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別著急生二胎,先看看這篇文章!

別著急生二胎,先看看這篇文章!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貨」




教育孩子是人類最重要而又最困難的學問,它比任何工作都難。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無論你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孩子,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退貨」。




孩子的命運掌握在家長手上。無論父母事業上多麼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把天才培養成庸才,是對家庭和人類文明最大的犯罪。由於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我們大概連改錯的機會也沒有,連補償的機會也沒有,所以我們只有把這個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這幾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二、別錯過孩子發展的關鍵期




發展的關鍵期:是指人類的某種行為、技能和知識的掌握,在某個時期發展最快,最容易受影響。




如果在發展關鍵期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他學習起來既快又好,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錯過關鍵期,學習就需要花費幾倍的努力才能彌補,甚至將永遠無法彌補。




1、你了解多少孩子發展的關鍵期,比如:




學習咀嚼關鍵期(6個月)。




秩序規範關鍵期(2.5—6歲)。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形成的性格、行為、習慣往往到長大也不會改變。「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語言發展關鍵期(3—6歲)。




想像力發展關鍵期(2—8歲)。




文化敏感期(6—10歲):這個時期的許多孩子,非常好奇,愛動腦筋,問題特別多。應該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



黃金閱讀期(8—14歲):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期的科學閱讀指導和大量閱讀,將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




獨立關鍵期(12—15歲):這一段抓不好,孩子將永遠長不大。








2、重新認識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


 


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階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愛:

德行禮儀、品格氣質。母親在孩子的嬰幼、少兒階段影響巨大。



父性之愛:

方向性引領和理性作為。偉大的父親,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規律:

孩子成長需要的母性之愛呈遞減趨勢,父性之愛呈遞增趨勢。




嬰幼兒階段:

母性之愛80%,父性之愛20%




小學低年級:

母性之愛70%,父性之愛30%




小學中年級:

母性之愛60%,父性之愛40%




小學高年級:

母性之愛50%,父性之愛50%




初中階段:

母性之愛40%,父性之愛60%




中小學銜接階段是孩子成長的浪漫階段的結束和精確階段的開始;是由母愛為主向父愛為主的過渡期。這一時期,母性之愛應該適當減少,父性之愛應該適當增加。








三、給家長的「8條建議"




1、(說給父親)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




孩子讀初中之後,更需要父親的關懷。作為父親,必須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責任,一定要記住: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與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更優秀。據研究機構調查:與父母一起進晚餐的初中生,能獲得較好的營養,較高的學業成績,很少出現抽煙、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為等。




不要在孩子吃飯和睡覺時進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的交談,都變成對孩子的說教。




2、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父母教育不當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藥」。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範本」。身教重於言教。做父母的,要與孩子一起成長。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當人,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孩子進入初中之後,極易將自己封閉起來,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與孩子溝通的語言密碼,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應該學習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多看一些家教書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規律,經常與孩子溝通,明白孩子在想什麼,在做什麼。




4、一定要管孩子,關鍵是怎麼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養「正常的人」。




「一隻手」、「一隻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




換一種思路教育孩子。




努力豐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個懂愛會愛的家長




不少父母愛得糊塗,愛得錯位,有時又愛得過分。




不要培養「超級嬰兒」。




愛是一門藝術。愛需要表達也需要行動。有時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愛要適度,不要讓你的愛泛濫成災。溺愛的結果是傷害。




6、不能當眾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應該把孩子帶回家,當眾責罵、毆打,往往後果非常嚴重。對孩子的教育,最安全而又有效的方式,是應該在私下進行的,表揚可以公開,批評做到秘處,即使你的出發點是對的,但方式如果不當,不但沒效果,甚至適得其反。




我們要意識到無論對孩子的表揚與批評都是一種情感互動,父母太強勢,往往導致孩子沒出息,父母太粗暴,孩子往往性情同樣狂躁。有智慧的教師不需對學生嚴辭斥責,有智慧的父母,時刻能夠意識到教育孩子不能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嚴,要保護孩子的心靈,做不到這一點,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給長輩或保姆




任何人都需要獲得兩個基本要素:一是愛,二是安全。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為他既有愛又有安全感。不幸的人之所以不幸,要麼因為只有愛而沒有安全感,要麼因為只有安全感而沒有愛。最不幸的人是那些既沒有愛又沒有安全感的人。




對孩子來說,他極度地渴望愛,又極度地渴求安全感。在愛與安全感兩個要素之間,任何一個要素的缺失,都將對孩子的成長構成不可修復的傷害。




孩子的安全感來自他的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哪裡,哪裡就是他的家。伏爾泰:「對亞當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對於亞當的後裔而言,家是他們的天堂。」




8、在孩子面前多誇老師




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老師。家長和老師是同一戰壕的戰友,一定要與老師結成同盟軍。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絮絮叨叨訴說老師的「不是」,批評老師,甚至與老師爭吵,只會增加孩子對老師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虧的是家長。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愛練瑜伽 的精彩文章:

發現老公有外遇,怎麼做才是有用的?
女人必練的優雅睡天鵝式,一覺醒來皮膚都變好了!

TAG:我愛練瑜伽 |