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有悅耳的川流與甜味的鰻魚飯,所以去荒野

有悅耳的川流與甜味的鰻魚飯,所以去荒野

「大丸溫泉旅館」— 那須山中秘湯之宿

窗外是清翠的山綠與悅耳涌動的清流

大家好。

這個夏天好像全世界哪裡都很熱。島國也在經歷著有史以來的酷暑與高溫。

然而,似乎山裡從來就和這類新聞無緣。

比如在栃木的那須高原,不誇張的說,住在那兒的時候,早起時還有點冷,在東京已將近40度的當口,那裡當時的氣溫還顯示在10度上下……

所以本期是一期關於那須溫泉的旅館專題,希望各位也能藉此體會到那份清涼。

那須溫泉自產的蘇打水名叫「湯けむり」

翻譯過來是指溫泉、浴池等冒起像煙狀的霧氣

一個簡單而有意境的名字,氣氛恰好貼合著到訪的這個季節

啟 程 ……

旅途中,我始終認為自己算個理想主義的旅行者。

此話怎講。

比如說,提前一晚打電話給已經預定好第二天即將入住的溫泉旅館,想預約接送車。通常,若是提供「一泊二食」(入住一晚提供當日晚餐與隔日早餐的標準)、且位於山中交通不便的溫泉旅館,大多數都有所謂的「送迎服務」,即親自開車來接送客人。只要提前數日通過郵件或電話與旅館確定住宿當日抵達最近車站的時間,之後,館方便會按照約定時間提前去火車站前等候了。

這是目前為止我的經驗。於是照此打電話給那家叫做大丸的溫泉旅館。

大丸溫泉旅館內的走廊角落裡

每一盞間接照明的幽暗燈光旁都插著不同種類的花卉

「非常感謝您的來電,若是要預約用車的話,請千萬不要錯過開往湯本的巴士的發車時間。」

剛一上來,對方的回答多少讓我有點糊塗。

什麼?巴士?

「從那須鹽原車站始發的巴士,下午只有一班,請您一定要在14點30分之前抵達巴士站呀。」

聽到這裡,我更糊塗了。

「我們會將客人您的名字告知巴士司機的。到時,請儘管乘坐就是。」

第一次碰見利用巴士來接住客的。

「路程較長,我們會安排在終點站等您的。」

了解了,態度倒是熱情。

道過謝後,通話結束。

那須鹽原位於栃木縣北部。作為一座人口不到12萬的小城,儘管人口總數僅排名縣內第六,然而觀光資源卻僅次於縣內第一位的日光。這一點只需從來往的交通方式上便能看出幾分端倪:搭上從東京駛往北海道函館的東北新幹線下行列車,儘管要選搭停靠站相對最多的「なすの」號,不到兩小時也能脫離城市的喧囂而輕鬆抵達。

東北新幹線與那須鹽原車站

如其名,車站附近不遠即是深山與高原。攤開一張栃木縣的地圖,便可將這種北高南低的地勢一目了然:作為島國僅有的幾個不臨海的內陸縣之一,山麓的面積在這裡佔據著絕對比例,大多都集中在北面的奧羽、日光、足尾等相互連綿的山嶽,且海拔均已超過了2500米。

於那些險峻而陡峭的群山之間,也淌動出數量可觀又流勢洶湧的水——一條鬼怒川,一條那珂川,便形成了縣內兩條流域最廣的河川。它們不僅為南方150公里以外的首都東京帶去了重要的水源,同時,河水本身的移動也為周遭那穩重的山嶽增添了幾分動感——我的意思是說,因那些洶湧的河川而蔓延向四周的無數條支流,猶如毛細血管般將這個內陸山地圍織起相當可觀的山谷地帶。

於是,溫泉無處不在。

我想,大抵也是源於此,擁有150多處源泉的那須鹽原便成為「溫泉鄉」中的翹楚,泉種豐富多樣。

大丸溫泉旅館裡的露天與室內兩種風呂

分別叫「川之湯」與「笹之湯」

直觀地體會到這種多樣,始於走出那須鹽原車站的那一刻。

站前相當空曠。僅有兩三家供過往旅客簡單填充肚子的食事處守在停車場旁,卻感覺很好吃的樣子。雖然無非是蕎麥麵、定食、咖喱飯、漢堡肉之類的常見快餐配置。後來事實證明,果然是好吃的,稍後講。

