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事故引發爭議,中國天宮成香餑餑,美國一舉動讓人意外
據美國媒體10月9日報道稱,當天俄羅斯聯盟號航天飛船從哈薩克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也是今年質子號火箭的第4次發射任務。這次的發射除了將兩名宇航員送到國際空間站意外,更主要的還是要查明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的原因。在前段時間,俄羅斯宇航員爆料稱,國際空間站的艙室內出現了一個直徑2毫米的小洞,最後通過修補才堵上這個缺口。事情發生之後,俄羅斯方面認為是美國故意在航天器上轉了一個洞,而美國方面則堅決反對俄羅斯的說法。這次國際空間站的事故引發了外界的廣泛爭議,是否應該提前退役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是目前人類在太空上最大的航天器,由美國和俄羅斯主導搭建,日本、歐盟和巴西等20多個國家參與建造。在1998年首個艙室發射升空,一直到2011年才最終完成建造任務,預計在2028年左右退役。但是在近幾年來國際空間站的運行情況並不算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各國關於是否為國際空間站繼續注入資金進行了爭論,最後是美國強行壓制了各國的爭議。不過隨著美俄關係的惡化,俄羅斯並不願意繼續和美國在國際空間站項目進行合作,甚至表示將不會再提供聯盟號航天飛船。
在國際空間站事故纏身的情況下,中國天宮空間站就成為了一個香餑餑。而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在2025年國際空間站進入退役期之後,中國天宮空間站將會太空中唯一的空間站,即使其他國家也有建造太空站的想法,但是在2035年之前都不具備投入使用的能力。其實早在天宮二號實驗艙成功發射之後,俄羅斯航天局就表示將會和中國在太空領域展開合作,特別是中國在2020年計劃發射的天宮空間站,俄羅斯非常有興趣參與到這個項目。除了俄羅斯以外,歐盟和南美洲國家也都希望可以進入中國的空間站。
值得一提是,中國在天宮二號實驗艙成功發射之後就表示,未來組建的天宮空間站將會是一個國際性的合作項目,上面也預留了不少的插件完全可以滿足其他國家航天器與天宮空間站進行對接,為此中國航天局高層表示,歡迎世界各國參與中國的空間站計劃,其中就包括美國。要知道,當初國際空間站組建時,美國就拒絕中國航天局和任何中國生產的零部件進入國際空間站,現在中國不計前嫌的邀請美國加入充分大國風度。在中國發出邀請之後,美國的一個舉動讓人十分意外,美國NASA局長在記者會上稱讚了中國的進步,表示將加強和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合作,共同和平開發太空。


※中國制定量子領域規則,西方要求分享量子技術,遭專家強硬回拒
※英軍艦艇前腳才進南海,俄軍潛艇後腳就進入北海,網友:實力大降
TAG:李凡軍事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