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寶鼎歷險記:司母戌大方鼎背後的傳奇故事

寶鼎歷險記:司母戌大方鼎背後的傳奇故事

每一件國寶的背後,在那金石鏗鏘的最裡面,都有著它不可替代的靈魂。這靈魂橫跨千年猶光鮮耀眼,是來自它的締造者的激越,是來自發現者的感動,更是來自這中間無數過往生命對它的想念與歌頌。

司母戌大方鼎是中國現存最大、最重的青銅器,代表著中國古代先進的鑄造冶煉技術。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造,總共用外范24塊。鼎耳是在鼎身鑄好之後再裝范澆鑄的。鑄造這樣高大的青銅器,所需金屬原料應當超過數噸。以當時較為先進的坩堝溶銅法計算,至少需要七八十個坩鍋 (每個坩鍋熔銅12.7千克)、二三百人同時協作熔煉。這說明商代中晚期青銅冶鑄工場的規模已經相當大,且具有很高的組織、管理生產的水平。那麼,圍繞著這件國寶,背後有著哪些傳奇故事呢?

寶鼎歷險記:司母戌大方鼎背後的傳奇故事

1939年3月的一個上午,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的農民吳希增懷著尋寶發財的念頭,在曾經發現甲骨文的田地里用探鏟一下一下地鏟著地面。忽然,他感到探鏟碰到了一個堅硬的物體,提上來時,鏟刃有些卷鈍,還帶有綠銹。憑經驗,他知道這回挖到了一個堅硬的大傢伙。由於當地探尋文物成風,已經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一旦發現寶物,發現者要與土地的主人利益均分。於是,吳希增馬上找到了這塊田地的主人吳培文。兩人又找了十幾個小夥子做幫手,整整忙活了三個晚上,終於將一件已經沉睡地下幾千年的寶物發掘了出來。

這是一個分量十足的青銅大鼎,在夜色下籠罩著一層寒光。吳希增和吳培文可能根本不知道眼前的東西到底是個什麼器物,更不要提這個器物的名稱了。直到後來,人們在這個青銅大鼎的腹部發現了三個銘文——司母戌。

寶鼎歷險記:司母戌大方鼎背後的傳奇故事

什麼叫做「司母戍」?這關係到寶鼎的來歷。在商代,司,即掌管,引申為祭祀;母,便是母親;戍,是一個人名。司母戌,也就可以理解為「紀念母親戌」。可以看出,是「戍」的孩子為了追思母親而鑄造了這口體積巨大的大鼎。但這個鑄造寶鼎的「孩子」又是誰呢?這個謎團在寶鼎出土後的很長時間都沒有得到破解。上古三代的文字記錄本來就很稀少,僅從現有的文獻資料很難判斷「戍」的真實身份。最終,科學家們通過分析器物的金屬成分並進行同類比對,發現了與「司母戍鼎」構造、年代都很接近的「司母辛鼎」,並據此最終圈定了「司母戌鼎」的真正主人,即商朝中興帝王武丁的兒子——商王「祖庚」或者「祖甲』』。

武丁王是商朝一位很有作為的君王,他的王后則是鼎鼎大名的婦好。而據史書和甲骨文上的記載,武丁王還有一個王后,廟號就是「戌」。她就是這寶鼎銘文上所要寄託哀思的人——一位年輕商王的母親。可以想見, 3200多年前,商王「祖庚」或是「祖甲」下令匠人鑄造了一口體積巨大的方鼎,並在鼎的腹部銘刻下了對母親深深的思念。

寶鼎歷險記:司母戌大方鼎背後的傳奇故事

寶鼎深埋地下數千年,而人世已是滄海桑田,幾多變遷。

寶鼎出土的1939年,正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的年代。當時的河南安陽正是敵占區。如此重大的寶鼎出土,自然引起了多方面的注意。首先是同村的村民,他們圍觀、議論,有的人說這個東西像馬槽,有的說像做飯的鍋。這種喧囂讓寶鼎的發現人吳培文很不踏實,於是他連夜將寶鼎移到了自家院子的垃圾坑裡隱藏。但消息似乎散播得更快了。幾天後的一個黃昏,村裡來了一位神秘訪客——赫赫有名的古董商人肖寅卿。肖寅卿憑藉多年鑒賞經驗,知道面前這口青銅大方鼎絕非凡物,於是當即出價20萬大洋。粗略計算,20萬大洋摺合成今天的人民幣相當於2000多萬元。這個價錢對吳培文等人采說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但肖寅卿要求吳培文等人要在幾天內將方鼎拆卸肢解為四至十塊,以便分批運走。

