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真龍連環案(民間故事)

真龍連環案(民間故事)

清年間一天清晨,柳溪鎮萬家莊萬世舉家厚重的紅漆大門被「咚咚咚」地敲響。聽到響聲,正在假山後練拳的盛管家馬上收了招式,答應了一聲忙去開門。當他拉開大門,一個打扮的中年人「咕咚」歪倒在門檻旁,只見他左肩挎一褡褳,右手前伸,嘴裡說道:「路上我、我遇到了,僥倖脫、脫身,太、太、院——」就頭一歪暈過去了……

這時,盛管家查看他的褡褳,裡面只有一條毛巾和幾錠,從懷裡掏出一隻紅錦盒一看,裡面有一隻硯台,材質細膩雕工精美……正當他翻看其他東西時,不遠處有人也在看他。這人是村上的單身漢侯三,今年三十多歲,平時專幹些偷雞摸狗的事情,這會兒身上背了一隻布袋子匆匆進庄,見了盛管家尷尬地一笑,問:「你在幹啥?」

盛管家又忙將那隻硯台放進陌生人懷中回道:「不幹啥!」隨後二話不說,慌忙一把將陌生人拖進門來,隨即關上了大門……

很快,有夥計告知了萬世舉,他來到龍門下,就催著手下還不快去叫。盛管家蹲下再次探了探鼻息難過地說:「他已經死了。」

萬世舉聽說人死了,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啊!急問盛管家當時的情況,盛管家撿重要的講了一遍,末了說道:「最後,他連說『太醫院』三個字。」

「太醫院?」萬世舉喃喃自語,「什麼太醫院?難道他是皇宮裡的人不成?」之後他在驗看東西時,見到有一隻硯台,翻開硯台底部看到有幾個隸書大字:「元唐州真龍硯」。他猛地眉頭一展似有所悟,來者說的不是太醫院,說的應該是「真龍硯」。

頃刻間,萬世舉臉色肅穆,命幾個夥計將屍首抬到後花園一個廢棄不用的菜窖里暫且存放。完事後每人發一錠銀子,並交代他們,任何人絕不能把這件事說出去,誰要違拗他決不輕饒。

當晚,盛管家被萬世舉叫到了書房裡,聽他又講了一遍當時的情況後,萬世舉端詳著手中的真龍硯問道:「你當時沒有發現少了一件東西嗎?」盛管家連連發誓沒有,說當時看到村上的侯三回來,來不及細看就將拖進院來。

此時的萬世舉打開硯台滌,指著裡面一角說:「這裡應該放置一根墨錠,如今卻沒有了。」

之後他講了有關這種真龍硯的絕妙之處:原來,元朝至順年間,在唐州的劉家莊上有一制硯名叫劉世忠,經過多年的反覆揣摩試驗,他選擇了當地柳溪河中一種深褐色的石料,方才製作出了這種真龍硯台。經過試用發現,此硯集本國各種名硯的諸多優點於一身,它既輕且柔,摸之無纖響,不損毫,易發墨,貯墨不變質,二十天也不會幹涸。尤其是相匹配的這種墨錠是墨界一絕,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匹配精妙的狼毫筆和摻入絲質的宣紙,寫出來的字纖毫畢現韻致天成……當時唐州聽說劉世忠試驗成功這種獨特的硯台之後,為了得到陞官封賞的機會,就花重金收買過來作為貢品送給當朝,可惜在送往京城途中被所搶。而那劉世忠因為被人強制要挾制硯,沒有答應,最後也被奸人所殺,再後來這真龍硯成了絕品流落……到了當朝,康熙帝喜好舞文弄墨,曾多次許以高官厚祿尋找這隻真龍硯,至今仍然是一無所獲。說到最後,萬世舉再三強調,這根墨錠肯定被人拿走了,如果不與此硯匹配,那它的價值就會遜色不少。所以,萬世舉讓盛管家今後一定多留意,爭取找到此物。

盛管家當即點頭答應會聯繫一些認識的查一查,興許還能尋回這根墨錠。說罷回房歇息去了。

但是,三天後,萬世舉卻在他的睡房裡意外。

這天晚上,萬世舉歇息在三太太苗麗雅的房間里,到了清晨,苗氏喊他起床不見動靜,一摸氣息全無,她一下子赤腳跑出屋外大喊:「來人啊!」

當盛管家帶著人來後,看到苗氏披頭散髮站在門外被嚇傻啦!

