇坎坷的,很難一帆風順。

首先,現在的美國所面對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已經發生根本變化,既不具備美國獨立初期的相對隔離條件,也不再擁有美國可以為所欲為的勢力基礎。而且,二戰結束以來的70多年間,美國一直高踞世界權力的巔峰,掌控國際一切事務已被美國人普遍視為至高無上的權利和義務,要想徹底改變這種狀態,很難為大多數美國人接受。

第二,美國長期形成的制度、原則和思想等建制體系,不會容忍任何顛覆性改變,他們已經並將繼續反對和抵制特朗普採取的一些舉措,如特朗普的「禁穆令」就因一些州的反對而流產。另外,美國總統的許可權也受到體制架構規矩的很大約束。

第三,最主要的是,當今世界是多極化和全球化持續發展的世界,各國利益互聯互融,共同發展。美國作為世界大國之一,與世界各國關係緊密,脫離世界同樣難以很好生存。

面對這些挑戰,特朗普的孤立主義傾向道路究竟能走多遠,且拭目以待。

孤立主義與全球

2016年,英國公投「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為美國總統兩件事,被視為「逆全球化」或孤立主義高漲的兩隻「黑天鵝」。在法國、義大利等一些西歐國家,「反全球化」的風潮依然激蕩不休。所有這些都引起世界普遍的關切。孤立主義思潮看來勢頭不小,但縱觀世界,全球化仍在強勁發展,所蘊含的力量要比孤立主義強大許多。

幾十年來,全球化為世界各國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與環境,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巨大進展,也促進了各國人文的交流。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展開,全球化的能量必將進一步釋放,發揮推動人類文明和進步的重大作用。

由於客觀條件限制和主觀操作的失當,的確有少數國家和地區被邊緣化,在一些國家內出現了分配嚴重不均,中下層群體收入減少和生活水平下降等消極情況。在不少發達國家裡,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實體經濟衰弱,造成嚴重失業現象。曾被視為社會「穩定因素」的中產階層也深受其害,收入甚至低於上世紀70年代。而建制派只顧自己的利益,只說些動聽的話語,無意也無力真正解決他們的困難和憂慮,更激起中產階層的不滿,導致他們把怨憤發泄到全球化身上。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國家的中產階層變成反全球化的主力,反建制、反精英、反自由流通,支持保護主義,民粹主義也成為孤立主義政策主要擁護力量。特別是歐洲移民問題愈演愈烈,使許多當地民眾感到他們的就業機會、社會福利和社會安全受到威脅。眾所周知,一些移民(尤其是難民)問題不是全球化造成的,而是由美國等西方對中東錯誤的行為引發的,這卻也被當作全球化的後果。這些民眾的處境和擔憂值得同情,但這一切根本不是全球化的過錯,更不是全球化本身的問題,自然也擋不住全球化的持續發展。其實,英國「脫歐」並不表明英國反對全球化或者支持孤立主義。相反,英國是強烈主張自由貿易的國家。

孤立主義政策也許有助於解決美國等一些國家存在的個別問題,但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在當今這個時代,孤立主義不可能維持長久,更不可能在全球範圍內泛濫。可以肯定,全球化就像滾滾的洪流,必將繼續澎湃向前!

原題:孤立主義與美國的政策取向

作者:馬振崗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外交部外交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駐英國前大使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盤古國際智庫

原發於:微信公眾號:時政國關分析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中美聚焦網立場。

本文為中美聚焦網專欄作家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與中美聚焦網共同所有,如需轉載請與中美聚焦微信公眾號聯繫並註明出處。

中美聚焦網|中美交流基金會

微信ID:chinausfocu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美聚焦 的精彩文章:

美中經濟關係的未來:是夥伴還是對手?

TAG:中美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