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宋「南渡十將」,草根兒英雄魏勝,精忠報國卻不得善終

南宋「南渡十將」,草根兒英雄魏勝,精忠報國卻不得善終

南宋「南渡十將」系列2——魏勝

當我們的國家和家園遭到敵人侵略的時候,我們應該幹什麼?

沒有選擇,拿起武器,和他們戰鬥到底!不管你是將軍、士兵、工匠或者書生,你都不能向敵人屈膝投降,寧願站著死,也不能跪著生,這才是一個民族的魂!

魏勝做到了,他作為一介平民,在沒有任何後盾支持的情況下,毅然憑著自己的一腔愛國熱情,組織起了轟轟烈烈的抗金大業,為國家和人民貢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魏勝

平民尚且如此,何況是天職就該保家衛國的軍人呢?所以,我們的英雄——岳飛,他寧願死,也不願放棄北伐。他不是愚忠,也不是情商低,更不是怕死,他是在履行一個有民族責任感的鐵血男兒的職責。

岳飛走了,唯一的遺憾是沒有馬革裹屍,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裡;和他一樣終生不忘抗金事業的魏勝也走了,他雖然最終戰死沙場,但仍然是被自己人往火坑裡面推的。

難道,英雄就該是這個宿命?

如果可惜,只可惜他們生錯了時代,如果在漢唐,他們或許就是「衛青」「蘇定方」

岳飛說得太多,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個草根兒英雄——魏勝

《水滸傳》關勝身上,多少看出點兒魏勝的影子,他們都使一把大刀,又是一等一的高手、英雄好漢,就連結局都一樣凄慘。

關勝

雖然同時期還真有一個叫關勝的人,但是他在史書上的筆墨遠沒有魏勝多,《水滸傳》中的關勝,或許就是他倆的合體。

魏勝使大刀,不是想顯擺他的力氣,而是因為需要。什麼需要?抗金需要。大刀是對付女真「拐子馬」的利器,就像唐朝用「陌刀」對付突厥騎兵一樣。

魏勝和楚霸王項羽是同鄉(今江蘇宿遷),他幾歲的時候就經歷了金兵的入侵,在他心裡種下了深深的仇恨,魏勝的童年就是在復仇的願望中度過的,習武,就是為了更好地報效祖國。

長大後,魏勝毅然從軍,做了韓世忠手下的一名弓箭手。岳飛當初不也是劉鞈手下的一名敢戰士么?草根兒英雄的出身大抵如此,此時,魏勝才17歲。

岳飛

仗沒打幾年,家鄉還沒有恢復,魏勝就聽說宋朝廷已經和金國簽訂《紹興和議》了。接下來,魏勝所在部隊又接到上面的指令,說要回撤江南。此時,魏勝做了一個只有大丈夫才會做的決定:脫離部隊,返回家鄉,做一名自由抗金人士。

魏勝的人生,就此和凡人分道揚鑣。

後來,魏勝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憑一己之力,在民間集聚抗金力量,然後又靠著這些力量,公然扯起抗金大旗,和金人真刀真槍的幹了起來。為了抗金,魏勝還發明了「如意戰車」,後來被宋軍廣泛應用。

魏勝的義舉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愛國人士的支持,部隊越拉越大,最後竟然攻陷了金國的海州等大城鎮,連山東一帶也群起響應,讓金國一度感到有點兒小緊張。

海州之戰

而宋朝方面,因為害怕得罪金國,對魏勝沒有半點兒支持。而此時,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的計劃已經昭然若揭,南宋朝臣們還在那裡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宋、金正式開戰後,宋朝才正式承認魏勝的合法性,不過他們卻同時派了一個大員將魏勝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盤接管,然後這個新上任的大員又給魏勝穿小鞋,弄得魏勝差點兒丟官。

好不容易魏勝平反恢復原職,又遇到了《隆興和議》,他曾經打下的海州被輕而易舉地劃給了金國。你說魏勝得有多氣?

魏勝是個硬骨頭,他和岳飛一樣,終生不忘恢復國土。

在和金軍的一次邊境衝突中,魏勝主動出擊,卻被自己人放了鴿子,最後身陷重圍、力戰身死。

和魏勝比起來,李顯忠還算運氣好,起碼保留了一顆抗金的種子,而魏勝這顆種子,卻在他45歲的黃金年齡,悵然凋零了。

南宋不是沒有翻盤的希望,只是,它們都葬送在了自己人之手。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號「賨人客」,一個有「靈魂」的歷史作者,專註原創,拒絕抄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蜀山筆俠 的精彩文章:

大宋若非此人,撐不到蒙古來襲
當拐子馬遇上背嵬軍,結局會怎樣?

TAG:蜀山筆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