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P2P風險事件啟示錄:第三季度242家問題平台成因分析

P2P風險事件啟示錄:第三季度242家問題平台成因分析

來源:零壹財經

作者:沈拙言

經歷了慘淡的第二季度,P2P網貸行業終於迎來了交易額上漲喜訊。

據零壹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有1377家,同比下降34.62%。2018年第三季度P2P問題平台242家,較二季度略微減少2.42%;在剛剛過去的9月,問題平台數量繼續減少至40家,環比下降36.51%,其中立案和清盤兩類合計佔到67.5%的比例。

9月交易額為934億元,環比增長6.86%,活躍借款和出借人數亦在同步增長。

自6月開始增多的P2P網貸行業風險事件,在監管當局的調控之下,9月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這些模式不一、風險不一的問題平台,給行業敲響了警鐘,給其出借人帶來了多年後想起來仍會肉痛的損失以及心理陰影。

本文通過對2018年第三季度典型問題平台的剖析,希望引發從業者警惕。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問題成因之一:完全不懂金融 入行只為蹭熱度分羹

P2P網貸行業在2014、2015年迎來了高度繁榮,多家平台跑馬圈地,業務版圖瘋狂擴張,用戶獲客採用人海戰術,堅信「出借人/借款人越多, 撮合成交額/待還餘額越高,平台行業地位就固若金湯。」

大環境下,多個平台成立,帶著不同的背景與目的,成為了聽起來高大上的「互聯網金融從業者。」

可惜的是,這些趕鴨子上架的「互聯網金融從業者」,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識,可能連完整的次貸危機形成過程都難以表述。

這樣的一群人掌舵,盲目的吸納投資人資金,財大氣粗的投放各種地鐵、LED屏、影視劇廣告,資產端質量風控一無所知,廣告語宣傳各種「放款快」,凡有借款來者不拒。

此類平台從生到死,或許只隔著一個負面消息而已。

多數P2P投資人風險意識不佳,風緊就要撤乎,哪管標的是否到期,哪管平台如何兌付,只想立即在自己的銀行卡里看到自己的本金,最好是加上利息。

借款人在借款時並未經過平台的信用水平、收入情況、履約能力等評估,或許本身就不具備償還債務能力。再者,看到平台負面新聞爆出或行業局勢緊張,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期待平台迅速倒閉自己債務消失恐怕是多數借款人想法。

儘管一直在強調債務關係不因平台經營情況而消失,但在問題平台過往的歷史中,拒不還款甚至煽風點火搞垮平台的借款人總佔一席之地。

監管要求P2P回歸借貸撮合交易中介本質,但借貸雙方的質量都無法保證,出現壞賬即墊資兌付,投資標的期間胡亂搭配,流動性能不枯竭?

眼見平台因種種問題陷入泥沼,創始人/高管想到了自己以後可能會面臨的漫長兌付過程,想到了自己投身P2P網貸行業的初心,斷定那是自己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

於是打開了辦公室的保險箱,掏出了裡面的綠卡。

問題成因之二:高管深陷詐騙局中不自知 為他人做嫁衣

2017年,網貸之家創始人徐紅偉想要賣掉自己運營了4年的P2P平台,從運動員身份脫離做專職裁判員。同年12月,一位姓盧的先生帶著收購意願走進了投之家,並提出了自己的條件:一年內投之家的待還餘額達到32億。

此前,盧先生的公司在澳大利亞上市。在過往的報道中,盧先生是可以成為多名市委書記座上賓的人物。

之後,投之家成為了盧先生可隨意擺弄的小娘子,就這麼為所欲為的搞出了近三十億的資金黑洞。

在投之家CEO黃詩樵走進深圳南山分局自首的那一刻都沒有想明白:錢到底去哪了。

盧先生叫盧智建,本名盧志建,2014年就進入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老賴名單,他的哥哥盧立建也在老賴名單上。2015年起,盧家兄弟關聯的公司打著國資旗號,連續控制和入股了18家互聯網金融平台。

如大家所料,這18家平台多數成為了問題平台。投之家曾在業內被認為是「最不可能出事的平台」,盧智建入股僅半年,就玩壞了。

堅信只做幕後黑手的盧智建並不出現在任何P2P平台的股權關係中,只在黑暗中操縱著這一切。

人人愛家、壹佰金融、聚勝財富、中科金服、火線理財、翡翠島理財、堅果理財、幫幫理財、天天財富等耳熟能祥的名字中,背後都有盧智建的身影,都有無數投資人的哀嚎。

P2P行業歷史中應該牢記「盧智建、盧立建」這兩個名字。

問題成因之三:迷信背景論 使勁渾身解數攀龍附鳳

同樣是盧家兄弟,將一桿「國資+上市公司背景」的大旗扯的迎風飄揚,令無數P2P平台趨之若鶩,搶著要被收購/入股。

2016年,盧智建勾搭上了臭名昭著的和平影視。和平影視號稱是國資背景,事實上不過是全民所有制企業。

同年,聚勝財富、人人愛家、中科金服等平台被盧智建攜和平影視旗下的上海中和世紀工貿有限公司收購,此後投資資金全部流向盧智建的數百家公司,最終以上平台在2018年第三季度成為問題平台,被立案偵查。

