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想讓人才流失,兩千年前就有人給出過答案| 史里有毒

不想讓人才流失,兩千年前就有人給出過答案| 史里有毒

原標題:不想讓人才流失,兩千年前就有人給出過答案| 史里有毒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戰國時代的故事。


戰國時候有個燕國,佔據了河北和遼寧各一部分,那時候的遼東地區屬於塞北苦寒之地,所以在戰國七雄里,燕國始終沒什麼主角光環,是個弱國。



這時候正值燕王噲當國君,燕王噲手下的相國叫子之,這人能力很強,深得燕王噲的信任,而且子之身高體壯,在普遍營養不良的戰國時代,他往那一戳,就顯得有范兒。

人的野心總是會膨脹的,因為那時候燕國還算太平,所以燕王噲每天都喝酒吃肉玩美女,把政務都交給子之處理。時間一長,子之就覺得當個相國這不是屈我的才嗎?人總是要求進步的,要不往國君那方面努力努力?



有道是,有夢想誰都了不起。但這可是掉腦袋的大罪,不過子之身邊有左膀右臂,一個叫鹿毛壽,一個叫蘇代,這蘇代的族兄可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外交家-佩戴六國相印-一張嘴能把死人說活-秦-蘇。雖然蘇代沒哥哥有名,但論起忽悠的能力,可沒比哥哥差多少。


於是在這二位的不斷洗腦之下,燕王噲也慢慢接受了「父死子繼是異端,禪讓大臣是王道」的理論。



有一次燕王噲和鹿毛壽聊天,就問:老鹿啊,說來也怪,你說從古至今,明君賢主多得是,但咱說起來怎麼一般只提堯舜呢?就跟球星有很多,咱怎麼總提梅西C羅呢?


鹿毛壽說:大王你可問對了,為什麼?因為這兩位胸懷天下,大公無私,你看其他人,都把王位傳給自己兒子,就他們,禪讓給了沒血緣的人。舜和堯沒有血緣關係,但堯一點不心疼王位,說給舜就給舜了,舜傳給禹也是這樣。


燕王噲又問:禹也不錯啊,治水多牛逼,他怎麼就沒禪讓呢?


鹿毛壽說:這主要就是因為他立了太子了,結果他死之後太子就即位了,如果當初活著的時候把太子廢了,死前搞個民主選舉,他的歷史地位也不會次於堯舜。


在兩位大忽悠的不斷洗腦之下,燕王噲終於下定決心,禪讓給相國子之,但為了吸取大禹的歷史教訓,禪讓之前,他把太子給廢掉了。


按理說,禪讓這種事肯定讓太子不爽,但對於大臣來說影響不是很大,畢竟大家都是打工的,公司老闆姓什麼和你有多大關係,只要開工資就行唄。


但燕王噲這時候又出了一個昏招,為了表示對子之的信任,把俸祿300石以上的官印都收回來了,全交給子之,讓子之任命新的領導班子。


這下大臣們可就跳著腳罵街了:大王你願意玩禪讓那一套隨便你,可我們招誰惹誰了,好好的官當著,突然就被勒令退休了?



這種觸碰了太多人利益的改革必然會引起強烈反彈,有個叫市被的將軍就起兵造反攻打子之,但最終子之取勝,不但殺了市被,還以平叛為由要拿下廢太子,嚇得廢太子裝成老百姓跑了出去。


《史記》記載這場變亂:死者數萬,眾人恫恐,百姓離志。



燕國發生一切都被齊國看在眼裡,齊國是當年姜子牙的封地,開國元勛的封地肯定是好地方,所以一直以來,齊國都是東方的超級大國,這時候正是齊宣王當國君,齊國的國力也處在鼎盛階段。他們早就憋著想和鄰國打一架,搶點東西,而燕國內亂,齊宣王一看,機會來了。


有句話說:春秋無義戰。大家互相打來打去都是在耍流氓,但是耍流氓也要師出有名,齊宣王當然也不例外,於是,齊軍打著奉天討罪的旗號奔赴燕國。


都公元前314年了,你們怎麼還玩禪讓那一套,堯舜早亡了!


