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AI晶元的前景並非一片坦途

華為AI晶元的前景並非一片坦途

華為正式發布了它們的兩款AI晶元,號稱其最強的昇騰910的半精度算力達到256 TFLOPs,比目前廣受市場認可的NVIDIA的V100高出了一倍,看起來華為是決心要在AI晶元市場有所作為了,不過要在目前的AI晶元市場打開局面它還要經歷許多困難,前面並非一片坦途。

AI晶元並不僅僅比拼性能

AI晶元是一個新發展起來的領域,與目前市場容量極大的伺服器晶元市場有很大的不同,當前伺服器晶元市場主要為Intel所佔有,其佔有伺服器晶元市場超過九成的市場份額,NVIDIA則很好的抓住了AI晶元市場的特點發展成為該領域的王者。

NVIDIA是做顯卡起家,不過它很早就認識到自家的GPU可以干更多的事情,GPU擁有強大的並行計算、低精度計算等能力,因此早在數年前就開始打造自己的CUDA平台,在AI逐漸成為潮流之下,NVIDIA打造的CUDA平台意外的在AI行業迅速獲得認可,目前全球的神經訓練網路絕大多數都是採用其CUDA平台。

NVIDIA打造的CUDA平台能在AI行業獲得認可在於它的通用性,在AI計算當中有諸多的演算法和任務,例如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動駕駛等就有很大的不同,CUDA平台的建立則很好的適應了AI的各種需求,用戶在開發了自己的演算法之後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建立自己的AI運算系統。

NVIDIA在AI行業獲得認可後,也正強化建立自己的生態,希望依靠這種生態建立自己的護城河。千萬不要小看生態,Intel能在伺服器晶元市場長久成為霸主就是因為它在伺服器晶元市場建立了自己的生態,導致ARM陣營始終難以進入伺服器晶元市場,AMD在顯卡市場與NVIDIA齊名,其GPU同樣擁有強大的並行計算能力、低精度運算能力等不過在AI行業卻始終難以與NVIDIA競爭。

華為AI晶元的前景並非一片坦途

華為目前推出的AI晶元昇騰系列強調在性能方面已大幅超越NVIDIA,這是值得可喜可賀的事情,不過這僅僅是起始的第一步,它要在AI行業與NVIDIA競爭還需要經過許多努力才能獲得行業的認可。

華為首先需要建立AI晶元的計算平台,讓用戶可以更容易的基於它的AI晶元建立AI運算系統,這與它在手機晶元市場面臨的問題是相似的。華為的麒麟晶元在性能方面已達到一流水平,不過在整合度方面與高通和聯發科還有差距,尚未形成自己的一套解決方案,這就導致它需要建立一個終端研發部門,專門為它採用麒麟晶元的手機服務;相比之下高通有QRD解決方案,聯發科有turnkey解決方案,手機企業拿到它們的方案之後可以說只要搭上外殼就開發出自己的手機,華為自己的手機出貨量當中有近半是採用這兩家手機晶元企業的解決方案基本上都由ODM企業完成就可見一斑。

華為的AI晶元剛剛推出,它要形成自己的生態同樣需要一番努力,當前由於NVIDIA已打造了自己的完整生態,全球數十萬開發者為它開發相應的AI應用,華為從零起步顯然面臨著許多困難。這與華為一直宣稱自己正在開發手機操作系統,但是由於缺乏自己的生態卻一直在猶豫是否要推出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的一樣的問題。

對於客戶來說,華為則與客戶形成了同業競爭。華為希望自己在AI雲計算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建立了自己的雲計算業務,201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前十大雲計算企業當中就包括了華為雲,而諸多競爭對手則有阿里、騰訊、百度等,在同業競爭的影響之下這些競爭對手要採用華為的AI晶元自然要掂量掂量,而這些競爭對手同樣有投資開發自己的AI晶元,因此華為的AI晶元最終會不會如手機晶元一樣最終只能依靠自己的雲計算業務支持發展而難以獲得行業的認可呢?

當然對於華為來說它也有其他業務可以支持AI晶元的發展,除了自家的雲計算業務之外,它也是全球知名的伺服器供應商,去年更已躋身全球前四大伺服器供應商之列,這倒是有利於它推廣自己的AI晶元的,不過最終結果會如何就得看市場的發展了,但很明顯前路並非一片坦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穎 的精彩文章:

中日韓在動力電池產能上佔據優勢,歐洲欲打破市場格局
負面不斷的特斯拉讓動力電池供應商松下試圖擺脫對它的依賴

TAG:柏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