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軟銀或投資Wework多數股權,中國市場仍將和氪空間激烈競爭

軟銀或投資Wework多數股權,中國市場仍將和氪空間激烈競爭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北京】10月10日報道

10月9日消息,根據外媒報道,日本軟銀正就出資150至200億美元收購WeWork多數股權進行談判,投資資金可能來自軟銀願景基金(Vision Fund)。

自去年以來,軟銀不斷加碼擁有8年歷史的WeWork,目前已持有後者近20%的股權。2017年3月,軟銀集團向WeWork投資3億美元。2017年8月,軟銀集團及其願景基金向WeWork投資44億美元,其中30億美元直接用於購買WeWork的股權,另外的14億美元分別投資向WeWork在中國等地區的三個子公司。

今年7月27日,WeWork還曾宣布,旗下中國子公司獲得由軟銀、軟銀願景基金、淡馬錫等領投的5億美元B輪融資,估值升至50億美元。8月10日,軟銀以可轉換債券的形式再向WeWork投資了10億美元。

WeWork在最近的一次融資中估值達到200億美元。而今年6月,市場傳聞稱WeWork在以350億美元的估值尋求新一輪融資。

WeWork的債券發行文件顯示,營收迅速增長,但虧損也不斷擴大。WeWork去年總營收為8.86億美元,但凈虧損達到9.33億美元。而光是今年上半年,公司就營收了7.64億美元,虧損也達到了7.2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虧損的1.54億美元高出了3.7倍。

事實上,市場對Wework的質疑一直沒斷過,尤其是在今年7月,WeWork中國區單獨獲得軟銀願景基金等B輪融資5億美元之時。畢竟作為全球共享經濟三巨頭之一,WeWork進入中國最晚、且看起來是模式最簡單的一個。

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和更多參與國際競爭,未來中國將很有可能成為WeWork在美國本土之外最重要的市場。從融資透露的信息看,中國WeWork的成績其實並不算耀眼,其兩年內發展近40個辦公空間、2萬名會員的成績,在中國聯合辦公市場落後於本土競爭對手。

目前,中國本土的聯合辦公企業主要有氪空間、優客工場、SOHO 3Q、夢想加等,其中氪空間與WeWork都是自營管理面積,模式最為接近。

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的《2018中國聯合辦公行業監測報告》顯示,從管理面積、綜合競爭力、核心衡量指標、用戶滿意度等維度衡量,氪空間均領先於中國WeWork。

氪空間成立於2014年,轉型聯合辦公獨立發展是從2016年開始,與WeWork進入中國的時間接近。經過兩年多時間,氪空間覆蓋了11個城市,60多個辦公空間,管理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

氪空間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成城曾對媒體表示,氪空間的競爭對手並不是中國WeWork,而是WeWork。他還透露氪空間的發展計劃是在2019年底達到150萬平方米的管理面積,並且在2020年底趕超WeWork。

與WeWork相比,氪空間在中國市場具有本土優勢,對於中國的中小企業以及創業公司更為了解。在過去兩年里,氪空間的擴張速度比中國WeWork快得多,品牌影響力也在快速提升。

從中國辦公人口和寫字樓市場的規模來看,中國未來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聯合辦公市場,WeWork如果不能在中國市場取得領先,將大大影響其整體估值。

中國WeWork在 7月末完成新一輪融資之後,開始採取提高中介傭金,加大市場補貼力度等「價格戰」方式來提升競爭力,但從長遠來看,這些舉措並不能解決中國WeWork擴張速度較慢的問題,與氪空間等本土對手的競爭仍面臨很大挑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衛星成像創企Planet Lab啟用全新製造基地,每周可生產40顆衛星
亞馬遜新品一覽:新版Echo系列、微波爐、時鐘、智能插頭悉數登場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