20萬大洋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尤其是對一貧如洗的農民;可肢解這麼一個青銅的大傢伙,手頭又缺少工具,著實不好辦。他們先試著從鼎腿開始鋸,然而所用的幾打鋼鋸差不多都磨光了,鼎腿卻只鋸進了1厘米。幾個人又嘗試用錘砸,可幾錘下去,鼎身安然無恙,卻引起了如同撞鐘一般的巨大聲響。這樣一來幾個人都不敢再動了,生怕惹來更大的麻煩。眼看砸鼎無望,有人就對吳培文說: 「不能再砸了,萬一砸成碎片以後肖寅卿變卦不要了,寶貝不就成廢鐵了么?」吳培文想想也對,就放棄了砸鼎的計劃。而肖寅卿明,知不分解大鼎便無法運出,就放棄了買鼎的計劃。

寶鼎暫時躲過了肢解的命運,可幸運並未駐足多久。寶鼎出土的消息以及夜晚傳出的巨大響聲,引起了當地侵華日軍的注意。沒過幾天,駐安陽飛機場的日軍警備隊長黑田榮次前來「參觀」。黑田在寶鼎前不住打量,嘖嘖贊讓吳培文等人膽戰心驚。黑田走後,吳培文等人連夜商量如何保住寶鼎。但想躲開日本人的視線,把這個龐然大物轉往別處實在是太困難了。大家一時拿不定主意,但誰心裡都明白——這鼎是祖宗留下來的,說什麼也不能讓日本人搶去!

寶鼎歷險記:司母戌大方鼎背後的傳奇故事

吳培文等人於是又嘗試著分解大鼎,以便轉移。他們用棉被捂住大鼎避免出聲,然後使勁地錘砸鼎身。然而,我們不得不讚歎3000年前古人的工藝,寶鼎質地極硬,半天功夫只砸掉了一隻鼎耳。吳培文等人眼見這個辦法不行,只好七手八腳在西屋馬棚挖了個坑,把大鼎埋了進去。沒過幾天,日本人再次來到武官村,並在村中架起了機關槍。吳培文知道他們是沖著大鼎來的,迅速檢查了一遍馬棚的偽裝,就跑到村外河邊的沙坑裡躲了起來。說來也巧,就在這時,突然颳起了一陣狂風,吹得天昏地暗。日本人在吳培文家中翻騰

了一通,只好草草收兵。

寶鼎歷險記:司母戌大方鼎背後的傳奇故事

吳培文回到家中,見大鼎還在,不禁暗自慶幸「神靈護佑」。他知道日本人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於是將鼎及其殘耳抬到村中較為偏僻的地方重新埋下。一切安排妥當後,知情者相互約定保守秘密,就各自散去了。吳培文自知難逃日本人的搜查與糾纏,於是連夜收拾行李,逃離了家鄉,開始了被日本人通緝的流亡之路。這一躲,就是七八年。

在外逃難的吳培文,與共同保守國寶秘密的鄉親們,一同守衛著深埋地下的一份國家尊嚴。

寶鼎於1946年6月被重新發掘,得以重見天日。再次出土的寶鼎立刻引起了全國的轟動。同年,為慶祝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60歲壽辰,當時駐紮新鄉的國民黨第31集團軍司令王仲廉專程將寶鼎運往南京作為壽禮,並由蔣介石親自批署撥交中央博物院保存。1949年,國民黨兵敗撤往台灣,眾多國寶被搶運海島。司母戍大方鼎雖被列入轉移名單,但由於它過於沉重,加之搶運倉促,最終沒能成行。建國後,「司母戌大方鼎」先是藏於南京博物院,1959年轉藏人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在的中國國家博物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解密人民幣上的15大神奇之地
南沙群島:中國最特殊的領土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