單調的站前空間無形中引導著視覺的集結。對於大多數剛剛從東北新幹線走下來的乘客而言,走出站口的那一刻,恐怕目光都會迅速匯聚於站外那一輛輛看上去早已等候多時的溫泉旅館迎賓車輛。唯見各家溫泉旅館的用車安靜而秩序地一字排開,陣勢算是頗為引人注目,每輛車身都噴塗著字體不一的旅館名稱,便可一目了然——這地方的溫泉可真是不少啊,大概每個人都會自然而然地如此感慨吧。

找到自己預定旅館的車,待還沒走到車旁,司機便會迅速迎上前去幫提行李。這些旅客大都以上了年紀且看上去經濟實力雄厚的老年人為主,對於準備由此出發去山中享用溫泉的他們來說,旅途的心境由此展開。

而作為一個需要搭乘巴士前往溫泉旅館的人來說,如此非理想的落差感反倒催生出另一種旅途的心境。

類似這種心境,村上春樹曾說那屬於「拐彎抹角的喜悅」。

那是村上在時隔將近30年後重返希臘某小島的時候,但見那裡已變得相當現代化,卻沒有了當初創作《挪威的森林》時的懷舊感——「當然方便是方便,卻也不免感覺有點寂寞。不方便雖然為旅行添麻煩,但同時其中也含有某種喜悅——拐彎抹角所帶來的喜悅。」 (出自《兩個令人懷念的島》)

或許對於我來說,這種拐彎抹角的喜悅,便是抵達深山與荒野的一場慢旅之中,偶爾出現的那些令人意外的小確幸吧。

比如:在那須鹽原,生薑燒是要用刀吃的。

時值離巴士發車還有半小時,在站前一處家庭餐館點了一份「生薑燒定食」。

餐館裡客人屈指可數。我坐在靠窗邊,看著窗外一輛輛溫泉旅館的專車載著遠途而來的人駛離停車場。定食端來,新鮮烤制的肉片泛著誘人的光澤,還沒吃便覺得很過癮,緊接著發現托盤中除了筷子外還附設了一把小型切肉刀,便默默明白了食用方法。意識到這裡終究是不臨海的高原地帶,肉質看著就很新鮮了。

價格也相當划算。甚至令我不免懷疑「這麼便宜行嗎?」,放到東京可沒有這麼實惠的事情。

實在是令人意外而短暫快樂的一餐。

抵 達 ……

本以為在都市裡時常被模糊的季節感來到山中會變得明確起來,然而抵達大丸溫泉旅館所處的狹長山谷中,感覺反倒更加被模糊了起來。起初,相當不可思議,等在那住了一夜後,便反而以為理所當然了。此為後話。

我所指的便是溫度。

2018年的這個夏天,在經歷著島國前所未有的酷暑之時,隨著巴士漸入山谷,便頓覺陣陣涼意開始滲進車廂。從那須鹽原車站啟程的時候,天空就下著小雨,那種淅淅瀝瀝的小雨。而跟隨道路沿著時緩時急的丘陵向上,窗外的世界開始泛白,乳白色的霧靄籠罩起山坡和平原——其實分不清是霧還是雨,所謂雲里霧裡從直觀上講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是南桑嗎?您辛苦了。」 巴士停在一片十足荒野派頭的山谷中,周圍的霧氣似乎要把這裡孤立起來。前來巴士終點站接我的溫泉旅館工作人員手握兩把直傘守在路邊,見我剛一下車,便迅速迎過來對我說道。

「從這裡還有大概五分鐘左右的路程。請上車。」 隨即,我鑽進了大丸溫泉旅館的微型麵包車。

「客人您感覺熱嗎?空調沒有開,如果您需要請隨時和我講。」

車繼續開動。

當然不需要空調,我心想。

到底是沒有街燈只有樹影的山岡。從走下巴士到坐進此刻的小型麵包車,短短几分鐘的交接時間裡,便深覺溫差之大。

在東京已經接近40度高溫的時候

山裡的氣溫依舊保持著微涼

「再往前開半小時就是「茶臼岳」了(山峰的名稱)。這裡一到夏天,總是下這種像霧一樣的雨呢。」 司機邊開車邊對我說。

望著窗外霧靄就像從山下的人間冒出來一樣,好似陽光的明媚永遠不肯來臨,只有條條霧絲流動著。忽然想起若干年前的某個夏天,大約也是這個時候,曾在杭州小住。每天都是這般似霧似雨的天氣,撐起雨傘出門,覺得多餘;把傘收起來,又好像瞬間會被淋濕,空氣中漂浮著不知是雨還是水蒸氣,目光所及一切呈現著被水打濕的樣子,就是煙雨江南……

