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師說南懷瑾:生命的要害在這個地方,把握住起大變化,但不能刻意而為

師說南懷瑾:生命的要害在這個地方,把握住起大變化,但不能刻意而為

安那般那,中文簡稱出入息。一出一入中間很短暫,你分不清楚,中間那個寧靜的階段很快速的。拿機械物理來講,發動機嘎啦嘎啦在轉,你聽第一聲跟第二聲中間有個空當,非常快速的剎那。剛才黃醫師講在胎兒細胞變化時,都在消息,一出一入,中間有一剎那的,就是真息。

道家有個女神仙,是宋朝開國大元帥曹彬的孫女,出家得道,叫曹文逸仙姑。她有一篇修道的歌,叫做《靈源大道歌》,可以跟永嘉大師的《證道歌》相提並論。中間講到生命根本的一句話.非常好,「命蒂從來在真息」,這個生命的根蒂在一出一入那個止息的階段。這個一出一入的真息,就是一切眾生的生命所在。

譬如我們農村裡出來的,看到種在泥巴里的稻子,被泥巴跟水圍著,它的成長,那一下子是真息。在農村的夜裡,四五月間稻子成長的時候,半夜三更在稻田邊上,聽到那個穀子劈里啪啦聲音大得不得了。其實不止稻子、麥子,一切植物開花、成長都有聲音的,你用超音波來聽就聽見了。這就是「命蒂從來在真息」,所以我們叫出入息。

佛叫你先修出入息,再修到明心見性、證阿羅漢、成佛,連帶身體也變化了,叫即身成就,這是秘密。所以我告訴大家,像我這一生,不敢說世界上這些統統學過了,但幾乎差不多學遍了。回過來一看,原來這許多的法門,都是從佛講的變出來,大家都給這些花樣騙住了,其實就是修出入息。

從前帶兵時為了愛護士兵,夜裡去視察一兩次,我得到了經驗。凡是打呼嚕、呼吸很粗的,他沒有睡好;雖然睡著了,其實腦子在做夢。睡眠真正睡得好時,你會覺得他一點呼吸都沒有,一點都聽不見,大概有一分鐘,那個時候才是真睡著了,這就叫止息。人的腦筋真的寧靜到極點,往來的呼吸停止了,那叫止息,是出入息中間那個止息的階段。剛才引用曹仙姑的一句名言「命蒂從來在真息」,那個時候是生命的根本。

照科學的研究,一個人夜裡睡六到八個鐘頭,其實沒有真正在睡,是左右腦分區的在休息,裡頭還在思想,每個人可以說都有在做夢,可是醒後就忘掉了。研究唯識你就懂了,真正睡著了那一剎那,無夢無想,真正止息,那個睡眠不會超過一刻鐘的。所以打坐修定的人,做到身心寧靜,止息一刻鐘或半個鐘頭,你一天精神用不完了,那就是真正的充電了。平常睡眠幾個鐘頭有時候沒有用哦。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今天真的給你們講這個法門,是根據《達摩禪經》,叫做修「安那般那」。 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這是梵文的翻譯,中文簡稱「出入息」。你們聽了,等一下就可以打坐作試驗,成道成功很快。現在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所有學佛的人,觀念裡頭都曉得坐起來修出入息,修了半天一點影子都沒有,假定在座的有一個人修出入息有一點心得,我一望而知。沒有!對不住不是小看你們,也許我看錯了,該打屁股。大家都搞錯了,我們的呼吸,呼出去叫出息,吸進來叫入息,安那般那,出-入-息,是三樣。注意哦!大家都把佛經讀錯了。

出、入、息,呼吸是生滅法,一出一入、一來一往,你體會一下,一邊寫字一邊體會,這是關係到你們真正修持的哦,開眼也好、閉眼也好,一邊聽,一邊觀察自己的呼吸。我們的呼吸出去、進來,中間有一剎那停留的,在中間交接的時候有一剎那的空檔,這是息,所以叫你修出入息是修這個。尤其像現在晚上風很大、很冷,假使你現在注意出息,不要注意入息,把它一放出去以後,你心念一停,停在不呼不吸那一剎那之間,你試試看,你馬上感覺到不冷了,也不同了。諸位試試看是不是這樣,不是看我臉上,我臉上沒有你的出入息耶,出入息在你那一邊。一出一入之間,不要故意哦,人自然有呼吸,當一呼一吸之間一定住了以後,當下氣好像很短暫,慢慢氣也和順了,定住了,思想、雜念也少了。大家搞錯了數息!是在一呼一吸之間停住,你開始可能勉強點,忍一下也可以,這樣一個來回停住一下把它記住,記住不是呼吸了,那是思想,這是一次了,這叫數;然後再一出一入之間停住,要停在不呼不吸這一段,慢慢的越來越長,數第二次......所以叫做數息,是數這個。

