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10月20日,跟隨宇宙學家保羅·戴維斯尋找宇宙深處的生命信號

10月20日,跟隨宇宙學家保羅·戴維斯尋找宇宙深處的生命信號

如果一顆行星存在生命,地球上的我們,該如何去尋找這些生命存在的跡象呢?那些地外生命,會發出怎樣的信號呢?

「科學連線」第一期開講,和著名宇宙學家一起,尋找來自宇宙深空的生命信號!

活動主題

尋找地外生命

(Searching for life beyond Earth and some basic content about SETI)

主辦

時間

2018年10月20日(周日)上午10點

地點

中國科學技術館206報告廳

科學家估計,宇宙中的星係數量多達1000億~2000億個,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員。

儘管銀河系很「普通」,但它的直徑也有10萬光年,擁有上千億顆恆星,行星數量更是可能達到10萬億顆。

在如此多的恆星系統中,會存在地球這樣的行星嗎?

在銀河系,甚至宇宙中的無數行星中,有沒有行星像地球一樣,存在生命呢?

如果一顆行星存在生命,地球上的我們,又如何去尋找這些生命存在的跡象呢?那些地外生命,會發出怎樣的信號呢?

10月20日上午10點,中國科學技術館206報告廳,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著名宇宙學家、NASA地外智慧生命搜尋研究所(SETI)的保羅·戴維斯(Paul Davies)教授,將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帶我們一起探尋宇宙深空中的地外生命!

演講嘉賓

保羅·戴維斯(Paul Davies)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宇宙學教授、BEYOND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包括量子力學、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戴維斯教授開始涉足天體生物學領域,研究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並探尋地外生命的存在。戴維斯教授還是搜索地外智慧生命研究所(SETI)檢測後任務組(Post-Detection Taskgroup)的負責人,負責分析SETI收到的疑似地外生命的信號。

特邀嘉賓

李珊珊

李珊珊任職於國家天文台,從事天文數據分析及天文科普與教育工作,在天文公眾科學項目、萬維望遠鏡的科普教育應用等領域有豐富經驗。李珊珊也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數據驅動的天文科普教育(DAEPO)工作組成員,撰寫並出版了天文科普圖書《太空第1課》系列,翻譯出版天文科普書籍《冥王星究竟有多冷》。

活動日程:

2018年10月20日上午

9:30-10:00 簽到

10:00-10:45 保羅·戴維斯教授主題演講

10:45-11:10 對話:李珊珊 Vs. 保羅·戴維斯

11:10-11:25 互動:觀眾提問

11:25:活動結束

提示:活動現場僅200個席位,報名滿額後,將關閉報名通道,請儘快報名。

「科學連線」是由中國數字科技館和《環球科學》雜誌聯合推出的前沿科學系列講座,主辦方將邀請世界知名科學家通過視頻連線或現場演講的方式,為現場觀眾帶來精彩演講。同時,主辦方還將邀請一位國內學者作為特邀嘉賓出席,與國外知名科學家對話,幫助觀眾更輕鬆、更深入地理解前沿科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一部從古猿到數字替身的人類簡史
今年微觀世界的最佳動圖,都在這裡了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