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譚嗣同故居發現本筆記,學者:難怪譚嗣同慷慨赴死,康有為卻跑了

譚嗣同故居發現本筆記,學者:難怪譚嗣同慷慨赴死,康有為卻跑了

譚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拒絕了康有為讓他避難日本的建議,毅然留在中國,慷慨赴死,留下了一段壯烈的傳說。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嗣同始!」這種捨我其誰的責任感,即使過了百年,讀之仍讓人壯心不已。

譚嗣同故居發現本筆記,學者:難怪譚嗣同慷慨赴死,康有為卻跑了

然而,譚嗣同慷慨赴死的心路歷程又是怎麼樣的呢?為何在變法失敗後,康有為選擇了跑路,而譚嗣同卻選擇了犧牲呢?上世紀30年代出現的一本筆記,為我們揭示了答案。

1932年,有學者探尋了譚嗣同位於湖南瀏陽的故居,從一個舊箱子內,發現了譚嗣同的一本筆記。在筆記中,學者們竟驚訝的發現:譚嗣同根本不是什麼資本主義改良派,而是和孫中山一樣,都是革命派。

譚嗣同故居發現本筆記,學者:難怪譚嗣同慷慨赴死,康有為卻跑了

眾所周知,康有為主張依靠光緒皇帝,變法強國,是個十足的保皇派。而在譚嗣同的筆記中,他卻沒有絲毫的「忠君」思想,相反他還將清朝皇帝罵的狗血淋頭。例如他在筆記中 反覆回顧清軍入關以來對漢人的種種暴行——


「馬足蹴中原,中原墟矣,鋒刃擬華人,華人糜矣,……錮其耳目,桎其手足,壓制其心思,絕其利源,窘其生計,塞蔽其智術,繁拜跪之儀,以挫其志節,而士大夫之才窘矣,立著書之禁,以緘其口說,而文字之禍烈矣」

一方面,滿清在開國初期,對江南百姓殺戮過多,揚州十日、江陰之屠,犯下的罪行簡直罄竹難書;同時,滿清為了維護自己的異族統治,竭力打壓士人的思想,製造了慘烈的文字獄。在他看來,對於中國的落後,滿清統治者必須負主要責任。

譚嗣同故居發現本筆記,學者:難怪譚嗣同慷慨赴死,康有為卻跑了

為此,譚嗣同在筆記中大罵滿清統治者。他斥責滿清皇族愛新覺羅為「客帝」(即外國皇帝)甚至「賤類」。很顯然譚嗣同與將清朝視為聖朝的康有為完全不同。

此外,對「中興」清廷的曾國藩、左宗棠等湖南籍名臣,同為湖南人的譚嗣同也極為厭惡,罵他們「負天下之大罪」,指責其效命異族「乃不以為罪,反以為功」。在他看來,曾國藩和左宗棠不過是異族屠殺漢族的劊子手而已。

譚嗣同故居發現本筆記,學者:難怪譚嗣同慷慨赴死,康有為卻跑了

譚嗣同那麼憎恨清朝,為何不直接選擇武裝革命,反而還和康有為一起維新變法呢?原來,康有為的一句政治口號,深深將他吸引。這句話便是「 保中國不保大清」。他希望利用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打入到清廷內部。

就如著名學者章士釗曾評價的那樣,:「譚氏北上的用意,絕非效忠清廷」,而是「 先為北京之行,意覆其首都以號召天下 。……在他看來,以譚嗣同的天縱之才,豈能為區區滿清皇室所收買?

譚嗣同故居發現本筆記,學者:難怪譚嗣同慷慨赴死,康有為卻跑了

此外,譚嗣同在從事維新事業期間,還利用各種手段,將士人們潛移默化成革命黨。例如,他在開辦新式學堂時,專門將 《明夷待訪錄》、《揚州十日記》等反清書籍,秘密散發給學生閱讀

由於譚嗣同是個真正的革命派,因此他在維新革命中,變得最為積極。例如威脅袁世凱發動政變,抓捕慈禧和榮祿,就是他的手筆。除了譚嗣同以外,維新派之中,無人有這種膽氣。而正是這種膽氣,也讓譚嗣同毅然留在中國慷慨赴死。或許在他看來,自己的鮮血有助於國人認清滿清的腐朽、愚昧與不可救藥。後來的許多革命黨,確實是感動於譚嗣同的犧牲,才走上了反清的道路。

譚嗣同故居發現本筆記,學者:難怪譚嗣同慷慨赴死,康有為卻跑了

最終,直到譚嗣同犧牲時,他仍是個堅定的革命派。例如他在給反清志士畢永年的絕筆信中曾這樣寫道:「此行足為貴種覓一遺種之處乎?」也就是說,希望他給漢人在海外找到一塊存身之地。

總而言之,譚嗣同是個偉大的革命先驅,滿清王朝的覆滅,我們應該記住他的功勞,正是因為他的鮮血和生命,才感染了世人,讓這場維新革命永垂不朽。相比於保皇的康有為,他對滿清沒有絲毫的幻想。因此,康有為才會逃亡日本,希望重新被滿清起用。而譚嗣同,卻以死報國,打消國人對此王朝的幻想。而這才是,康有為跑路,而譚嗣同慷慨赴死的真正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