一般講出去的時候記數或者是進來的時候記數,你只要記個兩、三次,五、六次,只要心念專一了,你就跟著氣息停住不要轉了,那就是「隨息」,很快,這樣聽懂了沒有?諸位大菩薩真聽懂了沒有?你們都是我的父母,爸爸媽媽們,真的哦,不要浪費了,試試看!真的聽懂了,恭喜你們!修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帶加行很快就上路。所以息者止息,息就是休息,休息就是念定住了。我看有好幾位懂了一點點,慢慢如此修去就行了,開始有點勉強,慢慢就會自然了。你懂了修息,要想得戒定慧,想得神通、開智慧,非常的快。

釋迦牟尼佛教兒子修行的法門就是這個,佛在《阿含經》上說得很多,教他的兒子羅睺羅尊者,佛也把他度化出家了。羅睺羅尊者到現在還在這個世間,釋迦牟尼佛吩咐四個人還暫時不死的,留形住世:迦葉尊者、羅睺羅、賓頭廬尊者、君荼缽歎,四位羅漢還沒有死哦!為什麼能夠長生不老?修什麼法門,你們去研究。佛告訴羅睺羅,「息長知長,息短知短」或「息冷知冷,息暖知暖」,大家一看了這個佛經,認為都看懂了「息」,自己下注解,就理解成呼吸長覺得呼吸長,在那裡練氣功了,把簡單的文字搞複雜了。

息長,一呼一吸之間停住了,不呼不吸這個時間長,知道長了;這個時間一下就過去了,知道短,「息長知長,息短知短」是這個道理。都懂了吧?修這個安那般那法門成就非常快,轉變身心氣質也非常快,再配合止觀,配合般若,配合顯教、密宗各種修法是非常快的。

安那般那出、入、息這個修法,差不多有成就的祖師們,大都是帶著修這個加行法而得成就的,很重要,後來發展成密宗所謂的修氣修脈,道家修氣功的方法也都是由這個法門演變出來的。

現在講修持「安那般那」,講出入息這一段。剛才大家有一點體會沒有?非常重要!如果這一段沒有聽懂,真的要問哦,過後你再問我,我就想不起來也懶得去想了。安那般那,假使你把出入息修好了,八觸的反應作用馬上就出現,身體的變化就很大,可是你不要給身體拉走了,身體上的感受都不是。所以叫做數、隨,隨則作兩種解釋,一是跟著出入息,知道息在出入之間;第二就是任運讓它去一呼一吸,可是頭腦清清楚楚的。這個呼吸,你的頭腦清楚了以後,道家所講的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一步就可以做到,這一條路線就可以到達,安那般那有如此的神妙,佛法任何的修持都沒有這個法門神妙。

《佛為難陀所說入胎經》的秘密,這個胎兒在娘胎裡頭能夠成長就靠安那般那的功能,七日一個變化,所以叫大家認住一個息,不要光聽啊!這個真要去理解它,要去體會它。好像很恭敬都聽進去了,這邊聽進去那邊又出來了,那就白聽了,要真正好好地體會!安那般那的法門,如果深入體會進去了,其他各種法門統統會了解了。為什麼安那般那的法門有那麼重要?因為我們這個身體感覺上是地、水、火、風四大造成的,所以叫你們注意這個息字,不是氣哦!

因此提出六妙門叫你注意,風大是風哦!我請問諸位,風看得見嗎?風有聲音嗎?聲音是踫到東西自己發出來的,風的本身沒有聲音。風有色相嗎?沒有色相,看不見、摸不著的。風有香臭嗎?風也沒有香臭,香臭是物質在風的動態中所發散的變化,跟著風而傳播過來,同風本身沒有關係。所以它無聲、無色、無嗅,它的體是接近於空的,這是講風大。譬如說手裡拿一張紙,現在這個地方沒有風,我們拿一張紙在這裡一扇,一動就起了風的作用,它的體性是空的、不動,一動就起了體性作用。所以息的作用就是一呼一吸之間不動了,這是息的作用,它也是無聲、無嗅、空的,所以說風是風,氣是氣,我們修行用的是出入「息」,並沒有叫你出入風哦!更沒有叫你修呼吸哦!