萬世舉一共妻妾三個,大雖然與他是結髮,過門近二十年沒有為萬家生下一男半女;二房太太雖然開懷卻生了兩個:只有三太太苗麗雅一年前被從戲班裡娶進門來就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深得萬世舉的歡心,所以經常到這邊過夜。因為這層原因引起大太太和二太太的不滿,中間有一些過節。大太太來後一看萬世舉在苗氏這邊死啦,氣不打一處來,當即就讓人報官。

唐州縣令名叫丁正清,帶著仵作等人勘驗了現場,看到萬世舉死時的樣子非常安詳,不像被害的人,不過仵作經過驗看口腔和食管,發現一些土豆食物和微量的毒素,這種毒素是什麼東西?萬世舉到底是被誰人所殺?丁縣令將萬家所有的人都集中一起,追問昨天都有誰接觸了萬世舉,昨天當然只有苗氏與萬世舉在一起的最長,只有她是最大的嫌疑。丁縣令馬上將苗氏帶到一間房內單獨審問。

這苗氏只有二十一二歲年紀,不等丁縣令開口問話,一下子就嚇得哭了。丁縣令安慰她如實講話,決不會冤枉她的。此後,苗氏慢慢最近幾天的事情,不過讓丁縣令最為關注的是苗氏提到:最近兩天夜裡,萬世舉都會在書房一個人欣賞他那件真龍硯台。丁縣令讓人馬上尋找這件,誰知將他的書房找了個遍,也沒有找到這隻真龍硯。

這隻真龍硯不翼而飛,說明萬世舉的死肯定與此有關。那這隻古董從何處而來?是什麼時候到了萬府的?不得已,苗氏只好說了得到真龍硯的細微末節,如今事關重大,她也不敢隱瞞在後花園廢棄菜窖里掩埋的那具屍體。

手下的幾個差役在萬府夥計們的配合下,挖出了藏匿在菜窖內的那具,驗看之後,仵作小聲告訴丁縣令,死者的脖子有明顯的紫斑,有被掐過的印痕。這下子丁縣令的臉色極不好看,他質問盛管家對這件事為什麼知情不報?此時的盛管家一臉無辜地說:「丁縣令有所不知,萬曾私下交代我們幾個知,誰要泄露出去,就打斷誰的腿,我一個下人怎敢造次?希望縣老爺能體諒。」

因破案要緊,丁縣令不好計較什麼,他讓手下的人把屍體畫了像準備布告全縣查出此人,一方面暫時將苗氏帶走。

之後,又把盛管家叫到一旁詢問:在那天清晨商人模樣的人來時都有誰知道此事?盛管家也不敢隱瞞實情,他拍打了一下灰色長衫想了想說:「還有村上那個侯三知道。」對了,這侯三整天不幹正事,他會不會隔牆探聽到真實情況,用什麼手段毒死了萬世舉?然後盜走了那隻真龍硯?

稍後,丁縣令命人叫來侯三盤查此事,可是,這三天中,侯三因為手中有了.幾個閑錢,一直與人在有人作證。不過,丁縣令仍然不放心,雖然在侯三身上還沒有查出主要線索,但仍然有不少疑點,臨走他叮囑侯三,在這起命案沒有弄清楚之前,他要呆在家裡,隨時聽候傳喚。

丁縣令回到唐州縣衙,找人將畫像複製若干份,火速命人發往全縣和周邊的縣份,尋找死者親屬。

第二天上午,丁縣令獨坐大堂正在思索劉家莊這起人命案,突然,劉家莊地保來報,單身漢侯三今早死於家中。

丁縣令很快帶人趕到萬家莊侯三的家裡。

這是三間爛草房,房頂上已經有幾個大洞,屋內除了一破木桌和缺了一隻腿的椅子外別無長物。侯三死在睡房的門口,兩眼驚恐地大睜著,頭部顯然是被木棒或鐵器擊中,臉上鮮血淋漓。經過搜查屋中,侯三的床上和幾處房角有人動過,而口袋中僅存的幾錢銀子還在。這說明作案人並不是為錢而來,那是不是侯三暗害了萬世舉搞到了真龍硯,而有知情人又為尋找那隻真龍硯到此搜尋,被侯三看到便下了毒手?在門口,丁縣令偶然看到一隻半邊灰色布袢扣,他撿起來裝入自己的囊中。

丁縣令一面吩咐地保派人將侯三掩埋,一方面又帶仵作等人再次來到了萬世舉的家中,進一步查看了萬世舉的睡房後,又到廚房看了看,還向那位做飯的大廚詢問了一些情況,然後打道回府。

