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周琦膝蓋的傷,痛在所有愛籃球的中國人心裡!

周琦膝蓋的傷,痛在所有愛籃球的中國人心裡!

周琦在今年的季前賽好不容易覓得出場機會,誰料僅僅登場4分鐘後就受傷離場,再加上丁彥雨航在中國賽開打之前就飽受傷病困擾,給新賽季中國球員的NBA之旅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持續多日的等待之後,周琦終於站上了新賽季NBA季前賽的賽場。然而,就在周琦亮相新賽季僅僅4分鐘之後,他便因為膝蓋受傷而坐著輪椅離場。有消息稱,周琦的內側副韌帶出現了一定的損傷,需要在晚些時候接受MRI檢查。

斯科拉倒地壓到周琦左膝,致使其出現反關節並摔倒在地。

在輪椅上,周琦顯得非常痛苦。這其中,既有韌帶傷勢帶來的生理疼痛,同時也有出師未捷所帶給他的遺憾。事實上,這樣的感受並非只有周琦一人經歷過。在NBA闖蕩過的那些中國人幾乎都經受過傷病無窮無盡的折磨。直到現在,傷病問題依舊是中國球員們在NBA所面臨的最大敵人。

在周琦之前,王治郅、巴特爾、姚明、易建聯、孫悅這五人曾經有過在NBA效力的經歷。其中,姚明和易建聯無疑是最成功的兩位。前者是NBA名人堂球員,後者在巔峰賽季也有場均12+7這樣的表現,是籃網隊鐵打的主力。

然而,如果不是傷病摧殘的話,他們二人的職業生涯其實能夠更為出彩。

2002年,姚明以首輪第一順位加盟火箭。在他職業生涯的前3個賽季,姚明一共只缺席了2場常規賽。可從2005-06賽季開始,傷病便開始侵蝕姚明的身體。他的膝蓋、腳部等不同部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傷病。尤其是在北京奧運會之後,姚明在自己NBA生涯的最後3個賽季裡面僅僅出戰了82場常規賽,並且在剛剛30歲不久便遺憾退役。

與姚明一樣,易建聯的NBA生涯也時常與傷病為伴。2007-08賽季,易建聯加盟雄鹿,在阿聯的新秀賽季當中他便因傷缺席了16場比賽。其後來到籃網,易建聯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並且打出了不錯的個人數據。可遺憾的是,每當易建聯打出一段高光表現,傷病就會找上門來。

「每一次受傷回來,我都很想打好,但是卻沒有打好,應該說是精神上和注意力上,都有些調整不過來。」易建聯也曾經如此遺憾的說道。

由於他一直無法持續穩定的打出出色的表現,沒有哪支球隊敢把易建聯作為核心球員培養。在2009-10賽季之後,他便開啟了流浪生涯,直到2013年徹底回到CBA,再也沒有踏上過NBA常規賽的舞台。

曾經,姚明與易建聯飽受傷病折磨。現如今,周琦與丁彥雨航也遇到了類似的尷尬。前者已經在NBA效力了一個賽季,傷病總是給他帶來負面影響。後者還沒有正式成為NBA的一員,傷病帶給他的影響或許還要更大一些。

在周琦的第一個NBA賽季,他僅僅出場了18場比賽。除了個人實力與火箭隊的要求稍有不足之外,傷病也是導致周琦無法出戰的一大原因。他的手肘、小腿和腳踝多次出現受傷的情況,尤其是在發展聯盟的那段歲月當中,周琦甚至曾經因為手肘傷勢一下子缺席了3周之久。

今年夏天,周琦其實一直都是在有傷的情況之下備戰亞運會的比賽。回到休斯敦之後,周琦同樣處在養傷的過程當中。但好景不長,在今天季前賽與上海男籃的較量當中,周琦再度因傷離場。

雖說核磁共振的結果還沒有出來,但從場上的情況來看,周琦的傷情似乎並不是那麼樂觀。如果他不得不因傷缺席一段時間的話,這對於正處在職業生涯關鍵期的周琦來講將是一個非常不利的消息。

丁彥雨航並非在NBA賽場上受傷,但傷病無疑影響了他在NBA的前景。上個賽季的CBA季後賽,丁彥雨航小腿受傷。直到現在,他都沒有徹底恢復自己的競技狀態。之前一直幫助小丁康復的國家隊隊醫李大鵬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道:「小丁的右膝關節有髕腱炎,還有髕骨軟化癥狀,這種傷不太容易恢復。」

從這一角度來看,小丁能夠在NBA中國賽深圳站的比賽之中登場已經是一種奇蹟。可是由於他一個夏天都處在傷病的情況之下,其個人競技狀態並沒有去年那麼出色。因此,獨行俠隊很難給他一份正式合同。由於這次傷病,丁彥雨航在NBA的前景已經大打折扣。

事實上,在姚明登陸NBA之前,開路先鋒王治郅也曾經被傷病折磨過不少次。華人球員林書豪也是同樣,自「林瘋狂」之後,他已經太多次因為傷病而休戰。上個賽季,林書豪更是因傷缺席了整整一個賽季。

對於中國球員來說,傷病問題已經成為了他們最大的敵人。造成這樣情況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中國向NBA輸送的球員多為高個子內線,而高個子球員受傷的風險要更大。根據Fivethirtyeight的數據統計,自從2000年以來,共有97位身高在2.05米以上的球員在樂透區被選中,這些球員因為傷病錯過了生涯中17.9%的比賽。而如果將身高提高到2.13米,這個數字將會達到23.5%。

反觀身高在1.92-2.00米和1.89米以下的球員中,他們生涯缺席的比賽分別只有15.1%和14.7%。雖然說這樣的數據同樣不是直接的證據,但是此研究已經能夠反映出身高對於傷病的影響趨勢。

其次,登陸NBA的中國人必然代表了中國的最高水平,因此「聯賽+國家隊」兩頭跑幾乎成了標配,外加球星商業價值大,休賽期想要好好休息就成了奢望,過渡的消耗導致痼疾難除的情況出現。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黃種人的體質與黑人有著明顯的不同,在NBA這種節奏快,身體對抗強的賽場上,黃種人受傷的概率無疑要比黑人運動員高不少。

面對這樣的問題,中國球員一直都在尋找辦法。既然先天優勢有所不足,我們只能就只能通過後天的刻苦訓練來彌補。在NBA當中效力的中國球員其實個個都非常努力,他們儘可能的提升自己的肌肉密度,從而降低傷病的風險。但是,NBA是一個競爭太過嚴酷的舞台,沒有哪個人會放低對於自己的要求。因此,這裡的比賽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對抗強度也越來越高。

其實不僅僅是中國球員們,NBA整體出現傷病的概率就在提升。上個賽季,僅開賽四天便有63人進入傷病名單,這一數據創下了近年來的新高。儘管NBA聯盟一直都在想盡各種辦法為球員們減負,且醫療水平在不斷提升,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傷病的情況並沒有減少。

在競技體育的世界裡,保持健康是一切的基礎。如何克服傷病,在過去就讓姚明易建聯們苦惱,現如今依舊是希望登陸NBA的中國球員們面臨的最大難題。周琦作為目前唯一一位在NBA一線隊效力的球員,他的傷病自然牽動了億萬中國球迷的心,而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默默祈禱,期望傷病檢查能出現最好的結果。

文|季孟年

編輯|小Y

美編|吳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周報 的精彩文章:

阿圖爾一戰受封「新哈維」 有種你去斷他球啊!
西甲看彩:巴列卡諾終結主場連敗

TAG:體壇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