息者,止息。所以佛告訴你,「息長知長,息短知短,息暖知暖」,而且要想證道要想成就得快,注意出息的那個時候,這樣「住」叫做息住,不要在入息的時候注意「住」。如果這樣,那變化大啦!慢慢地,你的智慧也開了,身心都起了變化。大家回去不光是打坐體會哦,睡在枕頭上也可以體會,站在那裡也可以修持,隨時在修持。你不是看到佛經上說,佛在世的時候,有些弟子們七天七夜用功下來,馬上證阿羅漢果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

現在有同學提問題說:「出息入息,一剎那要不要注意延長時間?」我們對出息、入息,不要故意練它,那變成練氣功了,那是很粗的。嬰兒在娘胎裡頭沒有呼吸,嬰兒的呼吸是靠媽媽的臍帶通過到我們肚臍這兒自然吸收往來,換句話說,這個境界就是息的境界。等到嬰兒一出娘胎,醫師拿個剪刀「啪啦」把臍帶一剪斷,「哇…」第一聲哭的時候,嬰兒這時才開始鼻子呼吸,要懂這個。所以真正的「息」不用鼻子呼吸,是自然凝定的那個階段,恢復到嬰兒那個境界了。

告訴你,如果你在那個不呼不吸的境界裡頭一定,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哪怕整個地球都翻了,你都還在定中呢!延長不延長你自己看吧!但是那還不是佛法到家了哦!是初步的一點點而已,可是這初步的一點點大家就做不到。所以古代有一個禪師考驗另外一個禪師說,「出息不隨萬緣,入息不居陰界」,注意這兩句話。出息,呼出來的氣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不受物理的影響,出息不隨萬緣,萬種的緣;入息不居陰界,氣進來了,呼吸自然進來了,不住陰界,什麼是陰界呢?陰就是蘊,五蘊是哪五蘊?色、受、想、行、識。假使人真做到了,了解了這個修養,能夠「出息不隨萬緣,入息不居陰界」,這是個什麼人?這是真空靈而解脫啊!世間一切同他都沒有關係,就是在世間也不怕了。這是這位禪師勘驗另外一位禪師的話,那位禪師答覆說,還有人在「不出不入」呢!那就是真息的境界,不出不入,既不出息,又不入息,那才是真正的「息」,這是安那般那真正的境界了。

你們都困在六妙門的方法裡頭。我再提一下,六個步驟,數息、隨息、止息,這是前三個,後面三個觀、還、凈暫時不管,止與觀本來是中心,現在告訴你們,一切佛法的修持,由凡夫到成佛之路,修持的路線只有一條,等於《楞嚴經》里佛告訴阿難的兩句話,「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婆伽梵,是佛的別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只有一條成佛的路,所有的佛法用功修持的方法,歸納起來,只有一條路,就是止觀。怎麼「止」?怎麼起「觀」?止是修定的工夫,觀是修慧的工夫,定跟慧雙修,最後才能夠達到真正圓滿的境界。

我們為了使心達到止水澄波的境界,就要利用出入這個氣,這是最好的方法。我們生命從媽媽肚子里生下來以後,臍帶一斷,就靠後天鼻子的呼吸,鼻子呼吸補充生命的功能,但是並不是說我們的生命只有鼻子在呼吸,其實人的每一個毛孔也同樣在呼吸,只是在這兩個煙囪裡頭吸呀、呼呀,進來出去,覺得非常明顯,你才會認識錯了。

鼻子吸進來的是氧氣,在體內完成碳氣氧氣的交換,換氣是引發了我們自己生命的功能。每個人身體內部的元氣,道家叫先天一氣、真元之氣,所以真正的息,是不靠呼吸關係的真元一息。這個是科學了,我們觀察一個人睡覺時的狀態,尤其嬰兒睡覺是不用鼻子呼吸的,很健康的嬰兒睡覺時很寧靜,氣進來,像我們普通修道講丹田呼吸,一直到肚子這裡輕輕動一下,氣進來只是整個的身體這樣動一下,很規律的,這樣一呼一吸差不多了,就停了一下,那個時候是息,是真睡著了,生命的功能就在那個裡頭起作用,停一下又動了。假使一個人在睡覺,你站在旁邊看他很健康的呼吸,呼吸到差不多,忽然一剎那之間,他也不呼也不吸了,過不了多久,呼吸又來了,在他不呼不吸自然停留的一剎那的境界,那個是息。