到了後晌,關於萬家莊的死者案情有了進展,城東有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子來報,說那畫像上的人就是他的夥計,隨後他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這人名叫蔡魁,家住城東蔡家營,是當地有名的富紳,因為偶爾販賣牛羊,便認識了城西萬家莊的萬世舉,兩人成了莫逆之交。平時他愛好掂刀耍劍,而萬世舉則喜歡舞文弄墨。一次,蔡魁在北方遇上了一位收購古董的商人,說手頭上有一件價值連城的真龍硯台十分珍貴。因為這時候蔡魁曾轉借過萬世舉一筆錢,就想以此作為報答,便告訴萬世舉:如果想要,他手中有線索,可以從中疏通渠道。萬世舉一聽當即大喜過望,答應如果這件事情辦成,以前蔡魁所欠的錢不但一筆勾銷,而且再給他六百兩銀子作為酬謝。再後,蔡魁就請道上的朋友幫忙,終於將這件真龍硯弄到了手,前幾天他讓自己手下一位貼身夥計送來,卻久不見返回,他正在納悶,方才看到了那張畫像,就忙找了來……

送走蔡魁,丁縣令找到萬家三太太苗麗雅單獨「囚住」的地方詢問一些情況。

剛一見面苗氏就大喊冤枉。丁縣令安撫了她幾句後便問道:「你家老爺平時最喜歡吃什麼食物?」苗氏想了想說:「中他除了聽戲外,還愛吃土豆,什麼土豆絲、土豆塊、土豆片等,還愛吃用土豆餡兒包的餃子和包子。」

丁縣令「嗯」了一聲故意激她:「你說你冤枉,那真正的嫌犯又會是誰呢?」苗氏沉思片刻,隨即說出了心中的疑惑:認為老爺的死與大太太很有關係,近一年來,由於老爺寵幸於她,那大太太就懷恨在心,經常夥同二太太擠兌她,這回肯定是她設計致萬老爺一死,後嫁禍於她……接下來,丁縣令又詢問了其他一些情況,並交代苗氏:「本官不會冤枉一個,也不會放跑一個壞人,定會秉公,查出兇手繩之以法。」

離開了苗氏居處,丁縣令叫了兩個衙役一起,再次來到了萬家莊見到了盛管家。

今天的盛管家穿的是一件藍色長衫,他將丁縣令等三人讓到客廳倒上茶,便垂立一旁。

丁縣令在二位衙役耳邊嘀咕了幾句,他們二人應聲而出。隨後,丁縣令就向盛管家詢問了三起命案的一些細節,末了徵詢他的意見,看能否提供些有用的線索。

盛管家沉吟多時道出了自己的想法。這個三太太苗麗雅原是戲班出身,身材苗條扮相俊美,正好萬老爺也附庸風雅喜歡唱幾句,一來二去花重金將苗麗雅娶進門。剛好村上的侯三是個潑皮無賴,愛沾花惹草,這苗麗雅少妻嫁老夫,見了年輕小伙怎會不春心萌動?所以經不住多次被侯三這個無賴調戲,日子久了自然會混到一起。那天早上,這個送真龍硯的夥計來後,無意間被侯三撞到,聽說帶來,他肯定會找苗氏商議,苗氏結姦夫害,就用毒藥害死了萬老爺,得到真龍硯,著有朝一日奪了萬家的家產。苗氏最終只是利用侯三,等殺掉萬老爺遂了心愿,她找人除掉侯三,獨吞真龍硯就會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說罷後,盛管家還再三強調:「這些僅是我的猜測,至於真正的兇手是誰?那就要靠丁老爺去詳查了。」

這盛管家的確說得在理,那這殺人兇犯到底是誰?這時,老謀深算的丁縣令心中已經有了眉目,他決定明天就可升堂問案。

第二天,唐州縣令丁正清將所有與這起連環案有關的人傳喚到堂,然後一拍驚堂木,厲聲質問跪在堂下的苗氏:「萬苗氏,你可知罪?」此時的苗氏跪地大喊冤枉,請求丁大人明斷。丁縣令頓了頓喝道:「我來問你,那天清晨,那個外鄉人懷內的真龍硯你可知曉?」

