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今年的諾貝爾獎,好是好,有個小遺憾!

今年的諾貝爾獎,好是好,有個小遺憾!

文丨一節生薑

大家在電視上、各種廣告里看到很多「諾貝爾獎」級的保健品,都是能治百病的,其實是誇大其詞。

感覺已經不會再愛諾貝爾獎級的葯了!

直到今天,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Allison)和日本生物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獲得了201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因為他們的研究對腫瘤免疫治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

不知道艾利森是誰的同學,先看一下他的車牌吧:

(照片來源:路人甲)

艾利森的車牌上這個CTLA-4,就是他的主要貢獻。CTLA-4是一個重要的調節免疫功能的蛋白,第一款腫瘤免疫治療的藥物Y葯,就是一個CTLA-4的抗體,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注射使用這個藥物後,整個身體對癌細胞的免疫抵抗能力提高了,臨床試驗里顯示出生存期大大延長。

所以說,艾利森是比較有名了,很多同學在各種會議上都跟艾利森有親密接觸。

猜一下照片上誰是諾獎得主(照片來源:徐姍姍)

2016年 ICI會議 (照片來源:李斌)

而本庶佑,則首先發現了免疫細胞上的PD-1,這個分子和PD-L1表演的二人轉,讓癌細胞躲過了免疫系統的監管。如今,美國FDA已經正式批准了六款PD-1/PD-L1的抗體藥物,用於治療各種癌症!其中的O葯和K葯,已經在中國正式銷售了。

看到這裡,有的人會表示不解:「提高免疫力、防癌抗癌」這樣的說法,大家都懂啊,很多保健品的「功效」,也都是提高人體免疫力嘛。這個理論一點新意都沒有,為啥這兩人能得獎?

簡單一點說,「提高免疫力、防癌抗癌」,這就是一句口號,如果喊口號就能獲得諾貝爾獎,那艾利森和本庶佑之前都排了幾百號人了。

比如要實現一個理想,空喊一下「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理想就能實現嗎?

艾利森和本庶佑的研究卻不同,是實實在在為提高抗癌的免疫力找到了具體的辦法,而且相關藥物的效果也獲得了臨床試驗的證明,真的給癌症的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進步。

目前,有超過160 個腫瘤免疫治療抗體在進行臨床或臨床前研究,截止於2017年9月,總共有1105個臨床試驗在進行,目的是研究這些抗體是否可以和其他藥物一起更有效地抗癌[1]。

感覺這腫瘤免疫治療就是一趟開往春天的列車,如果諾貝爾獎不能上車,那感覺是諾貝爾的損失。

2

那為什麼說有遺憾呢?

因為領這個獎的人少了點,比如說一個中國人:陳列平。

本庶佑雖然最早發現了PD-1,但是一開始怎麼樣利用這個信號通路為人類的健康做出貢獻?那是兩眼一抹黑。而陳列平發現了PD-L1,實實在在指出了PD-1/ PD-L1是腫瘤細胞調節免疫監控的主要機制,並且證明可以用抗體來阻斷PD-1/PD-L1的二人轉,來對癌症進行免疫治療。

CTLA-4基因也不是艾利森發現的,艾利森的的研究也是指出了抗癌的操作性。所以,艾利森和本庶佑得獎了,而陳列平和發現CTLA-4基因的人沒有得獎,是不是有點怪怪的?

遺憾歸遺憾,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諾貝爾獎有個外號叫炸藥獎,評審委員會由挪威議會任命。好幾年前,就因為炸藥獎評審三觀不合,中國把瑞典三文魚都換成虹鱒了,現在都沒緩過氣來,要抗議也實在找不到撒氣的地方。

如果不能抵制,那我們做科研的同學,需要好好想一想如何才能避免和這個獎錯失交臂!當然了,這裡只能拋個磚:

不能只是埋頭干科研,還要學會讓學術界更好了解自己的工作。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只有5人,但是給委員會推薦提名的有100多人。中國人做生物的很多,但是因為入行的時間關係,有提名資格的不多。所以,能不能在正確的地方、用正確的方式、給正確的人正確講述自己的發現,這其實是一個關鍵;

要嚴肅對待專利保護。本庶佑做了早期基礎研究,雖然沒有參加之後的臨床試驗,但他是利用PD-1/PD-L1抗體進行免疫治療的專利發明人[2]。正因為如此,相關的藥物上市銷售,都需要獲得本庶佑專利的授權。相比之下,陳列平發現了PD-L1,甚至首先發表了使用單克隆抗體阻斷PD-1/PD-L1以治療癌症的實驗結果,並在此後發起並參與了臨床試驗,但是他沒有關鍵的專利。同樣,早前發現CTLA-4基因,或者發現抗體可以阻斷CTLA-4功能並增加免疫反應的科學家,都沒有申請專利。

3

在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腫瘤免疫治療就已經很火了,如今炸藥獎更是火上加火!但是,這其實帶來了一個大問題。

中國據說有大大小小50~100家公司在做PD-1/PD-L1抗體,可以肯定地說,搞出幾個國產的抗體是有必要的,但是需要那麼多嗎?

從社會效益上看,如果競爭能把PD-1/PD-L1抗體藥物的價格拉下馬,那也是極好的,但是,對於抗體葯,即便今後中國生產廠家有VC銀翹片的廠家那麼多,價格也不可能是銀翹片的價格。而且可以預見,中國葯監局不可能批准太多的PD-1/PD-L1抗體葯,這意味著很多項目都是湊個熱鬧而已。

中國要做製藥強國可以理解,但是把投資重複投在PD-1/PD-L1這樣的熱點,那只是燒錢,根本達不到目的。如果一直走這種「山寨」王的道路,再過幾時年,諾貝爾獎是別人的,連諾貝爾獎推薦人也都還都是別人的。

參考內容:

1. Tang, J., A.Shalabi, and V.M. Hubbard-Lucey, Comprehensive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immuno-oncology landscape. Annals of Oncology,2017: p. mdx755-mdx755.

2. Honjo, T., et al.,Method for treatment of cancer byinhibiting the immunosuppressive signal induced by PD-1. 2009, GooglePatents.

3. 知識分子:科學評價不應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專訪陳列平

(作者:張洪濤,筆名「一節生薑」。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研究領域:癌症的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著有科普讀物:《吃什麼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談最前沿的醫學研究,也可以講最通俗的故事。本文部分內容發表於「悟空問答」。題圖來自諾貝爾獎官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2018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對癌症治療有什麼重大意義?
喝啤酒有特別的營養健康好處?

TAG:科學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