我們的出氣叫做安那,氣進來叫做般那,安那般那在出息和入息之間有個不出不入的階段,那是息。古代的祖師們為了帶領我們這些笨腦筋進入息的境界,他只好叫你先把心理配合這個氣來數息,氣進一次出一次,心裡頭記住一下,是一次了,進來又出去,兩次了,能夠知道一次、兩次的,那是心的作用,當然也是腦的作用了,呼吸一進一出是生理的作用,與外面空氣相應,一進一出叫一次這樣來計數,這個叫數息。

但是你不要死死板板的一個水泥的腦筋,那麼死嘛!要活一點。數息的第二步是隨息,把握住息的境界,你覺得心寧靜了,還數它幹什麼,你看住息就對了嘛,就是隨息了;隨了以後,你就不管了,更聰明一點,一上來就止,就定住在這個息里。「入息不住陰界,出息不隨萬緣」,你就止息了,止了以後,你觀什麼?就觀心理的狀態。講《瑜伽師地論》就是告訴你心理的狀態,要觀察清楚了,觀到最後身心都迴轉了,還到凈土境界,既無煩惱也無悲喜,清清凈凈,這不是六妙門嗎?

《南禪七日》

現在我們把名詞重講一下,呼出去叫安那,吸進來叫般那,中文叫出入息。上次說過,人在胎中是不用鼻子呼吸的,所以胎兒沒有出入息。但是胎兒自己有股生命的功能,自己有息,有生有滅,是生滅的現象。比喻來說,就好像是電流一樣,記住這只是比喻。但是生滅不是中斷的,而是相續不斷地。

胎兒出生,臍帶剪斷了,嘴巴里的髒東西挖出來,開口「哇」一聲,原來生命里的氣呼出去,然後鼻子吸入第一口氣。最後死的時候又再呼出最後一口氣。佛經、密教、道家都沒有交代清楚這一點,嬰兒從生下來到死亡,都是呼吸自然往來;但是胎兒沒有鼻孔或毛孔的呼吸,是靠一股用今天的話說是能量的作用,不斷地膨脹收縮,生命就逐漸成長。真修息是修那個作用,不是呼吸往來的作用。這一點要先交代清楚。

現在一般的呼吸修持方法叫數息觀,分數息、隨息、止息。包括日本禪宗在內,大家都把呼吸往來當成息了,他們講的數息,不是指那個不呼不吸生命本源的息。中文裡「息」是休息之意,《易經》觀念的息是成長的意思。呼吸往來是消耗放射的作用,吸進來呼出去是生滅法;但是「息」不是消耗,而是不進不出,停止在那兒。這個是了生死的法門。

中國的天台宗講得非常清楚,把呼吸和息的關係分成四種:一進一出很急促的,只到肺部,例如在跑步時的呼吸,叫做「喘」。不急促的往來呼吸叫做「風」。比較深長的,寧靜了的呼吸,譬如在打坐或者睡著時,很細,連自己都聽不見聲音,只在鼻尖上有感覺的叫做「氣」。你觀察人的睡相,如果還有呼吸往來,這人沒真正睡著,腦中沒有完全休息。有那麼一剎那,這人不呼不吸了,那是真睡著了,那是「息」的境界,完全寧靜了。普通人在靜坐或睡眠時碰到這個境界是很短暫的,馬上又回到呼吸往來境界,氣又一進一出。一個人打坐時,在他旁邊可以聽到他呼吸很粗的,那根本就是在散亂,哪裡是打坐!有經驗的老師只要一看一聽,就知道此人是否真正在打坐。

要心息相依才能得定,心動了,息也就動了。有時一個人在極度專心工作時也會有暫停呼吸的情形,在受到極度驚嚇的時候也會如此。這是因為心念高度集中了,所以基本上都是心念的關係。念頭清凈了,呼吸也放慢了。了解這個,對於你的身心會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第一要明白自己呼吸的長短,佛經說:「息長知長,息短知短。」而息充滿全身也知道,息導致全身每一個細胞起變化也知道,這個知道的知是心的知。可是一般人解釋錯了,認為息是呼吸,注意力就放在一進一出的呼吸上,變成在練氣了,這是大錯特錯。道息長短,是要知道這個不呼不吸暫停期間的長短。開始時,這個暫停的期間是很短的,慢慢練習久了,念也定住了,能跟它配合,氣就能充滿你全身。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微信公眾號。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編輯整理:致中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中文化 的精彩文章:

雜談白岩松最新發言:面對死亡這件事,漢族遠遠不如蒙古族
師說南懷瑾:立秋之後處處有陰氣,要小心了

TAG:致中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