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清洗設備國產化加速 至純科技拿下中芯國際訂單

清洗設備國產化加速 至純科技拿下中芯國際訂單

整個半導體產業設備市場中,80%份額為晶圓處理設備,在此環節中,清洗步驟約佔整體步驟的33%,清洗設備對生產線的良率和經濟效益均起著至關重要的的影響。

作為國產半導體清洗設備「三劍客」之一,至純科技受到了投資機構的關注,日前迎來了浙商證券、海富通基金、申萬宏源、光大證券等一眾投資機構調研,談及其半導體清洗設備領域布局。

對標國際巨頭 5年目標200台

至純科技成立於2000年,致力於為高端先進位造業企業提供高純工藝系統的解決方案,2018年上半年其半導體行業收入佔比為69.4%,客戶包括上海華力、中芯國際、長江存儲、合肥長鑫、士蘭微等企業。

相較於盛美半導體和北方華創,至純科技涉足半導體清洗設備領域的時間不算長,據悉其於2015年開始啟動濕法工藝裝備研發,2017年底成立獨立的半導體濕法事業部。

據至純科技在調研活動中透露,其濕法事業部目前共有員工近40人,未來團隊規模有望達到300~400人。其中,槽式清洗設備主要引進日本團隊近20人,團隊人員均有國際大廠相關經驗;單片式清洗設備則與海力士專屬供應商——韓國公司MUJIN合作,雙方均貢獻技術、共享IP。

至純科技表示,目前槽式清洗設備是在日本製造,將來會放在啟東新廠。據悉,至純科技啟東新廠佔地100畝、規劃兩期,產能貢獻主要在系統集成和濕法製造,樂觀估計10月份部分交付使用,明年下半年產能有望開始釋放,但達產仍需過程。

啟東基地產能釋放後,至純科技預計高純系統集成方面的產能將是目前的4~5倍,清洗設備一期設計產能則為年產48台。根據至純科技2017年年報提出的目標,未來5年內實現清洗設備累計銷售200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至純科技濕法槽式清洗設備已獲得6台的量產訂單,客戶是中芯國際和萬國半導體,9月下旬交付兩台,樂觀估計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第一季度確認收入。根據自身產能及產業鏈調研情況,至純科技認為其2019年清洗設備新增訂單規模將在20台水平。

至純科技表示,公司在半導體清洗設備領域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做進口替代,對標的是國際半導體設備巨頭Lam Research和DNS,計劃從零配件到整機,從高端產品到全產品覆蓋,逐步實現國產化。

國產清洗設備與國際的差距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半導體清洗設備市場規模為27億美元,隨著工藝節點的升級以及良率要求提高,清洗設備用量需求將持續增加,預計2020年將達到35-4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有望突破600億元人民幣。

據悉,清洗設備在晶圓製造設備中的採購費用佔比約為5%。至純科技指出,從清洗設備的配備量來看,以4萬片產能的產線為例,一般情況下,8寸線匹配50台設備,12寸線國內匹配70台設備左右,包括槽式和單片,國外有的廠商能夠達到120台清洗設備水平。

價格方面,市面上最便宜的單片清洗設備是兩個腔體的50-60萬美元,6-8個腔體的單片式清洗設備的價值大概300-400萬美元,槽式價格100-200萬美元市場價格,一個Fad廠在清洗設備上採購費用需要約2億美元。

縱觀全球清洗設備市場,日系企業佔據主導地位,DNS、Tokyo Electron分別佔據約60%、30%市場份額,剩下的則由美國Lam Research、韓國SEMES等企業瓜分,中國企業與國際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至純科技表示,目前國外單片式清洗設備已發展到12個、16個腔體了,腔體越多、對應的附屬設備的介質供應也越多,可需要滿足智能化、軟體控制、壓力均等和清洗後的存放等需求。而國產清洗設備,以種類眾多的濕法清洗設備為例,從種類和功能上國產設備目前實現只有其中的10%。

國內的清洗設備企業除了至純科技外,主要廠商還有盛美半導體和北方華創,這「三劍客」正在通過各自的方式發展壯大。

盛美半導體成立於1998年,一直主攻單片式清洗設備,擁有獨創的兆聲波清洗(SAPS)技術、通電氣泡震蕩兆聲波清洗(TEBO)技術,是國內唯一進入14nm產線驗證的清洗設備廠商,在技術上已具備與國際企業競爭的實力。

在產品上,盛美半導體集中在基於SAPS和TEBO技術的單片清洗設備,近三年營收佔比均超過70%;客戶方面,盛美半導體與海力士有著長期合作關係,並已進入長江存儲、中芯國際、華力微電子、長電科技等企業生產線。

儘管盛美半導體在國內清洗設備產業處於領先地位,但與國際巨頭相比,其在規模、產品系列數、利潤和研發投入絕對值上尚不在一個量級。

另觀北方華創,與盛美半導體長期通過自主創新主攻單片清洗設備不同,北方華創作為國內擁有最豐富產品線的半導體設備企業,其清洗設備產品覆蓋了單片和槽式。

2017年8月,北方華創以150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半導體清洗設備企業Akrion,該交易已於今年1月宣布正式完成交割。Akrion在清洗設備方面擁有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客戶基礎,進一步豐富了北方華創的產品線。

截至目前,北方華創在清洗設備領域,已經形成涵蓋應用於集成電路、先輩封裝、功率器件、微機電系統和半導體照明等半導體領域的8-12英寸批式和單片清洗機產品。

盛美半導體走自主創新之路,北方華創結合創新與吸收、收購,至純科技則基於自身優勢與國際廠商合作,三者均已取得一定成績,但總體而言,國內清洗設備國產化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隨著半導體產業明顯向中國轉移,國產清洗設備企業將迎來良好的機遇。至純科技在調研中提及,其與下遊客戶的溝通結果來看,2018-2019是建廠高峰期,2019-2021是設備的高峰期,整體行業正進入清潔設備採購期。

如此一來,國產清洗設備企業有望在這波晶圓建廠浪潮中異軍突起。

備註:以上內容為集邦諮詢TrendForce原創,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歡迎轉發或分享,如需轉載請在後台留言取得授權。

圖片聲明: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繫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繫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半導體觀察 的精彩文章:

屏幕下指紋新技術崛起,2019 年在指紋辨識的佔比將達13%
群雄逐鹿5G晶元,中國能否改變市場格局?

TAG:全球半導體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