苗氏雙手連擺著說不知曉,她供述,當時聽到有人小聲說話,老爺翻身起床出門,直到後來說出了人命案,她方才知道。具體事情讓他去問盛管家。

這時的丁縣令馬上大喝一聲:「盛管家,你可知罪?」

盛管家聽到叫喊「撲通」跪下,連說:「小人不知。」

此時的丁縣令呵呵大笑了幾聲,然後臉色一凜:「你才是這三起連環案真正的兇犯。」

看到丁縣令這樣說話,在場的不少人都有點糊塗了,尤其是盛管家馬上抬起頭來:「丁老爺,你可不能信口雌黃,說我殺人你可得有真憑實據呀!」

且見丁縣令離開座位,下了幾級台階,信步來到盛管家的身後侃侃地說了起來:「本縣如若沒有真憑實據,斷不會口出此言。那天早上,你聽到有人敲門,便去開了門。來者中途路上被強盜所劫還受了傷,好在他年輕力壯又有武功功底,才有幸脫險,只是到了萬家門口已是筋疲力盡。無奈他用盡了最後的力氣告訴了你情況:他是專門受主人之託來給萬老爺送那隻真龍硯的。以前,你.曾經聽萬世舉說過此物價值連城,此時,你搜出了來者所帶的真龍硯,打開盒蓋,拿出了那隻精緻的墨錠放入自己的懷中。不巧,被這時從外村偷盜東西的侯三發現,你應付了一下,就急忙將來者拖入龍門下,然後閂了大門。閂上門之後,你四下看了一下,見沒有人,就下手將正昏迷的來人掐死,目的是可以將那隻真龍硯竊為已有。誰知,這時候有夥計聽到動靜走過來,你忙將那隻真龍硯又放回來者的懷中。

「這時候已經驚動了萬世舉,他過來了解了詳情,收到了那隻真龍硯。可惜這萬世舉也有之心,見人已死,便想何不將屍體藏起,死無對證少出一份銀錢?便命你幾人將來者死屍暫時放入後花園的菜窖中。你為了達到自己佔有真龍硯的目的,知道萬世舉愛吃土豆,串通大廚,用帶綠皮和發綠芽的土豆摻一種從山上采來的無名野菜爆炒。因為萬世舉喜愛吃土豆,平時他的體內就存了這些土豆的毒素,所以因此而斃命——」

這時的盛管家不慌不忙地插言說:「你這是一派胡言,吃土豆怎麼會中毒呢?」

丁縣令順著他的脈絡繼續說下去:「為了這件事情我曾去問過一位老,他說土豆的莖葉都有毒,尤其帶綠皮和發芽的更甚。如果再摻入與土豆相剋的這種無名野菜,他的毒素就會通過血液滲入體內,在一天一夜間就被吸收令人斃命,而一般人還難以察覺。

「當萬世舉死後,你同時也利用管家的身份出入之便,潛入他的書房趁人不備盜走了真龍硯,妄想發一筆橫財。然後,你在大太太和三太太之間挑撥離間製造矛盾,想從中渾水摸魚……」

「丁大人,你這是在胡言亂語,證據呢?」盛管家歇斯底里地叫道。

丁縣令說:「你不要著急,證據會有的。」說著話,他從堂前的几案上取出一隻灰色布袢扣,「這是你在殺死侯三時被意外抓掉的東西。那天晚上半夜時分,侯三喝一點酒歸來,你早早暗藏在他的屋中,當你走近時卻被侯三發現,二人撕扯中,你被侯三扯掉了一隻布袢。經驗證你當天穿著這種灰色長衫,而第二天你就換了一件藍色的長衫。我讓人私下去了你的屋中比對,證明你的那件衣服恰恰缺的就是這隻布袢。」

隨後,丁縣令命人「將證據帶上來。」有人應聲而出,捧出來那隻真龍硯,放在桌案上,就有不少人嘖嘖稱奇,說這件東西真的是美妙絕倫。丁縣令告訴盛管家,這就是從他的住處搜出來的,現在還有什麼話可說?

這時盛管家像一隻霜打的蔫了下來。

經過一番審理,三太太苗氏無罪開釋,將萬家大廚重打四十大板後充軍,而盛管家則被打入死牢秋後問斬。

後經丁縣令再三驗證,實際上那件被稱為孤品的真龍硯卻是一件贗品,真正的珍品肯定是在哪個環節被人掉了包,它之後究竟會落入誰人之手,成了一個千古之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行探寶 的精彩文章:

母親剪了姐和我的腳趾(情感故事)
我的姥姥(民間故事)

TAG:西行探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