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喝中藥,忌口很重要!是時候給你準確答案了

喝中藥,忌口很重要!是時候給你準確答案了

每次從中醫那拿完葯,臨走時醫生都要跟我們說一句話「記得忌口」。「忌口」這個詞不僅僅只適用於西藥,同樣,服用中藥的人們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而一些忌口的東西是根據藥理還有藥性來決定的,下面向大家簡單介紹吃中藥時都有哪些忌口。

中藥與綠豆同食需謹慎

對於中藥和綠豆是否可以同吃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這和所患疾病的種類及人體自身體質有關。如患有中暑、咽喉腫痛、咳嗽且咳吐黃痰、急性便秘等,在服中藥的同時吃綠豆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不必擔心綠豆會影響藥效。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綠豆藥性偏寒,脾胃虛寒、陽虛比較嚴重的人群是不適宜吃的,如有肢體關節冷痛麻木、反覆胃腸炎發作、經常消化不良、痛經、四肢冰涼等這類虛寒證病史的人群在服用中藥時應禁食綠豆,否則不僅會降低中藥的療效,而且會加重病情。

中藥不應與茶同時服用

茶含有較多的鞣質,鞣質與洋地黃甙類、麻黃鹼、奎寧等生物鹼會生成沉澱、變性,並可使其療效降低。另外,口服鎮靜催眠葯、抗組胺葯、鎮咳葯、中藥知母、貝母、酸棗仁等時也不宜飲茶,因為茶與這些藥物起拮抗作用,降低療效。

在吃中藥的期間不要吃蘿蔔

蘿蔔不宜與党參、黃芪一同食用。因為蘿蔔有「下氣」「消滯」的作用,因此與補氣類藥物(如人蔘、党參等)同食會影響藥效。參是補氣的,而蘿蔔是行氣、降氣、破氣的,如果蘿蔔和人蔘同時吃,可能會削弱人蔘的補氣功效。

注意:除了上文提到的具體三種食物,喝中藥期間還應該忌生冷、辛辣、油膩、腥膻。

生冷食物性多寒涼,難以消化,而且生冷類食物還易刺激胃腸道,影響胃腸對藥物的吸收。故在治療「寒症」,服中藥如溫經通絡、祛寒逐濕葯或健脾暖胃藥時,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食物多辛熱,有通陽健胃之功效,若過多食用則易生痰動火,散氣耗血,故該類飲食僅適合於寒證疾病者,而不適於陰虛陽亢之體及血證、溫病、痔瘺、癰癤患者等。此類食物包括蔥、蒜、韭菜、生薑、酒、辣椒等。如辣椒屬熱性,若有發熱、便秘、尿短赤、口乾渴、唇燥、咽喉腫痛、鼻衄、舌質紅等熱象者食用,必然會加重「上火」癥狀,從而抵消清熱涼血及滋陰藥物的功效,故熱證病人就診中醫不可同食辣椒。

忌油膩是因為油膩食物多助濕生痰、滑腸滯氣,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膩食物與藥物混合更能阻礙胃腸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從而降低療效;

忌腥膻則是因為一般中藥均有芳香氣味,特別是芳香化濕、芳香理氣葯,含有大量的揮髮油,賴以發揮治療作用,這類芳香物質與腥膻氣味最不相容,如魚、蝦、海鮮腥氣,牛羊膻味。若服用中藥時不避腥膻,往往影響藥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盛好方 的精彩文章:

92歲老人血管竟好得像29歲,他說每周吃三次這道菜!
國慶出行知道這些,保你無憂無慮

TAG:康盛好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