掩映在樹影間的大丸旅館的古典門牌

麵包車停在一座小山坡上。「行李會幫您拿到房間里,請您只管帶好隨身包入住就好。」 司機的一聲囑咐,將思緒從遙遠的江南拉回到島國的那須高原。

一座傳統木造建築沿山體修建在身前的山坡下,掩映在樹影中——便是旅館了。

少頃,陣陣雨聲傳入耳邊。雨下大了嗎?

並沒有。一座小橋架於旅館門前,是那橋下清流的溪水聲,側耳傾聽,好似傾盆大雨,聲音足夠響亮,沿著山坡回蕩在山谷中。等過了橋,就進入到寧靜的旅館中了。

入 住 ……

迎賓茶點

對於像我這樣日語還不夠好的人來說,總會搞錯一些名字的發音。就比如這家「大丸溫泉旅館」。

一上來,我是按照「大丸百貨」的那個『大丸』念出來的。(日語讀音里:溫泉旅館的『大丸』讀作「Omaru」,大丸百貨的『大丸』讀作「Daimaru」)

「很多日本人也會讀錯這個名字。」 女將邁著輕快的碎步將我引入玄關後的門廳落座時,對我說道。

由於旅館是依仗山的斜坡而建,因此玄關與門廳都在二樓。一樓是溫泉。

館內到處裝飾著各種形式的植物與插花藝術

玄關的面積並不大。地上鋪著黑亮的地磚,被擦得光可照人。玄關後一扇木質圍欄前裝飾著一叢插花,以冷色調鮮花搭配著枯枝、樹榦與岩石,細膩又狂野,令人忍不住多看幾眼。而後又注意到門口角落裡懸掛著兩隻沒有點亮的紙燈籠,其中一隻上寫有「秘湯守護協會」字樣——果然又是一家「秘湯之宿」。

「秘湯」,是個很玄奧的名字。

提起加入了所謂「秘湯守護協會」的旅宿,不僅要像這樣隱居在交通不便的山裡,更重要的是與周邊自然環境和諧為一體,保持著所謂的「原風景」。雖然這些旅館規模都很小,卻自始至終追尋著「溫泉的環境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如何在利用有限的地下資源的同時繼續保持與守護自然環境,以及如何不被時代遺忘、用心回應旅人心中那份鄉愁」 等諸多標準,便也是各家旅宿一直秉承的信念所在。從四十年前的1975年協會成立之初只有33家旅宿開始,至今全島國已有165家散落在山中的旅館加入進來。他們大都相互啟蒙與借鑒,低調「秘密」地共同守護著那一道道山中的原風景。

「因為這兩天一直在下雨,為了防止它被弄濕,所以就暫且收進了玄關里。」 女將見我對著燈籠駐足觀摩,便解釋道。

「您看,這邊還有全體秘湯協會成員的印章。」 順著她所指,把目光投向門廳另一側的牆上。

「印章排列在一起很壯觀啊,大丸溫泉的印章的在哪裡?」 我問。

「哎呀,被您這麼一問,真的有點難找呢。」 女將邊說邊用單手捂住嘴,流露出一副典型大和女子的氣質,「哦,在這,「川之湯」。」

我注意到女將對旅館的稱謂強調了「川之湯」這個字眼。

它並非是一個空洞的名字。

走進房間,推開和紙拉窗,屋外流水的聲音如同河水移動本身,彷彿也能奔湧進屋內一般。頃刻之間,人即便發出三言兩語的聲音,或許也會在轉瞬間被奔流的河川吮吸進去——便是這麼大的聲音。

起初,我以為那是山裡的雨變大了。停頓了數秒後,反應過來那不過是山川流水。煙雨只會不出聲地安謐地下。而有這麼多水在屋子外實際移動,隨著地形從某處奔向某處,把水聲切切實實傳向四方……聽著這些聲音,對旅人來說,這裡也不是缺失動感的世界,心情多少也會略感釋然吧,至少我是這樣。

