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柔性屏手機會比想像的更貴,但這不見得是壞事

柔性屏手機會比想像的更貴,但這不見得是壞事

2016年,「全面屏」概念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拯救了當時許多實力不足的中小手機廠商。因為就在那之前,整個行業原本的主流風潮,應該是正準備轉向「曲面屏——柔性屏」這一成本更高、技術難度也更大的方向的。

當然,現在我們知道,柔性屏的實現難度遠大於想像,並且它所能帶來的產品形態改變,也比幾年前的那些概念產品要更加科幻、更符合「移動計算」原本的理念。自然,初期的柔性屏手機會在價格上再創新高,也不是什麼意料之外的事情。

但是,柔性屏手機到底會貴到什麼程度呢?近日,DSCC(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直譯的話是 顯示供應商分析師)出具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初期的柔性屏手機價格可能會高達2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3878.6元)……

emmm,其實說起來,也不過就是比現有的iPhone Xs MAX貴了那麼一點點嘛~而且,全新的柔性屏手機,可不僅僅是在非柔性屏旗艦的基礎上換一塊屏幕那麼簡單。根據種種證據顯示,為了保證全新形態的產品能夠「一鳴驚人」,相關的廠商可是卯足了勁,準備將所有最好的技術、最新的功能,全部都「堆」到最初的柔性屏旗艦上去。

當然,這裡面肯定包括源自柔性屏所實現的摺疊、變型功能以及與之關聯的界面改變和應用程序變化。但除此之外,還會有全新的處理器以及「奢侈」的散熱設計,更新更強的大底攝像頭以及(可能會有)的超多攝、光場相機,更大的內置存儲、更豪華的HiFi配置、更高檔的外觀材質……

是的,這裡面固然有「炫技」的因素,但DSCC的報告也指出,這其實也是因應了消費者的要求。也就是說,那些有錢而且有意願「吃螃蟹」柔性屏手機的消費者,本身提出了希望早期柔性屏手機能夠是壓倒性新旗艦的期望,而廠商們採納了這樣的需求,僅此而已。

其實,回顧歷史不難發現,任何的新技術、新產品,「普及」常常也伴隨著「降質」——因此,最初的旗艦,往往也確實都是各方面都最極致的產品。高價也就不難理解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耕升杯吃雞挑戰賽,千元現金等你來拿
華碩ROG Phone獲入網許可,性能表現不俗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