2016年11月,盧家兄弟間接控制的中科光電在澳洲紐卡斯爾上市。在澳大利亞國家證券交易所NSX,中科光電甚至連財務數據都沒有披露,比國內的地方股交所還要寬鬆。自此披上了「上市公司」的光環。

通過偽造與購買空殼,盧家兄弟構建了一個龐大的金融帝國,不停收購P2P平台。一旦收購,盧氏家族開始通過各種變相手段拉高收益,並要求平台發布盧氏家族指定的資產包,即借款方都是自己名下的各種各樣的空殼公司,把投資者的錢直接揣到自己的口袋,這種行為專有名詞叫「自融」。

攀附背景扯大旗,想不到所迷信的背景都是空中樓閣,落地即碎裂。

問題成因之四:未把風控與盈利能力看做發展根本

零壹財經觀察到,在第三季度的風險事件當中,宣布退出或轉型或立案的平台,在公告中不約而同的提出一個原因:資金流動性幾近枯竭。

關於資金流動性枯竭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多數是因為部分平台為提升其行業競爭力標榜投資者本金兌付,極端情況用平台經營資金墊付,或少數因為標的期限錯配導致資金鏈斷裂。

解決資金流問題兩種辦法效果顯著:提升風控水平與盈利能力。

風控是P2P平台壓低壞賬率、穩定為資金端提供收益的根本。隨著P2P網貸行業的不斷發展前行,依靠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實現運營、風控等的高度互聯網化、智能化,通過搭建數據模型、智能審批、線上獲客等方式把控風險,降低運營成本,是一個平台能夠高效運營的基礎,也是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至於盈利能力,是應對行業風險的最好保障,更是緩釋自身經營風險有力支撐。

問題成因之五:未開展健康、良好的投資人教育

在清盤/立案公告中說明流動性枯竭之前通常會說因投資人提現擠兌導致,投資人看了心裡很受傷,表示並不願意背這個鍋。

問題來了,投資人為什麼會擠兌?

直接原因是沒有做好完善的投資者教育。

其一是並未足夠的提示投資風險。P2P行業的繁榮與餘額寶產品的普及不無關係。投資人習慣了本金在低風險的環境下享受收益,卻並未認識到P2P不等同與餘額寶投資。

宣傳高收益低風險的互金廣告比比皆是,最應提示的風險卻「有意」放小甚至忽略。P2P網貸平台理應讓投資人認識到本金是出借給了借款人,一旦借款人不還款,需要自己承擔喪失本金的風險,平台沒有進行本息兌付的義務。

其二是並未做好完全透明化的信息披露。作為公眾資金的暫存方,平台有義務將其資金流向、標的細則、盈利狀態等情況反饋給投資人。一句通俗的話:你不給予投資人應有的信任根源,又怎能奢望投資人信任你?

修鍊好自己應該做足的基本功,穩定為投資人/借款人提供令人滿意的借貸服務,所創造的社會價值是值得肯定的。

肅清行業環境的工作交給監管層。

關鍵時刻監管出手 提振行業信心

8月13日,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開展P2P網路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並發布《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合規檢查問題清單》(下稱《108清單》)。本次合規檢查定於2018年12月底前完成。

《通知》對此此次合規檢查提出了總體要求,包括標準統一、全量覆蓋、真實準確、查改結合。「標準統一」要求方面,P2P網貸整治辦要求嚴格按照網貸「1+3」制度框架及有關規章制度,統一明確標準,提高質效,從嚴把關。

《通知》和《108清單》的發布,不僅明確平台整改方向,還有利於加速不合規平台的清退,整改或將取得實質性進展。

8月8日,互金整治辦下發《關於報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通知指出,部分借款人出現「惡意逃廢債」,等待平台資金鏈斷裂,從而逃脫還款義務的行為,加劇風險爆發,要求各地上報逃廢債借款人名單。下一步,逃廢債信息將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資料庫,對相關失信人形成制約。

銀保監會召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簡稱AMC)高管開會,要求四大AMC主動協助化解P2P的爆雷風險。四大AMC之一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率先成立參與P2P風險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將在上海、浙江、廣東、北京等地區成立工作小組,統籌推進P2P風險處置各項工作。

9月19日,深圳P2P平台信融財富與四大AMC之一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天津分公司(下稱東方資產)簽訂協議,約定由後者接下信融財富平台上共計2000萬元的逾期項目。

這是市場矚目的首單由AMC化解網貸風險的清償案例。

雖然行業出清仍在繼續,仍有部分未合規平台選擇裝死,但P2P網貸行業服務小微的價值是值得肯定的,民眾也期待合規的P2P平台能夠提供令借貸雙方滿意的服務。

說期望從此沒有問題平台/風險事件那不現實,因為總有企業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

只能祈願再也沒有因不明風險而遭受損失的投資人。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翼龍貸成交有所減少 借款和投資人數稍有回暖後繼續下降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