燕國的軍民已經被內亂搞得人心離散,所以打著匡扶正義的旗號的齊軍一來,幾乎沒遇到什麼抵抗。


但齊國王師雖然打著恢復國際秩序的幌子,來了可就暴露出真面目了,剁了子之之後,齊軍開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還順帶著把燕國宗廟毀了,燕國值錢的寶貝也被齊國悉數運回國。


毀人宗廟這事,基本上就和要滅人家國家一樣了,齊宣王一開始打算把燕國直接收編了,但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干預,你本來就強,再把燕國吞了,我們活不活了?


於是,最後齊軍滿載而歸,留下了滿目瘡痍的燕國。



燕國此後又經歷了一番內鬥,權力重新洗牌,曾經在韓國當人質的公子職勝出,成了燕昭王。


燕昭王繼位之後,一來恨自己的老爹燕王噲,沒事玩什麼復古啊,把國家搞成這樣,但他更恨的是齊國,打著匡扶正義的旗號,干著侵略者的勾當,呸!


所以他立志要向齊國復仇,但是光立志沒用,如果戰國七雄是七家公司的話,燕國經歷了重大虧損,差點退市,現在想挑戰齊國無異於以卵擊石。


所以想要復仇,就得悶聲發大財,發展國力,而公元前三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


但說起來容易,作為一個差點破產的公司,哪家人才願意投奔燕國啊?正當燕昭王一籌莫展之際,有人說,您手下有個叫郭隗(音同偉)的老臣比較有國際視角,要不您問問他吧。


燕昭王找來郭隗,問他該怎麼辦。


郭隗說:這個……我也沒當過HR,你讓我說怎麼招聘,我還真不好說,不過我有個故事,可能會有點啟發,要不我給您講講吧。



Long long ago,there is a King,這國君特別喜歡千里馬,就讓臣子買千里馬,有個臣子打聽到一處有千里馬,但要一千金,國君一聽,為信仰充值,錢算什麼,就給了這臣子一千金。


幾個月後,臣子回來了,馬是沒領回來,運回來一堆馬的屍骨,說這就是一千金換來的。


國君一聽,肯定火了,你這是把我當禮拜天過呢?一千金買一堆骨頭?啥家庭啊,家裡有礦不成?


這臣子當時說:國君,您先別急,看著這一千金是花在刀背上了,但只要傳出去,外人一聽,死馬的骨頭都能花一千金,何況活的呢?只要他們知道,咱還用費勁出去找馬嗎?

果然,不久之後,就不斷有人來進獻千里馬。


講完故事,郭隗說:大王您要是想吸引人才,就得給人才提供相應的待遇,要不,您先把我當那馬骨頭試試?


燕昭王覺得有理,立刻在都城二環以里分了郭隗一套房子,還拜郭隗為老師,落實了待遇。


其他國家的人,一聽這燕昭王還真是喜歡人才啊,而且出手真大方啊,跟著他有肉吃,於是,各國的有識之士紛紛投奔燕國。


其中有個人名叫樂毅,就是諸葛亮經常「自比管仲、樂毅」里的那個管仲(劃掉),後來樂毅當了燕國的元帥,連破齊國七十多城,差點把齊國滅了。



後記


講這個故事,主要是想起了前一陣航天單位的張小平離職引發的輿論熱議,按照新聞里說的,張小平在原單位的工作有著重要作用,但人過中年,一年的收入也就十幾萬,跳槽之後,立刻翻了幾倍。


這重要人才走了之後,單位才著了急,想盡辦法留住,更有些慷他人之慨的,說什麼張小平就為了錢,一點奉獻精神都沒有,研究兩彈一星那些老科研工作者不知道境界比他高到哪裡去了。


其實說這話的,就是耍流氓。

研究兩彈一星的時候,我國的科學家待遇是不怎麼樣,但那時候是什麼時候,全國上下都沒錢,毛主席說科研人員工資可以比我高,聶榮臻元帥把豬肉、雞蛋、水果什麼的先可著科學家供應。


雖然那時候都窮,但起碼這是對科學家的重視。


你就有十塊錢,分我五塊,雖然還是吃不飽,但起碼態度在這,我也願意跟你共苦;你有一萬塊,就分我十塊,還跟我說:吃不飽沒關係,你得學會奉獻。


你信不信我吐你一臉?


所以說嘛,燕昭王的故事雖然有些久遠,但依然值得現在很多的用人單位和公司學習。


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碟說 的精彩文章:

應讀者要求,我再給滴滴「洗個地」
高層次人士優先就診,那我們普通老百姓呢?l 敢問敢答

TAG:飛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