恐怕恰恰就是這悅耳的聲音與悅耳的名字在某種意義上定義著旅館的氣氛。

被室外的綠光映透的和紙拉窗的紋理

然後去泡湯。

室外的露天風呂籠罩在茫茫霧霾中,霧氣連同溫泉水的熱氣一起,彷彿具有柔綿的手感。作為秘湯之宿的大丸溫泉,也執行著所謂「源泉直掛」,即直接引入源泉湧出的溫泉同時不做任何添加而保持溫泉水的流動。所以不僅水質純粹,並且也可以適當飲用,當然是有利健康的。

溫泉成分認定書

更衣間擺放著竹草帽供在室外露天溫泉時遮雨使用

館內一角有湧出的供飲用溫泉水

適當飲用該溫泉水對胃腸疾患的改善有一定效果

到了食事,自然更是無可挑剔。

夕食與朝食

每一道都精心安排,充分回應著我的期待。

鹽烤香魚,香魚產自栃木縣內那珂川水域

四種魚生

栃木和牛涮鍋

味增湯里加入了時令的小茄子

次日早餐

主打也是烤竹莢魚

健康的燉煮蔬菜

值得一提的是這道鰻魚飯。

「雖然今天不是『土用之丑日』(食鰻魚飯的特別之日,每年都在夏季,具體哪天各有不同,今年有兩個,在七八月里各有一天,故第二個丑日也叫『二之丑』),可也馬上就到了,算是這個季節的限定。」 女將一小碗鰻魚飯端上桌。

量雖小,卻精緻,味道的精緻。特調的醬油帶一點微甜,混上一點羊棲菜與烏梅,米飯飽滿而水分十足,令我想到了屋外的清流。

前面提到旅館將自家溫泉稱作「川之湯」,因為周圍有水而得名,連門前也是水,還要渡橋而過,讓旅客剛一來就從空間上感受到某種詩意。

然而詩意在此或許還有另一層奧義。

旅館的印章中除了「川之湯」這個冠名,下面還備註著「雲上的風呂」字樣。

這令我驟然想起那一部叫做《雲上的日子》的電影,導演是已故的安東尼奧尼與德國的維姆·文德斯。雖然電影主題是關於男女間縹緲虛無的愛情,也和天上的雲本身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可我依然記得電影里關於愛情在邂逅那一瞬間所產生的美,頃刻間一掃歐洲街頭那孤獨與哀愁的氣氛。荒謬絕頂而沒有永恆的愛情,一絲絲被剝開後,看到的總是虛幻——

就如同這天上的雲。

它實在太容易讓人遙想那有關聯性的世界。顯然這也是住在雲上、住進沐浴在煙雨中的旅宿霎時產生的幻想。

剛入住時,被迎進玄關後的門廳小憩。女將在一旁等候,她背對我看向窗外,那個畫面令我印象頗深:不知那一瞬間她看向的世界是雲還是雨。

也如同旅館房間里供人暢飲的那瓶叫做「湯煙」的蘇打水。在這個季節,恰到好處地詮釋著霧氣與煙雨的纏綿。

我更喜歡日語中「霧雨」這個說法。

它似乎把這類氣氛以一種簡約的方式呈現出來。便特意去查看了辭典,上面備註著一行古時俳句——「霧雨,是日復一日那樹梢上的微光。」

還是古人解釋得到位。對於這間雲上之宿來說,這微光不僅是雨,也是聲,還是贈送給旅人的一道如幻滅般的治癒與虛無。

大丸溫泉旅館

地址 _ 栃木縣那須郡那須町湯本269

交通方式 _ 於JR那須鹽原站前乘免費巴士1小時(需預約)

房間數 _ 26 ( 本館 3 / 別館 23 )

花費 _ 一泊兩食 人均25000円左右

風呂數 _ 內湯男女各1 露天風呂4

泉質 _ 單純泉70度。可飲用。

預約方式 _ 官網 or Jala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仙貝旅行 的精彩文章:

視角丨豆瓣9.4!百位日本設計大師,為孩子拍下「大片」,沒想到火了7年…
影視丨她是日本最美的國寶級影后,連張國榮是她的粉絲....

TAG:仙貝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